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森林资源报告(2014-2018)》,系统介绍了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与动态变化、区域分布和功能效益,并客观分析了与林业发达国家的差距,指出我国总体上依然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生态产品短缺与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还相当突出,据此提出了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目标与对策。期待该书的出版,能够为林草工作者提供科学数据和决策参考,珍惜成就,再接再厉,全面深化林草改革,加快国土绿化和生态修复进程,严格森林资源监管,强化森林科学经营,高质量高水平推进现代林业建设。也希望藉此使社会公众充分了解我国森林资源现状,更加自觉地投身于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伟大实践,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保障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谱写生机蓬勃、波澜壮阔的伟大篇章!
本书重点介绍了45个福建省选育并通过国家、省级审(认、鉴)定的茶树品种的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品质特性、抗逆性(耐寒性、耐旱性、对当地常见病虫害的抗性)以及其他特征特性,每品种还配以新梢、植株和生产茶园、成熟叶片、花朵等图片,对茶树品种鉴别、品种选择应用等具有较高的实际指导意义,可用于指导相关茶叶种植户与公司的实际生产工作、也可用作相关科研院所的培训教材。
《濒危和珍贵热带木材识别图鉴》重点关注了30种濒危及珍贵树种木材(包括15种CITES管制木材及15种珍贵木材),及与其相近树种木材98种。分别提供其木材中文名、拉丁名、国外名称、科别、地理分布、保护级别、识别特征、常见标本及与其相近木材种类的主要宏观、微观鉴别要点。本手册的出版将为我国林业、海关、进出口检验检疫等木材贸易执法部门提供上述树种木材识别的科学依据,并为规范我国木材进出口贸易、提高我国保护濒危与珍贵树种和履行CITES公约能力提供专业科技支撑,促进外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
本书初步介绍了海南槟榔上发生的一些主要和常见的病虫害及附生植物,包括槟榔病害、槟榔害虫、槟榔附生植物三部分。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祖国北部边疆,处于高纬度、高海拔的地理位置和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条件对土壤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草原总面积8800万hm2,占全国草原总面积比例近14,占全区国土面积的74%。本书主要介绍该地区的草地蝗虫种类及其特点和习性,共介绍蝗虫100余种,对该地区工作人员有指导作用,也可作为可作为科普用书。
杨学春、王立海所著的《木材应力波无损检测研究》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应力波在原木中的传播理论、应力波传播参数的影响因素分析、应力波二维成像及三维重构技术、应力波成像系统研发、结构用原木力学性质估计、冻结木与非冻结木应力波传播比较、行道树应力波无损检测等方面内容。 《木材应力波无损检测研究》可作为从事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工程、无损检测工作的科技人员和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用书。
《竹类病虫害诊治图谱》共介绍竹子主要病虫害52种,其中虫害41种、病害11种,并配有彩色照片,生动逼真地介绍了竹林主要病虫害的识别方法、发生规律、特点以及防治技术,同时列出了竹林害虫害螨的发生年历及各月的防治要点,便于广大林业工作者和竹农参考使用。介绍的农药品种仅供参考使用,农药的具体使用浓度、方法和注意事项等以产品说明书为准。
《中国经济树木(4)》以彩色图片为主,文字为辅:通过全新的视角、精美的图片,直观、形象地展现了每个树种的树形、营养枝条、生殖枝条、自然景观、造景应用等:还对每个树种的中文名、拉丁学名、别名、科属、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和主要用途等进行了扼要描述。 《中国经济树木(4)》具有严谨的科学性、较高的艺术性、极强的实用性和可读性,是一部农林高等院校师生、科研及生产开发部门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从业人员鉴别树木资源的大型工具书。
熊嘉武主编的这本《新疆天山东部山地综合科学考察》分为8章,全面、系统、详细地介绍了新疆天山东部地区的地质、水文、植被、动物及其他有关内容。内容丰富,资料详实,对了解天山东部地区的方方面面、对该地区的进一步开发建设是具有重大保存价值的参考数据资料。
城市森林病虫害,既含城市绿地病虫害,也包括城郊林带、片林等其他林地病虫害。 本书重点介绍城市森林中经常发生的277种虫害和90种病害。对每种虫害均具体介绍其分布与寄主、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防治措施;对病害则具体介绍其分布与为害、病原、症状、发病规律和防治措施。每种病虫害均配有若干张彩色照片,清晰地显示病虫害的形态特点及为害特征。全书共配1 227幅形象逼真的原色彩照,便于读者对照鉴别。
《浙江森林碳汇功能监测》共分11章,章综述了森林碳汇监测的背景情况、相关概念和内容目标;第2章简述了碳汇监测的工作组织、技术路线和监测方法;第3章阐述了计量监测的基础数据及其采集、处理方法;第4章概述了全省总体的主要监测结果及其精度;第5~7章分别揭示了浙江森林生态系统五大碳库的生物量、碳储量和固碳释氧量及其分布格局;第8章分析了森林植被生物量、碳储量和固碳释氧量的动态变化;第9章揭示了各设区市的森林植被生物量和碳储量;0章揭示了杭州市辖各县的森林植被生物量和碳储量;1章评述了工作成效及今后努力方向。同时,编撰了“基于连清固定样地的森林碳汇能力监测技术”等5个专题研究成果。
熊嘉武主编的这本《新疆天山东部山地综合科学考察》分为8章,全面、系统、详细地介绍了新疆天山东部地区的地质、水文、植被、动物及其他有关内容。内容丰富,资料详实,对了解天山东部地区的方方面面、对该地区的进一步开发建设是具有重大保存价值的参考数据资料。
木材腐朽菌可以腐朽储木和建筑木材,严重影响木材的质量,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本书作者在过去15年对我国主要林区贮木场的原木、薪炭木、桥梁木、栅栏木、坑木、桩木、枕木、仓库木、车辆木、堤坝木以及木制房屋上的木材腐朽真菌进行了实地考察,在大量的标本采集和鉴定研究的基础上完成本书。书中系统介绍了我国储木和建筑木材上的腐朽菌140种,其中29种造成木材褐色腐朽,111种造成木材白色腐朽,对这些物种进行了详尽的形态学(包括显微观察)描述,同时提供了子实体彩色图片,并对每个种的分布及所造成的腐朽类型等进行了简要论述。 本书可供菌物学、木材学、林学、建筑科学工作者、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以及从事木材加工、装修和贸易的有关人员参考。
本书提供了我国和世界主要木材交易地区的木材材积计算规则和材积表。 全书分为10章,章简要介绍了木材检验与材积计算基本知识;第2章至第4章介绍了短原木(短圆材)、原木、长原木(长圆材)的材积计算规则及相应的材积表;第5章至第7章介绍了杉原条、其他树种原条、小原条的材积计算规则及相应的材积表;第8章至0章分别介绍了世界主要木材出口国和重要木材交易地区(俄罗斯、东南亚地区和热带地区国家)的原木材积表,以满足广大读者在这方面的需求。 本书可作为一本工具书。供木材经销企业、进出口企业、木材流通部门、木材生产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木材检验员使用参考。
《红豆杉(第2版)》在《红豆杉》版的基础上删除了一些过时陈旧的知识,删减了一些彩图,以节本增效;新增加文字达5万余字,特别是关于红豆杉园林、绿化观赏价值评价与应用等方面,均是近年来的学术与产业成果,以突出理论总结与实用技术。内容包括:红豆杉的分类、种类与分布;红豆杉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红豆杉种子与实生苗;红豆杉繁殖技术;红豆杉药用原料基地建设;红豆杉与紫杉醇持续性开发利用等。
《中国林业统计年鉴2004》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管理部门和局直属单位上报的2004系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管理部门和局直属单位上报的2004年林业统计年报和其他有关资料编辑的。全书分为:森林资源、林业产业总产值、营林生产、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工业生产、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固定资产投资、林业教育等八个部分,并附录:国有林区135个木材采运企业和20个重点营林局主要统计指标、林业工作站和乡村林场基本情况、全国分县造林情况、全国历年主要统计指标完成情况、1995-2004年主要林产品进出口情况和世界主要国家林业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