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沿海鱼类(*卷)》为《中国沿海鱼类》系列著作*卷。作者在对海南岛以及南海诸岛邻近海域进行的科学考察中,共采集并鉴定了鱼类153种,隶属2纲、17目、49科、93属。每种鱼均有原创的原*照*和手绘模式图,详细介绍了其主要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地理分布和资源现状等内容。书末附有每种鱼的形态检索图,便于读者快速查找和区分。 《中国沿海鱼类(*卷)》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可以作为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参考书籍,也可以作为渔业渔政管理人员的工具书,还可作为广大民众的科普读物。
《长江口鱼类(第二版)》是我国*部科学、系统地论述长江口鱼类的著作,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主要介绍了长江口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特征、水文与水资源、饵料生物资源、主要经济鱼类资源概况、渔业资源衰退的主要原因及其保护对策、鱼类研究简史与鱼类区系;各论共编入长江口记录鱼类370种,隶属于2纲29目116科259属,并对其中275种鱼类的形态特征、分布、生物学特性、资源与利用等进行了详细描述,书后还附有长江口鱼类的模式图和检索表以及索引。 《长江口鱼类(第二版)》可作为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参考书籍,也可作为普通民众的科普读物。
《中国沿海鱼类(第2卷)》为《中国沿海鱼类》系列著作第2卷。作者在对上海、浙江和福建沿岸海域进行的科学考察中,共采集并鉴定了鱼类144种,隶属2纲、20目、74科、118属。每种鱼均有原创的原色照片和手绘模式图,详细介绍了其主要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地理分布和资源现状等内容。 《中国沿海鱼类(第2卷)》书末附有每种鱼的形态检索图,便于读者快速查找和区分。 《中国沿海鱼类(第2卷)》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可以作为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参考书籍,也可以作为渔业渔政管理人员的工具书,还可作为广大民众的科普读物。
本书对北部湾120余种鱼类进行原色拍照和骨骼CT扫描,获得鱼类影像图谱,对影像图谱从外部形态和内部骨骼特征进行详细描述,并补充了物种分类、生态习性等信息。本书对开展鱼类表型分析、骨骼构造分析、生理功能和遗传进化研究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一部集科普、科研与教学于一体的重要专著。
《江苏海洋生物资源与栖息环境》一书详细介绍了江苏省近岸和外侧海域水文、水质、沉积物、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底栖生物、游泳动物种类和时空分布。对小黄鱼、银鲳、鮸、带鱼、灰鲳、蓝点马鲛、大黄鱼和海鳗8个主要经济品种的渔业方式、产量、渔获比例、CPUE和年龄组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游泳动物开展了资源评价和可持续利用管理建议。为建立近海海洋水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和监测体系奠定基础。 《江苏海洋生物资源与栖息环境》一书调查涉及江苏全部海域,取得的资料丰富,内容翔实,在本次调查基础上结合江苏省历次开展的大型调查资料编写而成,为江苏省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的基础数据资料。
本项目为农业部 全国水产养殖面积遥感监测 专项研究成果,采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遥感信息和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实现常年遥感动态监测,完成了全国水产养殖水体资源的次普查,摸清了我国水域资源利用现状和潜力,建立了水产养殖面积和养殖类型信息数据库和影像库,为科学规划和制订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战略和渔业管理措施,促进我国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基础信息。
原生观赏鱼是指有观赏价值但尚未被作为观赏鱼进行养殖或市场交易的野生淡水鱼类。《中国原生观赏鱼图鉴》是我国部关于原生观赏鱼的专著,系统收录了我国的463种原生观赏鱼,介绍了每种鱼的拉丁学名、地理分布、观赏价值和资源状况等,并对其中具有代表意义的163种原生观赏鱼进行了图文并茂的详细介绍。《中国原生观赏鱼图鉴》体系构成完整,分类规范,内容编排兼顾科学性、实用性及观赏性;《中国原生观赏鱼图鉴》内涵丰富,文字简明精炼,图片精美珍贵,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及实用价值,对我国原生观赏鱼的研究、资源保护及合理开发具有积极的作用。《中国原生观赏鱼图鉴》既适用于作为鱼类学、生物学、生态学、水产学等方面教学科研专业人员的参考书籍,也可作为观赏鱼爱好者、研发人员等的工具书。
《2017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共分七个部分,包括经济核算、生产、生产要素、加工与贸易、渔政管理、科技与推广、灾害,并附有2016年全国渔业统计情况综述和附录(包括水产品产量数据调整说明,调整后历年水产品产量对照表,渔业统计指标解释)。
徐皓,刘兴国主编的《水产养殖池塘工程化改造设计案例图集(精)》对2005年以来开展的池塘工程化履行项目进行了梳理,并按案例图集的方式编辑而成,旨在为读者提供较为翔实的水产养殖池塘改造技术方案。全书分水产养殖池塘工程设计原则与规范、设计案例两个部分。
本书是一部鱼类分子育种学专著。由于分子育种是刚刚开始的技术,相关的理论和技术方法都在发展之中,本书全面介绍了已报道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新的育种成果。全书分10章,内容包括绪论、分子育种的理论基础、分子育种的技术基础、分子育种的数据分析、基于遗传背景分析的分子育种技术、基于基因一性状分析结果的育种技术、鱼类基因工程育种、分子标记在种质鉴定与评估中的应用、分子育种实例分析和结论。另外,在附录中列入了我国水产新品良种审定办法、水产新品种种质检测规范、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并通过的水产品种、中英文对照的分子育种相关名词等。 本书可供从事鱼类遗传育种学、水产养殖学等方面的科研人员与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伴随着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日益加强和现代水产养殖业的加快发展,人们更加意识到养殖水质调节与控制、养殖水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因此,有益微生物制剂产业迅速掘起,有益微生物制剂的生产和应用技术迅速普及,已成为一个较大的水产养殖投入品产业,并仍呈继续扩大的趋势。有益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具有治理养殖生态环境投入少、效益高,无抗药性、无药物残留和绿色、环保的优点,这也适应了人们对养殖水产品质量的要求。然而,在有益微生物制剂的生产和使用上,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如菌种选择问题、单一菌种制剂使用问题、多菌种使用配伍和诣性问题、测水施用问题、制剂质量问题、施用方法问题,等等。为此,我们收集了大量相关技术资料,加以归类和分析处理,汇总成此技术资料,希望为有益微生物制剂生产者和水产
我国的对虾养殖业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成为一个完整配套的产业体系,中国对虾养殖业已达到相当规模。近年来,健康苗种培育、良种选育、生物技术、病害的防治控制等系列研究,提出无公害养殖管理规范化等研究成果,在对虾养殖上已展现出很好的应用前景,有些研究成果已经应用于生产。全书内容包括:蓝对虾生物学特性与生态习性,蓝对虾全人工繁殖,无公害健康养殖技术,健康养殖与饲料营养,蓝对虾的主要病害及防治,无公害健康养殖与药物管理等。在编写中力求做到内容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以公害养殖为立足点,以指导养殖生产为出发点,科学性与实用性结合,既能用于沿海农村养殖户指导养殖生产,也可作为水产院及生物学系有关师生和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技术培训资料和参考料。
本书是作者近十余年在生产和科研线从事对虾养成的实践经验与体会,并结合外对虾健康养成理论和技术编著而成,包括养殖对虾的生物学特征、对虾池塘建造、养成模式和健康养成全过程操作技术,可供广大虾农、有关大专院校师生和水产工作者参考。
《海南淡水及河口鱼类图鉴》共收录鱼类250种,隶属18目69科180属。其中纯淡水127种,隶属7目25科90属;咸淡水123种,隶属14目46科92属。本书的出版,是海南省本有关海南岛淡水及河口鱼类的图鉴,具有直观、翔实、便捷等特点,为研究海南岛淡水及河口鱼类的物种演替、资源沿革、生态变化,开展生态保护、资源养护、生境修复,以及进行科学普及等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本书从深水网箱养殖的实践出发,组织有关养殖专家进行编著。主要内容包括深水网箱养殖发展现状,网箱类型与特征以及养殖鱼类的筛选、评估与经济效益,并根据鱼类生物学特征,介绍深水网箱养殖日常管理,包括苗种中间培育、鱼种运输与放养、饵料与投饵技术、网箱日常养护与防浪设施、鱼类分级起捕、病害防治与灾害预防。此外,还就深水网箱产业化建设,阐述延伸养殖产品的加工和流通产业链。 本书内容丰富,文字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技术先进。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且有不少创新之处。可作为渔业技术培训的教材,亦可供沿海各地水产技术人员、大专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为了满足广大养殖业者的需求,帮助养殖业者及虾农,我们不断总结近年来进行日本对虾育苗、养成以及饲料研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外养鱼日本对虾的先进技术、编著了《日本对虾健康养殖》一书,共分为日本对虾生物学特征与生态习性、日本对虾的人工育苗、日本对虾的养殖与饲料营养、日本对虾常用病害及防治、健康养殖与药物的应用等内容,力求做到内容实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本书是水产养殖实用技术丛书中的《海鲜存养技术》分册,全书内容包括两部分,部分介绍了大量海鲜精品,第二部分则详细讲解了海鲜存养的技术,书中还附有大量的图片。 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理论性及可操性,可供相关人士参阅。
蛙类养殖与具有几千年养殖历史的畜禽业相比,还只能算是起步阶段,生产中还有不少问题急待研究解决,广大养蛙群众很希望能有一本系统的牛蛙养殖书籍,帮助生产。 作者在1962年主持了古巴引进牛蛙的试养和研究工作,近40年来也没有离开过牛蛙事业,从牛蛙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到高密度集约化养蛙、网箱养蛙、稻田养蛙、颗粒饵料的研制以及牛蛙疾病的防治技术,进行了比较系统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并整理成册,供读者参考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