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浙江农业园艺系叶自新副教授编著。内容包括:豆芽生产的意义和食用价值,豆芽的形态特点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豆芽生产技术,无须根豆芽菜生产技术等,并附有豆芽烹调方法。内容科明系统,技术科实用。适合豆芽生产作坊、家庭、饭馆、宾馆以及工矿、机关部队、学校食堂的豆芽生产者阅读。
由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荔枝研究中心”发起编纂的这本《荔枝学》历经数年的辛勤劳作,终于得以面世。 本书内容涵盖荔枝栽培历史、产业现状、品种资源、遗传育种、生物技术、发育生物学、栽培生理与技术、采后贮藏与加工,供读者阅读学习。
本书内容包括:烤烟品种与良种繁育、烤烟的生长发育与环境、烤烟的产量与质量、培育壮苗、烤烟大田施肥、烤烟的选地、移栽和密度、大田管理、烤烟采收与烘烤、烤烟分级等。该书内容丰富、广泛,知识系统,内容阐述深入浅出,语言通俗易懂。能够帮助广大专业人员更全面地掌握和应用专业知识及要求,是一本较好的科普读物。
《苹果无公害生产技术》在编写原则上,突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教材编写贯穿“以职业标准为依据,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理念,依据国家职业标准,结合企业实际,反映岗位需求,突出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注重职业能力培养。凡是职业岗位工作中要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均作详细介绍。党云萍主编的《苹果无公害生产技术》确定了苹果生产者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苹果无公害生产技术,即如何有效地促进苹果的生长发育,生产出优质苹果。
这是本从历史角度、以传记的表述方式,讲述马铃薯如何被发现、驯化、传播到全球的图书。书中有许多关于马铃薯的传奇故事并配了部分插图,后半部分还写了马铃薯的药用及营养价值和马铃薯的吃法,是一本轻松有趣的马铃薯传记、知识性读物、科普读物,适合马铃薯产业从业人员、学生及一般大众阅读。
为了加快农业技术推广,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服务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解决当前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编者广泛吸收农技、植保、土肥等方面专家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查阅了大量外文献,针对小麦、玉米两大作物的优质高产栽培、主要灾害预防、轻简节本高效、农机农艺结合和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的300个技术问题,编写了《小麦玉米抗逆高产栽培技术》。本书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符合农民阅读能力,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和广大农民朋友参考。由于各地耕地类型多样,气候等生产条件各不相同,同一技术在不同区域的栽培方法和操作规程略有不同,各地要因地制宜地灵活运用。
《玉米育种与种子生产》主要包括了玉米形态与发育、形态特征、根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雌雄穗分化、玉米与生态环境、玉米遗传变异、玉米自交系选育、玉米杂交种优势利用、玉米亲本繁殖、玉米杂交种子生产、加工及贮藏等。
玉米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在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都有生产。在我国,玉米粮、经、饲兼用,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大力发展玉米生产机械化,不仅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有效争抢农时,而且可以确保农艺措施到位,提高玉米产量,实现玉米生产节本增效。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畜牧业和粮食加工业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加快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是提高玉米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是稳定玉米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选择,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步人中级发展阶段,玉米生产机械化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新时期。2009年我国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20.24%,其中机耕水平为83.55%,机播
玉米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在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都有生产。在我国,玉米粮、经、饲兼用,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大力发展玉米生产机械化,不仅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有效争抢农时,而且可以确保农艺措施到位,提高玉米产量,实现玉米生产节本增效。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畜牧业和粮食加工业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加快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是提高玉米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是稳定玉米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选择,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步人中级发展阶段,玉米生产机械化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新时期。2009年我国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20.24%,其中机耕水平为83.55%,机播
香草是指能散发挥发性物质、具有特殊气味(不一定是香味)的草本植物,多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常见的如薰衣草、鼠尾草、罗勒、金盏菊、薄荷、芸香、迷迭香等等,主要用于调味和入药。本书主要介绍香草的香草与利用简史,香草产业与发展前景,香草的种类和功能特性,香草栽培的环境因子,香草的种苗繁育技术,香草的栽培技术,香草的园林造景应用,香草的食用与茶用。以供香草栽培者适用。
本书共收录我国9个植物园迁地栽培的杜鹃花科植物6属195种(含种下分类等级),包括杜鹃花属植物158种、13亚种、12变种,其他属植物12种;其中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的灭绝种1种、极危种5种、濒危种2种、易危种12种和近危种23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21)的二级保护植物5种。纠正了部分植物园鉴定错误的物种名称,补充了基于腊叶标本描述的物种分类学信息;新增或提高受威胁等级物种13种,降低受威胁等级2种。每个物种包括中文名、拉丁名、中文别名、分布与生境、迁地栽培形态特征、受威胁状况、引种信息与栽培适应性、物候及主要用途等信息,并附彩色图片2192幅,展示了物种主要形态特征。采用FloraofChina使用的分类系统,属(亚属)、组(亚组)和种按照分类检索表编号排列。本书可供园林园艺学、植
本书介绍了花椒的概况、花椒的生物学特性、花椒的主要栽培品种、无公害花椒苗木繁育技术、花椒建园技术、花椒土肥水管理、花椒的整形修剪、花椒主要病虫害防治、采收、干制和贮藏等内容。当前,扶贫攻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花椒因其适应性强、作务简单、结果早、用途广泛、经济效益好而被许多贫困、深度贫困地区农民当作脱贫致富的优选家庭产业。为了帮助这些农民朋友更好地了解花椒的特性、掌握花椒的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把花椒这一脱贫产业搞得更好,我们在查阅参考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本着通俗易懂、简单实用的原则,编写了《花椒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一书,供广大椒农参阅,为建设青山绿水美丽中国、小康中国贡献微薄之力。
本书概述了哈密瓜的历史与由来、哈密瓜的营养价值、发展南方哈密瓜生产的经济意义与社会效益;论述了南方哈密瓜的生物学特性;详细介绍了南方大棚栽培哈密瓜一年两熟的无公害生产技术及其采收与贮运技术
中国是世界核桃起源地之一,也是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的重要干果和经济树种。由于核桃用途和功能多样而倍受人们的欢迎重视,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加工产品纷繁多样,市场购销两旺,成为农村产业结构中重要一员。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核桃以其适应广泛、果材兼优、改善环境、管理简易、产值较高等优势,在各地农村种植发展规划中占有一定位置,在脱贫致富和建设小康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张志华,裴东主编的《核桃学(精)》主要对我国种植广泛、历史悠久、经济效益显著、优良品种较多、影响和关注度较大的核桃和泡核桃展开阐述。主要内容包括我国核桃的起源和栽培历史、经济价值和核桃文化,靠前外核桃产业概况,种质资源和开发利用、地理分布和生态区划,主要类型和优良品种,育种进展,生物学特性与结实生理,
本书共分10部分。在概述什么是荣昌无刺花椒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荣昌无刺花椒良种选育基本情况,着重介绍了荣昌无刺花椒生长结果习性、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苗木繁育技术、丰产栽培技术、管护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果实采收及采收后的整形修剪,以及荣昌无刺花椒的保鲜加工与利用。最后以附录的形式对荣昌无刺花椒周年管理工作历作了归纳总结。 本书通俗易懂、新颖实用,既可用作乡村农民学校高素质农民科技培训和花椒种植、加工企业技术培训教材,也可供广大花椒种植户、花椒种植和加工企业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学习应用,以及基层林业技术推广人员和有关科研技术人员更新知识参考。
《58种蔬菜病虫草害防治》共分10章, 章至第九章按蔬菜类型分述了58种蔬菜不同生育阶段病虫草害动态靶标的绿色防控技术,强化了蔬菜生产中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的和谐植保技术措施,结合作物健身栽培,增强自身对有害生物的免疫力,统筹运用各种栽培手段和生态调控措施生产绿色安全的放心蔬菜。第十章介绍了蔬菜上的农药和药械科学使用知识,其中介绍了大葱全株高效扫瞄喷药机、立蔓型作物无级变幅扫瞄喷药机、低秆作物半幅扫瞄喷药机3种为作者研制的喷药新药械。这3种新药械比常规小型喷雾机可大幅提高工效和防效,避免施用农药时的重喷与漏喷问题并节约生产成本,可为菜农科学施用农药和合理选用药械提供参考。书中所述的病虫草害防控技术,经过多年 多省市的蔬菜生产基地生产实践的验证、充实和提升,效果较理想,期望对菜农们今后在
本书以nrDNA ITS序列为研究对象,依托国内专享的枸杞种质资源圃和在长期开展枸杞新品种选育获得的育种材料的基础上,选取枸杞属7种3变种、宁夏枸杞地方品种、杂交群体、航天诱变群体、倍性群体中选择44份代表性单株的ITS区全序列进行了测定和研究,为枸杞品种改良、新品种定向培育的亲本选择、提高杂种优势的预测和利用效率等育种实践以及枸杞种质资源生物多样性的保存提供理论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