建立先进的空气和废气环境监测体系要做到数据准确、代表性强、方法科学、传输及时,能够及时跟踪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的变化情况,准确预警和及时响应各类环境突发事件。在此,本书编委会组织力量对第四版的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和增补,出版《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以适应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快速发展的需要。 本书主要修订和增补的内容为: 1.对第三篇“空气质量监测”的内容进行了修订。编写者为天津环境监测站冯剑秋。 2.第五篇增加了第七章“空气污染应急监测技术”。编写者为重庆环境监测站张卫东、龚宇、李新宇、吴莉萍、高飞。 3.增加了第七篇“化学质量平衡(CMB)受体模型及其在环境空气颗粒物源解析分析中的应用”。编写者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
《恢复生态学导论(第3版)》是在《恢复生态学导论》一、二版的基础上,结合近年外恢复生态学研究与实践进展撰写而成的。 《恢复生态学导论(第3版)》基于恢复生态学的理论与实践,阐述了恢复生态学概论、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基础、退化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恢复、各类型退化生态系统(森林、草地、湿地、水体、农田、废弃矿地等)的恢复实践、生物入侵与生态恢复、全球变化与生态恢复、恢复生态学中的人文观、生态系统管理与生态恢复、生态系统健康与生态恢复、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恢复、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恢复生态学导论(第3版)》内容丰富、结构合理、资料新颖,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较高的实践指导价值,可作为生态学、林学、农学、地学、生物学以及自然保护和环境保护领域的研究人员、高等院校师生的参考书,也可作为政府有
该书概述“生态文明”概念的起源,辨析“生态文明”的涵义,论证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依据和哲学理据,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人类之所以必须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是因为工业文明“大量开发、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放”的生产生活方式是不可持续的。为走出深重的生态危机,人类必须探索绿色发展之路,必须由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即实现文明诸维度的联动变革:改变能源结构(以清洁能源取代矿物能源),改变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线性经济走向循环经济,谋求非物质经济的持续增长),改变政治经济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改变自然观、科学观(知识论)、发展观、价值观、人生观和幸福观,改变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
《化工石化及医药类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系列丛书”的其中一册,作为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培训教材,也可供广大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者参考。本书共有三篇,内容包括:煤化工、氮肥、磷肥、光气及光气化产品项目,石油炼制工业、乙烯及其下游衍生物、油气贮运及接收站项目,医药和农药项目。介绍了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与标准,工程分析、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评价应关注的问题等,并结合书中的内容提供了相关的案例。
《能源经济及环境政策的理论基础研究》的编写在结合资源(能源)与环境经济学教科书已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侧重于汇总一些较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其中可耗竭性资源理论阐述、可再生资源中的森林碳汇经济分析、环境经济分析的效率标准与环境质量福利指标、排污权交易研究的综述、资源与环境规制理论、跨区和跨国污染转移理论等一些相关内容阐述,体现出了《能源经济及环境政策的理论基础研究》的特色。
电去离子(EDI)水处理技术,是将电渗析与离子交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膜分离工艺,属于高科技绿色环保新技术,正在电力、电子、医药、化工和环保等行业水处理工艺中得到逐步推广应用。《绿色电去离子水处理技术》以论文集的形式汇集了清华大学王方教授已发表的25篇相关论文,综述了EDI技术在制备纯水、离子交换树脂电再生、制备软水和废水处理等领域内的应用理论和实践,提供了近年来科研开发得到的一些创新成果,介绍了一些应用实例,也指出了今后发展方向。 《绿色电去离子水处理技术》可供电力、电子、医药、化工和环保等行业从事水处理专业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江淮中下游淡水湖泊群》是作者历经长期的湖泊科研实践,在广泛汲取业已出版问世的上述专著成果的基础上,以江淮中下游平源湖泊总体为对象而撰写的一部系统性、综合性专著。其重点在于阐述本区湖泊分布的地域特征及江(河)湖相互作用下的湖泊演变过程与机理,湖泊的主要功能与效应及历史时期湖泊资源开发利用评述,进而对新中国成立后湖泊资源开发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进行辩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人与湖泊和谐相处的基本理念及湖?白开发利用与保护应遵循的原则和湖泊整治的应对之策;最后以洞庭湖为实例,就湖泊生态功能保护规划的编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概略剖析。
《电磁辐射的风险与规避》以简练的语言、生动的图示,科学地介绍了电磁辐射的产生、影响/危害,即电磁辐射风险。该书图文并茂、言简意赅、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电磁辐射的风险与规避》不仅会告诉你许多有趣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它会教你去如何规避电磁辐射风险。因此,非常适合生产和使用电磁技术产品的人员阅读。具体讲既适合从事通信、广播电视、雷达、导航、微波军工等专业人员,又适合使用电脑、微波炉、电热毯、手机电话等家用电器的人士阅读参考。
气候变化、饮水短缺、耕地沙漠化、贫富差距、恐怖主义……这些都似乎已经是老生常谈了,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应当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已经到了什么程度。在本书中,拉兹洛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全新的“实在地图”,并罗列了个人以及集体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机遇和挑战、旨在帮助理解在此巨大的过渡期我们应当做些什么。
本书是高等学校教育学与心理学系列教材之一。 本书从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管理学的知识,对高校教师的心理、大学生心理和师生相互作用的心理做了详尽和深入的描述,介绍了大量的心理发展、知识获得、技能形成、品德和人格完善的规律,介绍了大量的教育、教学、管理的知识和规律。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学校教育学专业大类教材。
本书以生活垃圾焚烧烟气净化为主线,介绍了生活垃圾焚烧厂烟气中污染物的生成与抑制机理、烟气净化系统的构成、烟气除尘技术、烟气脱硝技术、烟气中酸性气体污染物的去除技术、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重金属的排放与控制技术、烟气中二英的生成与控制技术、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无害化及资源化技术。在此基础上,还通过实际案例,介绍了典型烟气净化系统的设计及其工程应用。本书展示了生活垃圾焚烧烟气净化的全貌、现有技术水平及今后的发展趋势,旨在揭示生活垃圾焚烧及其污染控制的概貌,指出技术的关键所在及发展方向。 本书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应用性,可供从事垃圾焚烧及污染控制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环境工程、市政工程、生态工程及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GB/T 24001-2016《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理解与实施》总结了当前我国环境管理所面临的总体形势和二十年来我国环境管理体系实施现状,结合我国专家全程参与国际标准修订工作对标准的理解和认识,详述了GB/T24001-2016新版国家标准的修订背景、原则、过程,以及标准引言、范围、术语定义和要求的理解要点;在对当前重点环保法律法规的进行介绍的同时,也针对新版国家标准要求的主要变化阐述了我国企业建立与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具体步骤和实施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