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进口木材的数量和树种不断增多,其中不乏一些新树种,经过开发利用,市场知名度越来越高,得到了贸易商、生产企业以及消费者的喜爱,本次的改版,增加了21个新的树种,同时也剔除了9个欠知名的、材质性能一般、用途不广的树种,这些树种主要来自巴布亚新几内。这样,新改编的图鉴共有233 个树种(其中有12 种木材属于红木,有9种木材被列入CITES附录予以管制),分别为南洋地区121 种,非洲地区79 种,其他地区33 种,隶属于60科182 属。对39个树种的文字内容进行了勘误修订,同时也对37个树种的67张图片进行了更新。对部分隶属于红木或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予以管制的濒危树种,在本次修订时,特别给以标识和备注,以期引起读者的关注和重视。
本书是国际上有关植物分子育种的百科全书式综合参考书和教材,全书共15章,涵盖了植物分子育种的各个方面,包括:DNA标记技术,遗传图谱的构建,高通量,组学,技术,植物遗传学和作物改良的常用群体,分子工具在植物遗传资源管理、评价和创新中的应用,复杂性状分子剖析的理论和实践,标记辅助育种的理论与应用,基因型*环境互作的分析,基因的分离与功能分析,基因转移和遗传修饰植物,知识产权和植物品种保护,育种信息学,决策支持工具!每一章都经过同行评阅,包含了大量**信息,并有表格、数据和参考文献的支持。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中国蔬菜育种概况、中国蔬菜种质资源、蔬菜常规育种、蔬菜杂种优势育种、蔬菜生物技术育种、蔬菜抗性育种、蔬菜品质育种等。
本书在总结作者多年教学科研成果及指导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积累的大量原生态素材及创新模式集合而成。本书以全彩的形似,分别详细介绍了苹果、梨树、山楂、桃、李、杏、樱桃、葡萄、猕猴桃、核桃、板栗、柿树、枣树、石榴、草莓、蓝莓、花椒、枸杞等18种落叶果树的700多种病虫害(含病害400多种、害虫300多种)的发生与为害、症状及形态诊断、发病(生)规律、防控技术等全程植保防控技术。需要说明的是,每种病虫害均配以高清图片,全书精选4800多幅高清原色图片相配应(含病害照片3200多幅、虫害照片1600多幅)。另外,本书还精心编绘了300多幅重要病虫害的防控技术模式图(病害防控图150幅、害虫防控图160多幅),使防控技术措施更加直观、一目了然,这也是病虫害防控技术的一种创新与尝试。作为当前果树栽培领域一部不可多得的大型工
全书内容分总论、各论、保护地蔬菜栽培、采后处理及贮藏保鲜4篇。总论篇概要地论述了中国蔬菜栽培的历史、蔬菜产业现状及展望,中国蔬菜的种类和起源、来源,蔬菜作物生长发育和器官形成与产品质量的关系,蔬菜生产分区、栽培制度和技术原理.蔬菜栽培的生理生态基础以及环境污染与蔬菜的关系等;各论篇较详细地介绍了根菜类、薯芋类、葱蒜类、白菜类、芥菜类、甘蓝类、叶菜类、瓜类、茄果类、豆类、水生蔬菜、多年生蔬菜、芽苗菜以及食用菌的优良品种(菌种)、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采收等方面的技术经验和研究成果;保护地蔬菜栽培篇论述了中国蔬菜保护地的类型、构造和应用,主要栽培设施的设计、施工,保护地环境及调节,保护地蔬菜栽培技术方面的内容:采后处理及贮藏保鲜篇重点介绍了蔬菜采后处理技术及贮藏原理和方法等
本书内容包括:基础病理;伴侣动物肿瘤学;海龟内脏组织学;长爪沙鼠组织学等。
本书在版的基础上,精选农药品种274个(收集至2021年3月),其中杀虫剂219个、杀螨剂32个、杀软体动物剂3个、拒食剂3个、鸟类驱避剂3个、杀鼠剂12个,其他2个,系统介绍了各农药品种的创制经纬、产品简介(包括名称、理化性质、毒性、制剂、作用机理等)、应用(包括适宜作物与安全性、防除对象、应用技术、使用方法等)、专利与登记概况(包括专利名称、专利号、申请日期及其在世界其他国家申请的相关专利、工艺专利、登记情况等)、合成方法(包括基本原料的合成方法、合成实例)、参考文献等。另外,本书还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相关重要昆虫知识,供读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研发时参考。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书中每个农药品种均给出了美国化学文摘主题索引或化学物质名称供检索,书后附有完善的主题词索引,供读者进一步检索。 本书具有实用性强、信息量
本书是 智慧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各专项研究成果的综合集成,在 系统分析中国智慧农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与主要挑战的基础上,密切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需求,对国内外农业大数据智能与信息服务、智慧种植业、智慧养殖业、农产品智慧供应链、农业资源环境监测、智慧农业产业 6 个领域的建设与发展 进行了 梳 理与深入研究,提出了 2035 年、 2050 年我国智慧农业发展战略。
《动物营养学原理》共有13章,全面覆盖了动物营养学的经典和前沿概念。本书首先概述了动物营养学的生理与生物化学基础知识,继而详述了碳水化合物、脂质、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化学特性,随后系统地介绍了动物体内营养素的消化、吸收、转运和代谢以及能量代谢。在整合营养学的理论和动物饲养实践的基础上,本书对动物维持和生产的营养需要量及动物的采食调控进行了深入讨论。最后,本书对维持动物生存、促进动物生长、改善动物生产蛋白质的饲料转化效率以及为替代饲用抗生素而使用饲料添加剂进行了归纳总结。
《动物寄生虫病彩色图谱(第2版)( 精)》在选图中,以常见畜、禽寄生虫为主,实物和染色标本相结合,病原和典型病变相结合,力求反映 病原和疾病的全貌。 《动物寄生虫病彩色图谱(第2版)(精)》适合农 业相关专业人员阅读。
《中国古农书集粹》以《中国农业古籍目录》为基础,从先秦至清代的2000多部农业典籍中,第一次系统地精选152种结集影印出版,每种均附有提要,填补了目前中国农业文 献集成方面的空白。这些农书汇集了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精华,是研究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的重要资料。内容涉及农、林、牧、副、渔各行各业,在类别上有综合类、时令占候类、农具 类、土壤耕作类、大田作物类、园艺作物类、竹木茶类、植物保护类、畜牧兽医类等等。本书为竹木茶类 ,收录15种古代农书。
全书分为十三篇五十章,第一篇介绍宠物诊所和医院的布局与设计;第二篇介绍宠物诊所和医院环境的清洁消毒方法;第三篇至第八篇依次介绍犬猫保定方法、麻醉技术、临床诊断基本方法、影像学诊断、实验室检验与常用治疗技术,但与传统教材或参考书的描述有所不同,而是侧重于介绍诊疗实际流程和操作细节及要点、当前主流仪器设备及其特点,弥补了各类教材中的空白或不足;从第九篇至第十三篇开始,依次介绍临床多发的犬猫传染性疾病、体内寄生虫病、内科疾病、外科疾病与皮肤病,这些内容均由国内富有长期 实战 经验的知名宠物医师编著或审核,从宠物医师应具备的知识广度和深度考虑,补充了国内近年来发表的极具参考价值的调查资料或临床诊治经验,对病因、病原与感染特点、症状和诊断方法进行较详尽的描述,明确提示治疗原则和常用药物
蝗虫种类繁多,不仅有重要农业害虫,也有许多需要保护的种类,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百种蝗虫原色图鉴》对主要蝗虫类群的栖境、生物学、分布进行简单介绍;采用原色照片描述了100余种我国常见蝗虫外部形态鉴别特征,易于读者迅速掌握特征,进行种类鉴别。
作物种质资源学是研究作物及其野生近缘植物多样性及其利用的科学,涵盖多样性形成、保护、研究与利用的理论、技术与管理体系。本书首次构建了学科理论框架和技术框架,在结构上先以“绪论”为纲引领全书,以基本理论阐述继之作为理论指引,后续各章聚焦调查与收集、安全保护、表型鉴定与评价、基因型鉴定与基因资源挖掘、种质创新、多组学研究、大数据构建、共享利用、价值评估与产权保护和高效管理等种质资源工作链条上的关键环节的技术方法与重要进展。在写作上突出学术性与通俗性的有机结合,充分体现了学科发展的先进性和前瞻性。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 上篇为15种主要大田作物,下篇为42种园艺作物。共收录重要病虫草害900余种。 对每种重要病虫草害发生各个阶段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详细介绍了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化学防治方法,包括药剂种类和 剂量。图片清晰准确、叙述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方便实用。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绪论、超微病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细胞超微结构及其超微病变概述、四大基本组织的超微结构特点、主要器官的超微病理学、肿瘤的超微结构、病原微生物的超微结构、电镜细胞化学及免疫电镜图片、电镜样品制作及观察方法。
为了进一步学习借鉴世界茶产业和茶文化的发展经验,促进文明交流和互鉴,更好融入 一#一路 ,为世界茶人作出新贡献,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把研究世界茶文化列入重大课题,由茶和茶文化专家姚国坤教授牵头组织国内知名茶文化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研究,历时二年有余,几易其稿,匠心编纂,终于使这本《世界茶文化大全》一书结笔付梓。该书从中国茶和茶文化走向世界的方式与途径、世界茶文化的概况、世界饮茶风情与特色、现存世界茶文化遗迹、世界茶器具大观、世界茶文化与艺术、茶文化与政治法律、世界茶叶贸易和消费、茶叶标准与质量、茶与身心健康 作者介绍
第1卷:审(认)定茶树品种 Volume 1:Approved (Recognized) Varieties of Tea Tree。 此卷分为两部分,包含重量和省级茶树品种341个,并附有英文注释及大量图片。第1部分:重量审(认)定品种(Part 1: National-level Varieties of Tea Tree),包括截至2016年12月经过人工选育,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并是当前生产上主要栽培品种,可在一个大的区域范围内推广应用的品种。第2部分:省级审(认)定品种(Part 2: Provincial-level Varieties of Tea Tree),包括截至2016年12月经过人工选育,通过各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认)定,一般宜在省内茶区栽培、推广应用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