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迭香在 外均有广泛使用,已成为我国南方地区大宗资源植物,如何进一步地开发利用迷迭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 本书从资源学、生物学、生药学、化学成分、药理学五个方面对迷迭香展开论述,并介绍迷迭香在药物分析、质量控制、稳定性、衍生物合成、提取工艺、功效与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介绍部分迷迭香相关产品。 本书内容丰富、重点突出,是一部对迷迭香从研究到应用多角度论述的参考书,旨在为从事迷迭香研究的广大学者和从事相关工作的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和研究便利,为推进迷迭香学术研究及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本书分为两篇。上篇内容为“茶席创作”,从茶席的界定入手,阐述茶席的特性、构成要素;将构图法、色彩学、人体工程学等知识引入茶席创作中;提炼出茶席的七种构图形式;详细阐述茶席的色彩搭配、茶席布设及文本撰写和意境营造等方法和技巧。本篇为追求品质生活的爱茶人、爱器人提供由浅入深的茶席创作思路与方法。下篇内容为“茶席赏析”,从第三届、第四届全国茶艺职业技能竞赛获奖茶席作品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举办的第四届、第五届茶艺师资培训班学员的作品中选出赏析案例,按照茶席所表达的主题进行分类,分别以茶道茗理、顺时而饮、借席言情、诗境之美、平凡之美为题,分为五章,共54席。茶席创作技能并非艺术家专有,有创造、创新能力和追求美好生活方式的人都可以创作出美的茶席。
《肥料使用技术手册》由马国瑞、侯勇主编,本书在系统讨论肥料种类、性质及施用的基本知识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大田作物、蔬菜作物、果树作物、花卉等的营养失调症状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同时还对施肥与农产品质量、施肥与环境作了专题讨论。 《肥料使用技术手册》内容新颖、实用,是一本操作性较强的施肥指南。它既可供农业技术人员和广大农民阅读,又可供农业院校师生参考。
《棉花检验检疫》共3篇22章,篇讲述了棉花检验基础知识,包括棉花生产概况、棉纤维的结构和性能、棉花初加工以及棉花检验中涉及的数理统计知识等内容。第二篇着重介绍了棉花检验技术,包括试验条件和取样方法、棉花品级检验、长度检验、马克隆值检验、纤维强度测定、成熟度检验、回潮率检验、杂质检验、重量计算、籽棉衣分检验、纤维含糖及黏性测定、异性纤维检验、原棉疵点检验、棉花实物标准以及HVl检验等内容。第三篇介绍了棉花检验检疫业务,包括棉花内贸业务、进出口棉花检验和棉花检疫概论等知识。书后还附有与棉花检验、检疫有关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供读者查阅。 《棉花检验检疫》内容全面、实用,既可作为棉花检验、检疫从业人员的培训教材,又可作为棉花检验、检疫人员的自学指导用书,还可以作为棉花经营业务人员
《永续农业》共分六大部分,分别从读懂自然、构建水资源基础、与自然合力打造木系、世界粮食战略、尊重动物,以及重构和谐自然等方面入手,详细阐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普通人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对自然起到哪些促进作用。作者赛普·霍尔泽在书中不仅介绍了永续农业的原理,同时也向读者传授了自身基于几十年的农业实践所积累的经验,比如如何建造各种水景、滞蓄水池、鱼塘,如何依据现有条件打造堆畦,如何与家禽家畜合作进行土壤改良,以及如何轻松地在阳台或小花园里实践等。全书不是枯燥的宣教,而是饱含了各种实践案例和经验分享,清晰地说明了即使是商业农业也可以按照这些原则来实施。此外,作者还向大众发出了重建天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倡议。
本书为温铁军教授带领福建农林大学团队的又一科研成果。 工业文明飞速发展带来严重的生态危机和农业困局,农业困境和人类文明的出路在哪里?答案是: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产业化农业向农业可持续回归。 本书首先论述了人类农业文明受地理气候自然等约束而具有先天的差异性及其演化,阐述了农业的本质以及农业与生态的密切关系。进而有了农业发展的四个阶段:农业1.0对应殖民地大农场,中国因受资源禀赋硬约束,难以效仿其走规模化农业道路。农业2.0对应设施化农业、工厂化农业,近年来面临高亏损和严重的环境负外部性。农业3.0对应三产化农业,因其与形态各异的自然条件和社会资源相结合而呈现出多元化。农业4.0意即社会化生态农业。通过互联网等工具,将农业多功能性所内含的教育文化、历史传承等非经济功能彰显出来,带动农村经
本书力求学术性和实用性有机结合,是德州市粮食高产创建工作实践成效和编写团队工作成果的集中反映,也是新时期省内外粮食高产创建理论和技术的系统总结,以期进一步满足“吨半粮”产能创建对小麦玉米品种、农业机械和关键技术的 高要求,加快优良品种、新型农机装备和新技术新产品的集成应用,为小麦玉米周年“吨半粮”产能创建提供较为通俗的技术指导。
内容包括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连锁遗传规律、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的数目变异、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基因工程、数量性状的遗传、近亲繁殖和优势、细胞质遗传、群体遗传等十三章。遗传育种学是为农科种植类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分遗传学和育种学上下两篇,上篇为遗传学,下篇为育种学。育种学部分内容包括育种与农业生产、育种目标、种质资源、植物的繁殖方式、引种和训化、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回交育种、远缘杂交及倍性育种、优势利用、诱变育种、生物技术在植物种中的应用、品种审定和推广、计算机在作物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等十二章。遗传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遗传育种学又是实验科学,其发生与发展依赖于实验和实践,所以实验指导也附于各篇末。本课程包括录像36学时,精讲重点
公共卫生与家庭用杀虫剂是人们驱除蚊子、苍蝇、蜚蠊、螨虫、跳蚤及老鼠等有害生物骚扰,预防疟疾、登革热、乙型脑炎等病媒传播疾病的主要手段,它的使用不仅保障了人们的安全健康,也满足了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已经成为人们正常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我国居民居住环境的变化、生活质量的提升、安全要求的提高、环保意识的增强,这些都对公共卫生和家庭杀虫剂的研发和使用提出了新要求。例如,使用场所、用途及功能的多样化,需要更多的卫生杀虫剂产品和剂型;对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关注,需要更加安全环保的产品和使用技术;媒介昆虫的抗性、生活规律和使用场所等发生变化,需要对有害生物防治的理念和方法进行调整,进一步应用综合防治技术(IVM);专业的有害生物防治(PCO)公司的现和发展
本书主要介绍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及其作用、作物的营养特点、肥料的基本使用原则,以及大田作物、果树、蔬菜和其它经济作物的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 本书可供农业技术人员、农业生产人员、农业院校师生学习参考。
李少昆、杨祁峰、王永宏、樊廷禄编著的《北方旱作玉米田间种植手册》共有八部分组成分别是,北方旱作玉米区、玉米生长发育图解、北方旱作玉米主要技术模式、播种、苗期管理、穗期管理、花粒期管理、收获期管理。本书是按玉米生产管理环节撰写,介绍每个玉米生长发育时期栽培管理要点,可能遇到的逆境、病虫害和出现的生长异常,主次分明,发生规律简明扼要,技术措施简单明了、切实可行。本书编写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简明实用、可操作性强。
《中国现代蔬菜病虫原色图鉴(全彩大全版)》不仅介绍了我国传统蔬菜,也介绍了名特优蔬菜和国外引进蔬菜共176种现代蔬菜上的病害1671种,其中新病害189种,害虫360种,病虫总数2031种,彩罔2800幅,病原图400幅,文字280万。《中国现代蔬菜病虫原色图鉴(全彩大全版)》含病虫种类最多,既含茄果类病害大全,也含瓜类病虫害大全,既有黄瓜病害大全,也有西瓜、甜瓜病虫害大全……。大全版内容,病原或称菌物居先采用新的分类系统,病原描述、防治方法采用研究成果和绿色防控技术。书中收入了一大批确有实效的新杀虫剂,农药名称全用中文通用名,全书内容详实、焕然一新,堪称精典,是我国目前、最全、趋于的具现代气息的精编图文混排蔬菜植保重要工具书,可做为中国进入21世纪生产无公害蔬菜防治病虫害指南,也可供生产有机蔬菜识别病虫参考。
由秦关召、袁建江、李北京主编的《测土配方施肥实用技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系列教材)》全面、地介绍了测土配方施肥的相关知识。包括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基础、肥料基础知识、主要粮食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实用技术、主要经济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实用技术、主要蔬菜测土配方施肥实用技术、主要果树测土配方施肥实用技术等内容。 本书围绕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满足职业农民朋友生产中的需求。重点介绍了测土配方的成熟技术以及新型职业农民的基础知识。书中语言通俗易懂,技术深入浅出。实用性强,适合广大新型职业农民、基层农技人员学习参考。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详尽地介绍了什么是酵素菌及其产品,酵素菌的由来和发展,酵素菌在农作物和家畜、家禽上的实验结果,酵素菌肥料及饲料的生产技术,酵素菌肥料的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酵素菌肥料的使用技术,酵素菌肥料生产及应用中的问题解析,结合生产实际大力发展生物有机复混肥。本书内容丰富,文字通俗,科学性、实用性强。适合广大农民和基层农业科技人员阅读。
本书紧紧围绕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针对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时代主题,就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进行了理论思考,提出了以科技特派员为抓手,加强科技与产业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紧密结合,构建科技特派员工作新格局的思路、路径和举措。本书还对福建省及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二十年来的做法经验做了总结和提炼。通过福建省农业科学院28个科技特派员典型人物和模范集体的事迹介绍,全景展现了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人员积极投身科技特派员事业,以示范推广农业良种良法为核心,以先进成果转移转化为纽带,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实科技支撑的群体形象。
《蔬菜嫁接关键技术》书共分五章。章介绍蔬菜嫁接的作用、主要蔬菜嫁接的砧木和主要蔬菜嫁接的接穗品种;第二章介绍蔬菜嫁接的方法、蔬菜嫁接育苗的准备、蔬菜嫁接育苗的管理、蔬菜嫁接育苗的设施设备;第三章分别从环境条件的要求、砧木接穗品种选择、嫁接方法、嫁接管理、嫁接栽培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系统介绍甜瓜、西瓜、黄瓜和西葫芦的嫁接栽培关键技术;第四章系统介绍茄子、番茄和辣椒的嫁接栽培关键技术;第五章以香椿为例介绍多年生蔬菜的嫁接栽培关键技术。
《天工开物》一书是明代杂家宋应星独立完成的百科类著述。该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共十八卷,约十万字,涉及三十多个行业,记录分析了一百三十余项生产技术的情况,包括材料的使用、制作工序、工具的名称和形状等等。 《天工开物》(崇祯初刊本,涉园重刊)中原有一百二十三幅插图,和相关文字一一对照,真实准确地记录了当时生产发展状况。《天工开物图说》对宋应星原作进行了必要的注释说明,以方便现代读者理解原作;同时,甄选相关图片数百幅作为参照,更利于读者对原书进行延伸阅读。
本书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孙善澄研究员等编著,是一部系统研究黑粒小麦的论著。内容包括:黑粒小麦的营养与保健功用,黑粒小麦的遗传育种和良种繁育,黑粒小麦新品种和植物新品种保护,黑粒小麦的栽培与管理,黑粒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以及黑粒小麦食品的制作方法等。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实用性强,可供广大农民、农业技术人员、乡镇企业从业人员、食品加工人员和农业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奔小康科普书屋》丛书是针对我国北方地区的独特地域条件、人文特点、农民的实际文化程度和农村生产、生活及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量体裁衣而做的,其内容包括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农业综合技术、农民经营管理、农村卫生保健常识等方方面面。《奔小康科普书屋》既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好老师,也是县、乡(镇)、村干部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好帮手。本书为该系列之一的《蔬菜采后处理与保鲜加工》分册,书中包括了:蔬菜的采后处理、晾晒和贮前干燥技术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