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全面阐述商业伦理、企业社会责任和个人职业道德等内容,教材内容注重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思想和道德原则在伦理冲突选择中的应用,融入中国优秀传统道德,增加科技变革带来的前沿热点伦理问题。 教材分为上篇和下篇,有机融合商业伦理、企业社会责任和会计审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有关内容。 上篇是商业伦理部分。首先是理论部分,在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伦理学创新的基础上,介绍常见的伦理分析工具和伦理决策模型,重点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其次是应用部分,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在商业活动伦理冲突和道德选择中的应用,重点针对战略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的伦理问题进行剖析,并专门设置一章,介绍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技术变革对伦理道德的影响和挑战,使
《职业道德》根据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对职业道德的相关规定,结合我国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实际,为加强广大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和各级各类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而编写。全书从广大从业人员和学生的阅读、学习实际出发,在清晰阐述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基本理论的同时,以典型案例为导引,具有很好的针对性、实用性和较强的可读性、可操作性。
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劳动者知识与技能水平、增强劳动者就业能力的有效措施。 本套教材是为了适应开展职业技能短期培训的需要、促进短期培训向规范化发展而编写的。该套教材以相应职业(工种)的国家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为依据,根据上岗前职业培训的特点和功能,以基本概念和原理为主,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理论联系实际,使读者一读就懂,一学就会。
《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是一部专门研究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内容的专著,其中关于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内部管理体系构建、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制定、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形象塑造、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危机管理作为全新的研究领域,其研究结果和具体实施方法除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有重要贡献外,还对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实务工作具有操作手册的指导价值。本著作是作者刘藏岩教授多年持之以恒不懈努力的结晶,有14篇公开发表的论文作为支撑。
《公司道德》一书雄辩地论证了公司道德的价值并且表明支持道德导向的改善风险管理、提升组织效能、增加股东信心和提升社会声望对于公司创造杰出业绩的贡献。作者还提出了实施企业道德系统的各种策略,提供了在提倡公司道德的新时代创建一家繁荣的公司所需要的一系列工具。
这不是一部纯理论的商业思想专著,也不是一本乌托邦式的浪漫生活散文,它是激进的商业思想与浪漫的生活方式共鸣的产物。它以国际青年旅舍为引,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全面的介绍了一个企业家的思想和生活,内容涉及企业建设理念、社会构建设想、新生活方式倡导、情感号召、旅行记录分析等多方面,借助于演讲、访谈、日志、游记、对话、报道、诗歌等,以跨文本的方式,非线性地展现了一个想像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企业家”那样思想和生活的探路者,日常实践所及之非物质价值及其诱惑。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报告》(2009)根据经典社会责任理论和国外典型评价体系,结合中国实际,构建了一套覆盖全面、结构一致、可行可比的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从责任管理、市场责任、社会责任、环境责任等多方面全面研究、评价了国企100强、民企100强和外企100强的社会责任管理水平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现状,客观反映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现状和阶段性特征。为了直观反映出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现状和信息披露水平,将企业社会责任发展阶段划分为四类:领先者(60分以上)、追赶者(40~60分)、起步者(20~40分)和旁观者(20分以下)。 章“中国100强系列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2009)”评价中国国有企业100强、民营企业100强和外资企业100强共300家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现状和责任信息披露水平。研究发现:(1)中国100强系列企业社会
1985年,黄光裕怀揣4000元离开潮汕,北上创业。2004年,他以105亿元财富首次成为“中国首富”。然而,在以430亿身家再次戴上“中国首富”的皇冠之后仅仅一个月,黄光裕被警方带走拘查。 随后接连数位高官落马,让人目不暇接,一张错综复杂的政商关系网浮出水面。纵横商场数十年的“强人”黄光裕终于没有逃脱“落马”的“首富魔咒”。这位一贯强硬的“问题”首富,其问题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本书全面展现了黄光裕家族从创业到打造国美帝国,从资本腾挪到结交政界人物,从荣登首富到被拘禁入狱失去自由的点点滴滴。在这段漫长的历程中,黄光裕以其魄力和杰出的商业才能打造出连锁家电模式,又因无节制的资本腾挪,暗箱操作而积累了无数的“问题”,终自食其果,而狱中的黄光裕,依然在为国美而不断抗争……
《雇主品牌与企业社会责任》在前3本中国雇主品牌蓝皮书的研究基础上,收录了基于调研取得的*雇主品牌研究成果、雇主品牌与企业社会责任的热点事件及部分优秀企业雇主品牌建设的成功案例。本书将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者、雇主品牌研究者、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品牌管理者、营销管理者和企事业单位的高层领导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书由朱勇国、丁雪峰等著。
《食品行业伦理与道德建设》适合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食品安全监管人员进行道德教育与开展道德建设的培训工作使用。书名为《食品行业伦理与道德建设》,实际包括了食品监管者的伦理要求和道德建设的内容,这主要是因为作为培训用书,根据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制订的培训计划要求,其培训对象不仅应包括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负责人,还包括各级从事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人员。此外还因为食品行业伦理与道德建设问题确实与食品监管人员的伦理要求和道德建设状况紧密相关,食品行业的伦理与道德建设特别是关于制度伦理的建设,离不开各级食品监管人员的监管和帮助,各级食品监管人员也需要充分地了解食品行业伦理与道德建设的相关知识与方法。 《食品行业伦理与道德建设》分为食品行业伦理的基础篇(至二章)、要求篇(第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奢侈品企业社会责任促进机制研究》共分5章,内容包括:引言;奢侈品企业社会责任动因研究述评;研究方法与设计;数据分析与讨论;结论、建议与展望;奢侈品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促进因素;实践启示:奢侈品企业社会责任推进机制——利益相关者优先度动态模型等。
《基于儒学伦理的中小企业道德建设》基于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就我国中小企业在改革开放以来所出现的企业伦理道德缺失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通过对我国优秀儒学伦理文化和西方伦理文化的系统研究与比较分析、应用研究,提出了儒学伦理与世界其他所有国家伦理思想相比,具有更加丰富、完善的伦理和道德思想体系的观点。通过对 东亚儒家文化圈 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社会的儒学发展、应用及现代企业伦理、经营理念的比较、应用研究,在全球首次提出了基于儒学伦理的中小企业道德建设研究的思想体系,认为儒学伦理的人文精神、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与现代文明相适应,与市场经济相互补,与现代企业相融合,与当代社会相协调。
《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以浙江民营企业为例》由易开刚编著。 进入21世纪后的中国,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发展和如何发展 已经成为国家、民族、企业和个人都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问题。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时代变革的主旋律。对于广大民营企业来说,顺应科学发展观,从利润导向到利益相关者导向,将承担社会责任与促进企业发展有机整合,是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基业长青的不二选择。 《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以浙江民营企业为例》在对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进行国内外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建构了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论分析框架;在分析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对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指标选择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衡量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白皮书(2012)》分为总论、行业篇、评级篇和附录四大部分。总论阐述了研究方法与路径,呈现了中国企业2011年社会责任报告的整体特征与质量水平;行业篇分别评价了特种设备制造业、通信服务业、电力供应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与加工业、银行业、一般采矿业、电力生产业、零售业、酒精及饮料酒制造业、煤炭开采与洗选业、通信设备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食品饮料业、机械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保险业、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服务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建筑业、电子产品及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医药生物制造业、工业化学品制造业、服装鞋帽制造业、房地产开发业性25个重点行业内企业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六大性质和综合得分,呈现了各行业企业社会责任发展阶段性特征;评级篇展示了参与
本书采用个案研究法,精心选取全球电力行业在社会责任实践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法国电力集团(EDF)、日本东京电力公司(TEPCO)、香港中华电力集团等7家国际知名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从宗旨、战略、组织架构、日常管理等维度来系统分析案例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首先从案例企业的基本情况入手,在系统梳理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发展背景和历程以及标志性事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企业社会责任观、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企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方参与机制以及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等与社会责任实践密切相关的核心内容,后对各案例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特色和效果进行评析,并得出相应启示。
本书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672060)、*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06JA630014)研究成果。作为面向21世纪的复旦博学经济学系列核心教材之一,本书全面阐述了公司伦理与企业文化的思想体系、理论框架与实践方法。本书适用于普通高等院校管理类专业、经济类专业、法律类专业、MBA专业及MPAcc专业的公司伦理与企业文化课程教材,也可供在职管理、经济与法律人士学习和参考。
经济伦理学作为一门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其学科建设中尚存诸多基础性的学术难题,如研究维度、学科目的、体系架构、基本理论与主要范畴以及之间的逻辑关联等,现实中的国有企业改革改制中的伦理、以诚信为重点的市场道德建构、经济活动中的政府伦理等,与同仁合作,于2004年出版了《经济伦理学》一书。随之重点思考宏观层面经济活动中的政府伦理,并于2013年出版了《宏观层面经济伦理研究》一书。我主持完成的第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循环经济伦理:一种新经济发展方式的伦理理论研究》,围绕循环经济这一新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伦理问题进行探讨。我认为,循环经济伦理必将引发21世纪经济伦理研究范式的转变,生态学作为经济伦理学研究的三个主干学科之一,弥补之前两个主干学科,即经济学与伦理学的理论认知的不足,三个主干学科交叉
本书总论和指数篇以中国国有企业100强、民营企业100强和外资企业100强为评价对象,呈现了各个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剖析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在2012~2013年度的*发展特征;上市公司篇对中国上市公司沪深300指数成分股的社会责任发展指数进行了详细解读,总结了其年度特征:重点行业篇对电力、日化等14个行业的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呈现了不同行业企业在健全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方面的阶段性特征。
为了适应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考试的需要,依据《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职业道德》(以下简称《教程》)的内容,我们组织有关专家精心编写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指南 职业道德》(以下简称《鉴定指南》)。 《鉴定指南》的内容主要分为 鉴定要点与重点提示 和 辅导练习 两大部分。 鉴定要点与重点提示 部分内容浓缩了《教程》中的知识点,其中的章节排序与《教程》一致,是对《教程》内容的提炼和完善,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可以帮助考生理清思路、把握学习重点。 辅导练习 部分内容涵盖了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考试中的主要鉴定内容,覆盖面广、题量丰富,题型与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考试题型完全对接,考生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以达到举一反三、全面复习的目的。书末还附有模拟试卷和参考答案,可供考生进行模拟测试,
本书以论证企业的伦理本性为理论思考的逻辑起点,揭示了当代企业管理伦理发展的背景与特征,认为企业管理伦理是市场经济下企业不可缺少的价值基础,是其道德化生存的必要条件。经济全球化下的企业管理伦理是以“追求卓越”为主题、东西方互动共融、新观念不断产生的伦理,是功利价值与道义价值相统一、实质理性与工具理性共融、人际伦理与生态伦理并重、普遍伦理与地方智慧相结合的伦理。本书深入阐述了当代企业管理伦理发展的七大走向,即凸显社会责任的新选择、成为好企业公民的新吁求、与生态伦理交融的新逻辑、强调领导者道德的新经验以及以人为本、利益相关者和追求卓越等新观念的出场、道德推理多元化的新现象和企业管理伦理从非正式到正式即规范化的新走向。本书还研究了当代企业管理伦理实现的两大基本方法,即注重“价值
在经历了或远或近的灾难之后,公益变成了社会之痒。捐款吗?捐物吗?捐给谁?谁能保障它们能提供给需要的人?提供什么样的帮助才能有效?对于那些不是由大规模天灾造成的伤害和遗憾,又如何能让人以合适的方式、快的速度、少的中间环节提供帮助?当公司的捐赠本身已经被怀疑为一种老套而不得不为之的慈善秀,有没有更符合公司发展战略的公益方法,让公司的品牌、运营和独特价值观能与之相匹配,获得直接的回报? 过去习惯中的单纯以财物、人力的方式表达善意的方法已经过时,而与生活联系更为紧密、参与广泛、互动性更强的公益理念已经广泛呈现,只不过在今天的主流话语中,我们还很难听到它们所创造的奇迹。《公益之痒:商业社会中如何做公益》所呈现的,就是基于全球范围内调研基础上的商业社会中做公益的新方法、新思维和新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