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古树名木》是以2021-2023年青岛市古树名木普查的数据为基础进行编纂的,主要包括2022年全省认定的首批一级保护古树名木86株和2023年全市认定的首批二级保护古树291株。 本书部分内容与2021年前的青岛市古树名木相关资料有所出入,主要涉及树龄鉴定问题。经鉴定,有些古树的树龄并没有达到原有保护级别,因而这些古树被“降级”;还有一些古树经树龄鉴定,虽未降级,但对其信息记录做出了调整。 古树树龄鉴定是一项比较复杂的课题。本书中的树龄鉴定大多采用走访周围群众、查阅相关历史文献以及根据树木生长势所进行的推断,仅有个别古树经过了科学的树龄测定。所以本书中古树的树龄多为“估测”,且不排除将来经过科学手段鉴定后出现树龄变化的情况。
《马铃薯矿质营养生理及养分管理》以马铃薯高产高效为目标,简要阐述马铃薯产业现状,系统介绍了马铃薯的生长发育规律、水分吸收规律、养分吸收规律,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多年的研究结果,并结合外众多专家的成果,提出了马铃薯养分管理的策略和技术,可供从事马铃薯科学研究、技术推广等方面的技术人员参考,同时也适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生参阅。
本书将在近20年来我国茶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图文形式从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品质特征及抗性等方面详细介绍我国代表性野生茶树和特异种质资源性状特点。本书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我国野生及珍稀种质收集保存、鉴定评价概况,第二部分重点介绍大理茶、大厂茶、厚轴茶、秃房茶、防城茶、毛叶茶等我国代表性野生大茶树约100份;第三部分重点介绍近年来发掘鉴定的珍稀特异茶树种质约80份。
《快乐植棉》涉及早熟棉育种、中熟棉育种、工厂化育苗、机械化移栽、麦/油后植播棉栽培技术、棉花全程机械化技术及装备、棉花种子产业化体系、棉花现代生产组织与社会服务体系等内容。为了让读者全面了解棉花产业整个产业链的情况,本书*后还特别阐述了世界及我国纺织产业的基本形势、我国纺织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及战略等内容。 本书既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供专业技术人员查阅相关技术,又具有一定的科普性,供读者了解我国棉花产业的整体情况。因此,编*本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不同层次的读者,包括育种家、生产者、消费者、决策者等从不同方面了解棉花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让大家共同推进快乐植棉的实施进程。
本书共整理了“广东省茶树种质资源库”内397份重要核心茶树种质资源的信息,分别介绍资源的来源、形态特征、生长特性和生产性能,并配以植株、茶行、新梢、芽叶、花等实物照片,以供茶树资源和育种研究者、教学工作者、茶叶生产人员及茶叶爱好者参考。
本书以生物防治的基础知识,国内外生物防治的典型事例以及发展现状作为开始,在此基础上围绕云南云南的气候地理条件、以及云南借助资源优势在害虫生物防治开展的工作进行了详细介绍。重点展现了云南早期在天敌昆虫研究工作的早期基础,并就水稻害虫、南美斑潜蝇、斑翅果蝇、草地贪夜蛾开展的天敌资源的调查和研究结果进行了介绍,最后以成功应用的天敌昆虫半闭弯尾姬蜂作为典型案例体现了云南在生物防治方面的进展。本书不仅对云南生物防治的历史有很好的回顾和梳理,是云南生物防治发展目前的一个重要的历史资料,而且同时也对现阶段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对云南的生物防治工作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中国农业菌种目录(2012年版)》是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的部分菌种名录,共497属、1774种、11226株,分为6大类,即:古菌、细菌、放线菌、丝状真菌、酵母菌及大型真菌(主要为食、药用菌)。本版目录中,分列菌种名录、培养基编号及配方、菌株库藏号索引及菌株学名索引。
《金银花丰产优质种植技术》是“新农村建设丛书”之一,《金银花丰产优质种植技术》共分7个章节,主要对金银花丰产优质种植技术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金银花的药用价值、金银花资源状况和生产现状、金银花的化学成分与药理研究、金银花规范栽培技术、金银花的生物技术等。《金银花丰产优质种植技术》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由于土壤、水质、气候有别,泰州各地芋头的种植技术也有所不同。为了种出更多品质优、口感佳的好芋头,长期工作在芋头科研、推广一线的科技人员,精心编写了《芋头栽培》一书。《芋头栽培》着重介绍了母芋切块和子芋颠倒播种、一次性起垄、地膜覆盖等省工节本栽培新技术,尤其详尽阐述了芋头脱毒组培苗的培育和全程机械化栽培等创新技术。内容丰富、系统全面,可操作性、实用性强。《芋头栽培》一书的面世,无疑将有力地推动芋头规模种植,促进芋头这个富民产业做大做强。
本书总结了团队的科研工作及团队建设活动的情况,将团队成员发表的学术论文、科研报告以及野外考察、学习讨论会等科研活动报告汇集成册,希望能对菌根食药用菌的科研和技术工作者以及科研团队的建设工作起到一些有益的帮助,今后科研团队全体仍将鼓足力量、努力进取、在科研和生产技术推广工作中做出更大更出色的成绩,为山西省的农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