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内容分总论、各论、保护地蔬菜栽培、采后处理及贮藏保鲜4篇。总论篇概要地论述了中国蔬菜栽培的历史、蔬菜产业现状及展望,中国蔬菜的种类和起源、来源,蔬菜作物生长发育和器官形成与产品质量的关系,蔬菜生产分区、栽培制度和技术原理.蔬菜栽培的生理生态基础以及环境污染与蔬菜的关系等;各论篇较详细地介绍了根菜类、薯芋类、葱蒜类、白菜类、芥菜类、甘蓝类、叶菜类、瓜类、茄果类、豆类、水生蔬菜、多年生蔬菜、芽苗菜以及食用菌的优良品种(菌种)、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采收等方面的技术经验和研究成果;保护地蔬菜栽培篇论述了中国蔬菜保护地的类型、构造和应用,主要栽培设施的设计、施工,保护地环境及调节,保护地蔬菜栽培技术方面的内容:采后处理及贮藏保鲜篇重点介绍了蔬菜采后处理技术及贮藏原理和方法等
中文摘要 本图鉴记载中国大型菌物资源 509 属 1 819 种, 根据形态特征共划分十大类群:大型子囊菌 196 种,胶质菌 21 种,珊瑚菌 47 种,多孔菌、齿菌及革菌 637 种,鸡油菌(含钉菇类) 11 种,伞菌 653 种,牛肝菌 130 种,腹菌 75 种,作物大型病原真菌 16 种和大型黏菌 33 种。其中以中国为模式产地的有 370 种(约占全书所载种类的 1/5 ),本书作者首次发现并已发表的有 260 多种(约占全书所载种类的 1/7 ),而且不少种类为中国或东亚特有种。本图鉴所载种类均以中国资源与图片为依据,并经过严谨的分类学考证,因此,较为全面而客观地反映了中国大型菌物资源的实际情况。 本图鉴所载种类均配有宏观形态和(或)生境彩色照片,以及主要宏观形态特征、显微结构特征、生态习性、经济用途(食用性
为了进一步学习借鉴世界茶产业和茶文化的发展经验,促进文明交流和互鉴,更好融入 一#一路 ,为世界茶人作出新贡献,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把研究世界茶文化列入重大课题,由茶和茶文化专家姚国坤教授牵头组织国内知名茶文化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研究,历时二年有余,几易其稿,匠心编纂,终于使这本《世界茶文化大全》一书结笔付梓。该书从中国茶和茶文化走向世界的方式与途径、世界茶文化的概况、世界饮茶风情与特色、现存世界茶文化遗迹、世界茶器具大观、世界茶文化与艺术、茶文化与政治法律、世界茶叶贸易和消费、茶叶标准与质量、茶与身心健康 作者介绍
本书是一本享有极高国际声誉的园艺百科全书,共分为两部分:“营建花园”和“养护花园”,部分主要是园艺规划和种植栽培,章为“花园的规划和设计”,帮助你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理想花园,然后分章介绍了观赏乔木、观赏灌木、攀援植物、月季蔷薇类植物、宿根植物、一二年生植物、球根植物、香草、水果、蔬菜等各类植物的种植、修剪、繁殖及土壤方面的知识;第二部分教你如何选择种植设备和材料,把植物置于合适的环境中,在进行花园维护时所需要的工具,以及如何快速判定疾病征兆并控制上百种昆虫。 你不可错过本书的几宗“最”: 1. 最详尽的信息:全面涵盖花园设计、园艺技术、植物选择和栽培、病虫害治理,信息详细程度无与伦比。 2. 进的技术:与《DK 世界园林植物与花卉百科》并驾齐驱,全新第四版更有更新的逐步技术、植物名录、从
为了进一步学习借鉴世界茶产业和茶文化的发展经验,促进文明交流和互鉴,更好融入“一带一路”,为世界茶人作出新贡献,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把研究世界茶文化列入重大课题,由资深茶和茶文化专家姚国坤教授牵头组织国内知名茶文化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研究,历时二年有余,几易其稿,匠心编纂,终于使这本《世界茶文化大全》一书结笔付梓。该书从中国茶和茶文化走向世界的方式与途径、世界茶文化的概况、世界饮茶风情与特色、现存世界茶文化遗迹、世界茶器具大观、世界茶文化与艺术、茶文化与政治法律、世界茶叶贸易和消费、茶叶标准与质量、茶与身心健康、茶文化与世界和谐等方面,语言生动、图文并茂,对世界茶文化的沿革和发展进行了系统诠释,这既是一部专题研究之作,也是一本实用工具之书。
《中国食药用菌学》全书共95章532节,近400万字。主要介绍了我国各种食用菌、药用茵近期新科研成果、近期新栽培技术与模式、珍稀新品种开发利用;食药用菌分类、营养生理、生长发育、生态习性、遗传育种、菌种繁育、品种驯化、菌种保藏技术、食药用茵病虫害防治、食药用茵产品保鲜与加工等方面内容。旨在向全世界宣传、推广我国食用菌、药用菌近期新研究成果,普及推广近期新生产栽培技术,更深入地了解食药用菌的营养成分和保健价值,展现作为传统中药组成部分之一的药用菌防治疾病的疗效,为人类健康服务? 《中国食药用菌学》所载文献,食药用茵界科研、教学、推广科技水平之高,涉及品种领域之广,参与撰写作者队伍之多,承载文献数量之大,记录实质内容之丰富,传承文献之实用,乃属空前。 《中国食药用菌学》內容丰富、观点
《中国兰花观赏与培育及病虫害防治》较系统地阐述和研究中国兰花的植物学、生理学和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的防治,全面而系统地提出了国兰栽培的规范技术,同时系统地对中国兰花的观赏形式作了归纳和提升,为中国兰花的艺兰系统理论作一些基础性研究工作。是作为研究中国兰花而撰写《中国兰花系列专著》里的一个内容,是对中国兰花的总的概述,可以说是《中国兰花系列专著》的总论。中国兰花艺术的欣赏是不断发展和提高的。这是中国兰文化与时俱进并具时代生命力的动力源泉。其实,发掘出新的艺术欣赏形式或传统形式之间的联系,使之融会贯通也是观赏形式的复合出现,共同表现艺兰的艺术形式——暂称作色叶艺兰的复合艺术或简称复合艺。《中国兰花色叶艺研究及色叶复合艺名品鉴赏》对这方面较系统的介绍。
本书系编者近10年来致力于三角梅的引种、栽培和园林应用推广的研究成果的总结。全书阐述了三角梅的来源、品种分类、形态特征、生态习性、繁殖方法、花期调控、新品种培育、病虫害防治、园林应用及欣赏等,对观赏性强的50余个品种做了特征描述,并配以各类彩照200余幅。本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适合花卉爱好者、景观设计者、园林绿化工作者、花卉苗木生产者、园艺工作者和农林院校有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本书承载着中国兰花文化发展二十年芬芳历程的记录,它再现了20年来各种兰花精品的风姿,总结了20年来兰花文化的发展史等,具有相当的可读性和收藏性。
本书精选了《花果飘香》微信公众号近5年来发布的近50篇文章,从产业、品种、产区、匠心、精品、省力、营销和效益等8方面,以故事化的形式全面解读新时代中国果业的变革与实践,为中国果业的发展提供方向。本书主要读者对象为果业的相关从业者。
本书内容包括无土栽培的基本原理、营养液配方及管理、固体生长基质的性能及使用;国内外各种无土栽培设施的结构、组成、建造及管理,特别是我国无土栽培技术中有代表性的各种设施在种植管理上的关键技术环节;并介绍了有代表性的蔬菜、花卉、果树等无土栽培生产技术,同时对我国目前几种常用无土栽培设施在生产应用中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本书内容较为全、新,与目前无土栽培技术的发展结合紧密,可供广大农业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由尹明安和沙志鸿共同编著的《果品贮藏及物流技术问答》一书以问答的形式简明扼要地解答了我国北方地区常见果品在贮藏保鲜和物流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果品种类包括苹果、梨、葡萄、猕猴桃、柿、桃、李、樱桃、鲜枣、板栗、核桃、山楂、石榴等,内容既有近期新的实用技术,又有适当的原理介绍。叙述深入浅出,容易理解。 《果品贮藏及物流技术问答》适合我国果树种植地区的果树种植户、专业合作社成员以及果品贮藏企业、果品物流企业、果品商贸企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园艺、农学、植保、食品等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