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将森林资源监督机构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操作细则和法律依据等归纳在一起,为每一名森林资源监督工作者理清了脉络,规范了程序,提供了经验。该书内容丰富,可读性强,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是森林资源监督管理工作的实践积累和理论升华,是广大森林资源监督工作者桌边案头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社会对林业的需求不断增加,林业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但总体看,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效益低下,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林业的多样化需求。一些地方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暂时的经济增长,林地非法流失,超限额采伐等破坏森林资源的问题,仍未从根本上解决。广大森林资源监督工作者要认清形势,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严格执法,热情服务,
林业碳汇市场的发展,可为我国林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注入新的活力。但是,我国林业从业人员无论对CDM造林再造林,还是对林业有关的自愿碳市场和碳标准都还缺乏了解,这在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参与国际林业碳汇市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决定编写本书,系统介绍林业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国际碳市场的发展,CDM造林再造林项目有关的国际规则、指南、方法学和开发实践,以及与林业自愿碳市场的规则、标准和方法学。
刘琪璟主编的《中国立木材积表(精)》收录了全国各地区编制的一元、二元立木材积表及材积式约2000个,是迄今为止收录数量最多、包括树种最全的立木材积表。本书可供林业生产经营、森林资源管理、林业稽查执法、林业科研教学等使用。
本书以毛竹和雷竹两种散生竹为例,从地面遥感到卫星遥感,从统计模型到机理模型,从单一尺度到多尺度综合,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觉 阐述了竹林参数定量反演方法。全书共分8章,内容基本涵盖了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竹林郁闭度等竹林碳循环的主要参数,这些参数反演精度高,为竹林碳循环及时空动态研究提供了关键基础数据,已经应用于竹林碳循环时空模拟研究。 本书不仅介绍了森林参数多源遥感定量反演方法,还介绍了 外相关研究的 进展及发展趋势,同时通过大量实例深入浅出地对各种反演方法进行论述,适用性强。本书可作为普通高校遥感、林学、森林碳汇、生态、环境、 气候变化等领域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林业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和科研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林木遗传模型统计分析及R语言实现》系统地阐述了多种林木遗传育种统计模型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基本方法与应用。共分8章。章介绍固定效应模型和效应模型概念。第2章至第6章分别论述半同胞子代测定、巢式设计、因子交配设计、双列杂交设计和多地点多年份家系试验遗传模型分析方法。最后两章介绍方差分量约束极大似然估计和育种值的线性无偏预测的混合模型方程方法。各章配有模拟试验数据和R语言计算程序。
本著作是2003年“北京林业大学振兴计划人才培养专项课题”资助立项的项目研究成果总结。针对当前从新的价值理论出发,从自然资源的本质属性出发,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的自然资源价值理论及评价方法体系否定不完善这一研究现状。著者以自然资源价值理论为理论平台,在分析了外自然资源价值理论的发展和应用基础上,采用实际调查、理论分析、学术交流和典型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总结归纳出森林资源中的林木、林地、野生动植物和森林环境等资源的评价理论与方法,并做了森林资源价值评价的相关案例研究。本著作可供广大林业经济理论工作者及资产评估相关实践人员参考使用。
中国是木材资源十分紧缺的国家,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居住环境的改善,建筑与室内装饰装修用材之需求量大幅上升。本书记载了隶属83科的205种进口木材,其中亚洲及大洋洲木材135种,隶属52科;非洲木材21种,隶属8科;南美洲木材26种,隶属17科;北美洲木材18种,隶属6科;俄罗斯木材5种,隶属1科。以图示与简介的方式叙述其木材特性,对木材加工产业特别是地板、家具、胶合板、木线的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供从事木材科学研究、检验鉴定、教学、生产、贸易以及使用单位参考。书中的树种中文名(木材名称)均按现行国家标准GB/T18513-2001《中国进口木材名称》进行命名和排序,对个别尚未定名的树种,暂用其原文。
《长白山森林研究》是北京林业大学学科——森林经理学科负责人郑小贤教授和以他的研究生为主的研究团队,对北京林业大学与汪清林业局合作设置固定样地30多年长期观察调查数据的总结。该书以长白山林区主要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以森林可持续经营为目的,总结主要森林类型的组成、结构与功能,根据森林经营目的和林分特征研建森林经营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主要森林类型的经营模式,为研究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本书以手资料为基础,内容丰富,论述严谨,理论联系实际,可供林业、资源以及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等方向的科研和生产部门的有关人员、农林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本书以梁希为全书的线索人物,深入探讨他与近现代林业科技引进与发展的关系全书以6章的篇幅集中介绍了梁希的思想变化轨迹教育教学和科研成果,以及任职部长期间所开展的工作重点则是放在了林业思想特别是大林业思想方面
《广西植被(卷)》是广西植被系列专著的开篇之作,旨在以“志”与“学”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总结半个多世纪以来广西植被调查研究的资料。《广西植被(卷)》分九章,附有彩色广西植被类型图。《广西植被(卷)》前六章记录了1950年前后广西植被调查的历史;分析影响广西植被发生发展的自然环境条件;阐述了第三纪、第四纪和历史时期广西植被的演变过程:研究不同立地类型广西植被植物区系组成及其与群落组成的关系、区系的特点和分区;厘清广西植被地理分布的规律性:依据《中国植被》分类原则,建立广西植被分类系统,落实到群丛(群落)一级,并作为描述单位:后三章为分述部分,详细介绍广西暖性针叶林、热性针叶林和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特点,其中暖性针叶林和常绿阔叶林是广西两个重要也是面积大的植被型。《广西植被(卷)》可为生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