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识别手册》基于国务院2021年批准公布的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共收录了1170种(含种下等级),其中苔藓5种、蕨类129种、裸子植物101种、被子植物925种、藻类6种、真菌4种。本书除了提供相关植物的彩图外,还提供了鉴定特征描述和物候、分布等相关信息,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宣传、鉴定和保护服务。
本书总字数500万字,彩色图片共计3万幅,每卷787mm 1092mm1/16开、平均320页,105g铜版纸四色印制。本图鉴旨在以常见植物的主要生态功能(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及水土保持)、园林及经济应用为分卷依据,从常见植物的形态、习性、分布、生态功能、应用、经济及文化价值等进行精炼的文字描述,每种植物均配以生境、叶、花、果、枝、干等多幅(平均8幅/种植物)典型图片,简洁明了、图文并茂地展现植物的生物学特征。
本书是作者长期从事园林植物栽培及病虫害防治研究的成果而编写地实用型专著。他们根据园林植物病虫害种类、发病现状及其规律、特点、防治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将他们研究的科学成果和丰富实践经验奉献读者。该书是从目前园林绿化中常见的植物入手,从实际出发,对园林绿地中重点应用的植物上发生的主要病虫害发病规现状和规律、以及综合防治措施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比较系统地描述,提出很好解决方法和实践途径。
.
本书共收录531种维管植物,其中,石松类和蕨类植物4科7种;裸子植物3科4种;被子植物53科520种。每种植物配彩色照片1~3张。本书收录了那曲市常见的维管植物,可以作为那曲市、藏北草原植物调查和研究,以及植物多样性保护的参考资料。
本志收录了我国主要植物园迁地栽培的石蒜科植物22属58种,其中本土植物29种,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 高等植物卷》(2013)濒危植物1种、易危植物6种、近危植物1种、中国特有植物17种,原产于南非、大洋洲、南美洲和欧洲的境外分布植物19属29种。每种植物包括了中文名、拉丁名和别名等分类学信息和自然分布、迁地栽培形态特征、引种信息、物候信息、栽培要点及主要用途,并附精美彩色图片展示物种形态学特征;科的范围采用克朗奎斯特(Cronquist)分类系统,属和种分别按照拉丁名字母顺序排列。 本志可供植物学、农学、园林园艺学、环境保护等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及植物爱好者参考使用。
.
《作物植保管理月历》不仅涵盖了大田作物,蔬菜果树等百余种南北方常见作物的每月管理要点,常见病虫草害及防治方法,在《作物植保管理月历》第二篇,编者还针对各种病虫草害,提供了各种防治药剂的详细介绍,书中还附有部分作物常见病虫害的原色图谱。
林木钻蛀性害虫是日常生产、生活所习见的一类专门蛀害林木及其制品的害虫。此类害虫种类多,分布广,传播快,隐蔽性强,危害严重且持久,鉴别与防控难度大。本书以作者40多年专业研究工作为基础,同时借鉴、参考有关文献研究资料,经全面、系统整理编纂而成。书中择要列举80种林木主要钻蛀性害虫的寄主种类、形态鉴别、生活习性、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制约天敌,并提供较为系统的防控技术和措施。全书内容翔实,记叙生动,图文并茂,可作为教学、科研、生产、管理等部门人员的参考用书。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历》以我国发生面积较大、危害较严重的200种林业有害生物为编写对象,提供了大量具有明显特征的照片,并按照林业有害生物发育进度和时间变化列出了防治方法,体现了简单易懂,方便查阅的编写目标。全书文字通俗简练,图片清晰明了,防治方法科学实用,可供基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者、森林管护人员、森林经营者和林农等使用,也可用作新农村建设的科普教材、大专院校的教学参考书,希望广大读者广泛应用。
实蝇类昆虫,是以其幼虫在植物的种子器官中取食发育,据报道,约有35%的种类为害软组织的果实,其中包括许多品种的水果,也有大约40%种类的幼虫,在菊科植物的花中为害取食发育。另有不少种类也为害其他科植物的花,或幼虫潜叶,或蛀茎和蛀根,此外尚有极少数的种类是非植食性的。实蝇中除了一些是杂草的天敌之外,大多数是有害的种类。由此可知,实蝇不仅是为害水果和蔬菜类农林作物果实的有害生物,同时也有相当部分的种类对其他植物也造成为害。 实蝇对农林业生产造成的为害,是以幼虫在果实中蛀食,使植物果实遭到毁坏而完全失去其经济价值。在有害实蝇大发生的季节,水果生产可遭受严重的破坏,几乎绝收,这种现象都曾先后在世界上的一些地区发生。例如地中海实蝇(Ceratitiscapitata)曾使地中海地区一些国家种植的核果受害率高达100%
本书收录了苹果、梨树、桃树、葡萄、板栗、枣树、柿树、石榴、柑橘、荔枝、龙眼、枇杷、香蕉、草莓主要的病虫害321种,其中病害193种,虫害128种。病害介绍的内容包括中文名、英文名、危害程度、发生分布、典型症状、致病病原、病害循环、发生规律、防治措施;虫害介绍的内容包括中文名、英文名、拉丁学名、分类地位、寄主、危害程度、发生分布、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典型症状、发生规律、防治措施。
本书主要介绍玉米新品种的选育技术,及其配套的高产栽培模式,以期为科研工作者及玉米生产者带来借鉴和参考。本书共分5章。章以育成的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为实例,概括介绍了育种思路和选育玉米新品种的策略;第二章介绍了现代玉米育种新技术;第三章介绍玉米种质资源的改良、创新、利用方法和经验,以及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改良研究进展和世界主要玉米复合种质改良利用的状况;第四章介绍了玉米新品种综合评价方法和新品种保护的现状与对策;第五章简要介绍了外玉米产业的发展策略。从本书中可以看出研究者留下的足迹,展现了不同的创新思路和研究设计,这是值得倡导和发扬的。
魔芋作为我国西南山区新兴的重要经济作物,其经济价值已逐渐引起各地干部、农民、科技人员及企业界人士的重视。但是,魔芋在山区种植的经济效益究竟怎么样?农民种植魔芋的收入及发展前景又如何?这既是广大魔芋从业人员需要了解的问题,也是有关部门在考虑是否支持魔芋产业时需要知道的问题。本书详细地介绍了魔芋防病与高效栽培技术。
本书紧密围绕无公害蔬菜生产需要,针对蔬菜生产上可能遇到的大多数病虫害,包括不断出现的新病虫害,不仅提供了可靠的传统防治方法,也挖掘了不少新的、现代的防治方法。本书图文并茂,介绍了6种茄果类蔬菜280种病虫害,图文结合,不宏观的症状特写照片、病原生物照片,还有病原菌显微照片、图片等,便于准确识别病虫害,做到有效防治。附录中提供了农药的科学使用与配置方法。本书在文字上既描述了传染病害,又描述了生理病害的症状、病因或传播途径及害虫识别、生活习性,给出了行之有效的生物、物理、化学防治方法,科学、实用、通俗,可作为各地家庭农场、蔬菜专业合作社、农家书屋、农业技术服务部门参考书,指导现代蔬菜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