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主角是两个8岁的孩子。一个叫小蝴蝶———“大家都说我好可爱,只是有一点点凶。”另一个叫小披风,“我也很可爱,而且我一点也不凶。”几米透过两个小孩子来看世界:“小蝴蝶”古灵精怪,“小披风”忧郁沉思,在他们眼中这世界有点可爱、有点疯狂、有点好玩、又有点不可理喻。 他们有自己单纯的逻辑和快乐,也有对生活的疑惑和不解。 几米的画笔从两个小孩一天的早起开始闯入他们内心多彩的世界。两个小孩子的童言无忌,有的很熟悉:“人生本来就是不停地向左走又向右走。”有的很荒诞:“每一个缺水的夏天都是上帝惹的祸。”有的很可笑:“每天一大早,张开眼睛的时候,你都会想到什么?”“呃,好像都是:‘完蛋,又睡过头了’。”有的很机智:“每天都过一样的生活?好无聊喔!”“可是,每天都过不一样的生活,那很
我们为什么工作?为了捕捉流星,为了一份等待孤寂的美丽?你如何介绍自己?树顶哲学家,消费者,还是夹缝人?你最讨厌的事是什么?你的梦想在何处?…… 几米的作品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他的虚虚实实。他的画能够以最精简的方式说出最丰富的情绪,在色彩最丰富的地方表达最深刻的哀愁。他的文字,也有同样的魔法,他能看到现实中隐晦的部分,把它显影,用想象与梦幻的方式呈现,并且因此更加突显了现实的荒谬与无奈。颜色多彩亮丽,然而说出的话却是犀利又精准地,直入读者的内心。 这是几米的魔法。现在他把魔法瞄准我们的工作,我们的履历表,我们的工作。
擅长刻画都市寂寞空虚感觉的台湾绘本作家幾米,近年大陆、港、台都市男女;很多人视他的作品为心灵良药,可以净化受损的心,抚平伤口。有谁知道他被命运作捉弄,预言他会发达的那一年,突然验出患上血癌,痛苦的化疗令他体验到人生的不由自主。现在的幾米,犹如生活在鱼缸中,外面世界打仗也好、升平也好,除了创作和家庭,仿佛一切与他无关。人生无常是幾米的绘本最常出现的感觉,也是幾米的人生。 1995年春天,幾米得知自己患上了血癌。接受一整年的治疗之后,他过着几乎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孤寂地,安静地。一直到1998年,生活中只有画图。本书收录了当时的作品,记录他生命中那段特殊的岁月。寂寞是无法诉说的。在那段仿佛已经遗忘的岁月中,幾米把它还原成没有色彩喧哗的图画。每个人的又寂寞又美好,都在这本书中,深深地被理
《》这本书,对于爱情的态度,却是质疑居多,虽然书中人物双双对对,但是幾米在复数的对称中却安排了矛盾,于是抒情的幾米不见了,小小甜蜜的爱情只是穿插点缀;辛辣讽刺的文字,一针见血的论调,恋人朝天喷火的画面,情侣相对却不相望的窘境,让人心生警惕,这是一本掺杂了人生百味的爱情图文书。
意外发生之后,她受了伤,他却永远离开这个世界。和他在一起做过的许多梦,现在都不可能实现了。她经常带着泪水入梦,总是梦到同样的风景:他们俩人站在树下幸福地等待花开。然而一阵狂风吹过,再也找不到他的踪迹…… 有时她会隐隐感觉到一阵蝴蝶拍翅般的轻柔微风,一股幽幽袅袅的清雅花香……似乎有人一直在她耳边殷殷叮咛,时时保护着她。她相信是他变成了天使,守护着她。 但她不了解天使的宿命,不知道当她睁开双眼,重新看见这个世界时,却再也听不见那温暖的声音……
他当寂寞以天崩地裂之势袭卷而来, 唯有强烈的思念才能它回到想望的地方…… 蓝石头静静躺在森林深处,度过了一万年之久。它以为它会永远待在这里,直到地老天荒。但是,一场漫天大火烧毁了森林,美丽的蓝石头被撞裂成两半,一半留在森林里,另一半却被运往城市…… 这是一个关于寂寞与追寻的故事。藉由蓝石头华丽而又沧桑的旅程,我们仿佛看到,即使是一丝希望的光芒,也可以照亮整个宇宙的黑暗。
他当寂寞以天崩地裂之势袭卷而来, 唯有强烈的思念才能它回到想望的地方…… 蓝石头静静躺在森林深处,度过了一万年之久。它以为它会永远待在这里,直到地老天荒。但是,一场漫天大火烧毁了森林,美丽的蓝石头被撞裂成两半,一半留在森林里,另一半却被运往城市…… 这是一个关于寂寞与追寻的故事。藉由蓝石头华丽而又沧桑的旅程,我们仿佛看到,即使是一丝希望的光芒,也可以照亮整个宇宙的黑暗。
有个十岁女儿的几米,愈来愈能体会存在于大人与小孩之间的矛盾;明明有浓浓的爱,却常常搞得彼此怒目而视,眼看着可爱的天使在下一秒钟化身成恶魔。 身为父亲的几米头痛而无奈,身为创作者的几米却看到了孩子渴望被理解的心灵。 于是,和孩子同样敏感的几米,用一张张图和几句话,便明白地道出了孩子们的心声──孩子的担忧、恐惧、疑惑、快乐和愿望。当然还有抗议,抗议大人对他们想法的漠视,抗议这个世界对小孩的种种误解。我们这才听到小小身影在对我们说,〔嘿!不要用你们大人的想法和眼光来看我,大人看不到我们内心的奇幻彩虹!〕 《先知》纪伯伦说,〔孩子的灵魂栖息在明日之屋,那是大人梦中也无法造访之境。〕 读着几米的书,我们会忆起自己也曾是小孩,而小孩的世界,和成人的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并不一样
曾经问身边的朋友和读者, 喜欢畿米哪一本书? 每个人的前三名中,总有幾米著绘的《月亮忘记了》。 这个创作于“九二一”大地震前夕的故事,充满创意与奇想,藉由掉落人间的月亮和小男孩的情谊,照亮了现实和人心中的黑暗。 轻柔的叙事,像月光,温暖而有力量。 此后,当我们仰望星空,那些无言的时刻,都能看到高举着黄澄澄的月亮站在都市丛林中的小男孩,挂着微笑的脸。 还好,月亮出来了……
“请问你愿不愿捐出一滴眼泪,帮助小天使娜娜破除咒语?”眼镜小乖问。 “我愿意,但妳是否也可以帮我找到一个愿意爱我的人?”恋爱的云说。 “可是,我看不见这个世界,我可能为你找到一个盲目的爱情。” “爱情本来就是盲目的,我并不在乎。” “可是每个人都在睁大着眼睛寻找爱情,没有人想要一个盲目的爱情啊。” “也许找寻一份真爱,并不仅是需要看得见……” 黄秋秋每天忙着捕捉生命中转眼消逝的美丽;黑面娃人想要一个新主人;恋爱的云寻找爱情的答案;绷带马想要找回失落的童年……也许,每个人心中想要追寻的,其实是一个更完整的自我……
关于本书,幾米说: 我从小就是个很会担心的小孩。 车往家的方向奔去,我就担心失火的是我家。 老师说考试有人不及格,我就担心她说的一定是我。 朋友约会迟到,我就担心他是不是出车祸了。 听了鬼故事,就担心恶鬼上身。 我担心的事情真多,但发现真的值得担心的事并不多。 倒是我没担过心的事,却突如其来地让人担心不已。 人生到底该多担心还是不必担心,真是让人很担心。 有些人老是担心,有些人从不担心。 有些担心永恒而遥远,有些担心却是短暂而迫在眉睫。 担心就像感冒,一个人担心后,会有更多人紧跟着担心。 好担心跟别担心就像一体两面,一会担心一会又不担心。 关于这个世界你担心什么?
有个十岁女儿的几米,愈来愈能体会存在于大人与小孩之间的矛盾;明明有浓浓的爱,却常常搞得彼此怒目而视,眼看着可爱的天使在下一秒钟化身成恶魔。 身为父亲的几米头痛而无奈,身为创作者的几米却看到了孩子渴望被理解的心灵。 于是,和孩子同样敏感的几米,用一张张图和几句话,便明白地道出了孩子们的心声──孩子的担忧、恐惧、疑惑、快乐和愿望。当然还有抗议,抗议大人对他们想法的漠视,抗议这个世界对小孩的种种误解。我们这才听到小小身影在对我们说,〔嘿!不要用你们大人的想法和眼光来看我,大人看不到我们内心的奇幻彩虹!〕 《先知》纪伯伦说,〔孩子的灵魂栖息在明日之屋,那是大人梦中也无法造访之境。〕 读着几米的书,我们会忆起自己也曾是小孩,而小孩的世界,和成人的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并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