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巢 : 美国金融目前很大内幕交易网的猖狂和覆灭》内容简介:迈尔·米尔肯被誉为“美国金融界影响力仅次于J.P.摩根的人”。他曾影响并改写美国金融业的发展进程、经营模式和政府监管制度——从20世纪70年代起,以米尔肯为首的“华尔街四大金刚”,组建的内幕交易网破坏性之大、波及之广、情节之恶劣、影响之深远,在金融目前无人能出其右。 他们利用资金、人脉优势和监管漏洞,疯狂进行股价操纵、内幕交易和恶意并购。从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险公司、投行到上市公司、财经媒体、律师事务所、监管机构,美国几乎所有相关机构都涉及其中,涉案金额高达数千亿美元。以致媒体评价,这个案件是世界金融目前极具代表性的犯罪案件,其他的金融案件,都只能说是这个案件的缩小版、删减版或复制版。 这个案件直接促使美国新证券法出台,间接引
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在货币的传统三大职能之外,货币与国家的融资和主权、金融危机和经济增长,以及中央银行运作有怎样的关联? 传统货币主义理论认为,通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然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的政策实践和中国过去四十多年的经济发展等现实状况挑战了这一认知。 在本书中,著名经济学家帕特里克·博尔顿和黄海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透过公司金融理论来重构货币经济学,构建了国家资本结构,将货币视为国家的股权。央行发行货币类似于公司发行股票,如果增发的货币没有用来支持高质量增长,增发货币会引起通胀;但如果货币增发不够,高质量增长难以获得足够的融资,经济增速则然放缓,甚至面临停滞和通缩。 本书探寻的“货币是国家的股权”这一本质,不仅修正了货币主义理论和现代货币理论(MMT)的缺陷,也为货币
在民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本书探讨了当前全球货币体系的构造、特点及其缺陷,并对与之伴随的美式全球化的兴衰,提供了独到的理论解释。此外,本书分别从政治和人口角度探讨了利率曲线的短端和远端定价机理,并对货币国际化和汇率波动提出了系统的政治经济学解释。货币份额幂律、债务定价币种、人口春秋比、汇率定价机理……书中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视角、新主张,将为读者带来很多启发和思考。
.
报告分上下两卷,内容涵盖:(1)各金融机构的个别分析,包括基本情况、历史沿革、监管隶属等内容;(2)商业银行、保险、投资银行、*和资产管理五个行业的分析总结,主要是包括行业简介以及行业内各分析对象之间的分析结果比较。此外,报告附录了近期金融行业动态的部分资料。
本书汇集了本次大会的主要讨论成果以及与会各方达成的共识。分为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全球治理、新兴经济体的作用、中国的发展与G20的未来、附录——论坛现场发言(摘编)。
本书的论述以西欧、北美与东亚若干重要国家的金融发展状况为主,兼及其他有关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史实,按照世界金融发展历史的脉络将人类金融发展史分为四大阶段进行论述,*阶段农业革命时期的金融发展,这是金融发展的先驱,阐述了金融在农业文明中诞生;第二阶段商业革命时期的金融发展,阐述了商业革命时期金融业的崛起;第三阶段工业化过程中的金融发展,阐述了工业革命中金融业的大迈进;第四阶段当代金融业的发展,阐述了金融自由化、金融全球化、科技进步与金融发展、金融危机与全球金融协调等。本书试图把金融的历史变迁、发展与当今国际经济、国际金融的现状联系在一起,是一部全球货币、全球金融机构和全球金融体系的史书。
开发性金融在国家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并不被广泛认知。由邢军、姚洋编*的的《全球 开发性金融发展报告(2015)(精)》是一份具有开创性 和前瞻性的报告,对全球开发性金融机构的战略角色 做了宏观描述,对增进各界对开发性金融的了解和发 展趋势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开发性金融机构在经济 转型中承担长期规划、市场培育、聚合市场与社会资 本的战略角色。激励开发性金融为社会公共产品供给 提供融资,对维护社会稳定、提供高品质社会福利和 保持长期经济增长具有重大作用。 本书对开发性金融的主要特征、发展目标、运行 模式、实践经验和专业优势,以及与传统政策性银行 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对开发性金融涵盖的广泛金融工 具进行了阐释,并对全球主要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发展 进行了跟踪介绍。报告展示了以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为 代表的
本书全面介绍了金融基础设施如何管理、如何规范等细节内容,并通过详实的案例分析和调研结果来讨论各类金融基础设施应该实施何种治理方式,以及如何受到各国政治经济制度等因素的影响,是国际上难得的详细解读金融基础设施机构治理的书籍。
本书共分为6篇。第1篇介绍了跨国企业面临的全球金融环境,从中读者可以了解到产生跨国企业的市场背景以及当前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架构和运行机制。第2篇围绕着外汇理论展开讨论,该篇不仅阐述了汇率决定的基本理论,也对外币衍生工具进行了简要介绍。第3篇从交易风险、经营风险和折算风险三方面分析了跨国企业面临的外汇风险。第4篇介绍了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融资的方法及其成本。第5篇介绍了企业的国际投资决策与风险评估方法。第6篇说明了跨国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内容。
《世界投资报告2013》的发布正值历史的重要时刻。国际社会正在致力于实现2015年的千年发展目标。同时,联合国也在努力构建2015年后的发展蓝图。有关对外直接投资(FDI)大量客观、真实的信息表明,FDl将有助于实现以上两大任务。 2012年,全球FDl总量出现下滑,主要源于宏观经济形势依旧脆弱,有关投资者的经济政策充满不确定性。预计未来两年,全球经济仅会温和回升。 报告显示,在全球宏观经济格局下,一系列重大经济变革正在酝酿过程中。发展中经济体在2012年吸收FDl的总量首次超过发达经济体,全球前五大FDl流入国中,发展中经济体占据四席。同时,发展中经济体创造了全球近1/3的FDl流出量,并且持续增长势头强劲。 2013年的世界投资报告囊括深度理论分析、战略发展路径以及实际操作建议,为政策决策者和有关人士提供参考,即如何在全球
本书主要聚焦于衍生品市场的成长、储贷危机、20世纪80年代的合并狂潮,以及相伴而生的大量内幕交易丑闻和对抗通胀的过程。在讲述这些历史的过程中,也穿插着20世纪90年代的股市大牛市行情,以及在新旧世纪之交网络经济的力量也强力推动了金融体系的涅槃重生。
1986年5月12日,美国金融大的一起犯罪阴谋宣告破产,打碎了华尔街历喧嚣的圈钱狂潮。 这场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的犯罪活动,数量之大、范围之广,至今难以评估,并直接促使美国各种证券法律法规的出台,成为金融史上难以磨灭的一笔。 全美第一畅销书——《贼巢》第一次详尽地描述了华尔街的四大巨头——迈克尔·米尔肯、伊万·布斯基、马丁·西格尔和丹尼斯·莱文——如何创建金融大的内幕交易圈,如何差点窃取数十亿美元非法所得,以及政府的执法人员如何顶着压力,忍着折磨,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取得胜利,使这四大主犯得到应有的制裁和惩罚。 作者历时四年,查阅了大量的陪审团审议记录、实际的交易记录和新闻报道,并进行了无数次深入采访和调查,写就了这部引人人胜的著作,非常恰当地把握了纪实小说和新闻报道之间的微妙关系,使
本书是美国金融史的第四卷,主要研究了2000年美国经济开始走向低迷后出现的安然公司破产事件及其他财务丑闻。本书共分为四大部分:*部分回顾了安然公司轰然倒塌前的市场繁荣与萧条;第二部分研究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信息充分披露制度和会计体系的作用;第三部分回顾了出现在加拿大北方电信公司、美国朗讯科技公司、美国中西部通信公司、环球电讯公司、阿德尔菲亚电话电报公司、世界电讯公司等电信企业的会计丑闻和破产垮台事件;第四部分追踪了美国财务丑闻和金融市场恢复增长后出现的明显经济复苏。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大金融论纲》基于“大金融”命题的四大基本内涵,从一个长期视角全面审视了全球范围内金融体系发展的历史规律和演变趋势,并对现代金融体系下一国金融竞争力的核心决定因素——效率性、稳定性和危机控制能力——进行了系统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大金融论纲》指出,效率性决定金融体系的“活力”,稳定性决定金融体系的“弹性”,而危机控制能力则决定金融体系的“张力”,三大因素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现代金融体系竞争力的三大核心支柱。《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大金融论纲》以纵向的历史分析为基础,以横向的跨国比较为依托,对影响一国金融体系竞争能力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利于提高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体系基本框架以及中国的实践路径。
《金融祸福 毁掉世界经济的金融安排》一书主要论述了新自由主义的重要思想分支 新货币主义及其相应的制度安排 全球化的央行制度的错误。该书具体分析了在这一思想主导下的全球三大央行即美国央行(即美联储)、欧盟央行和日本央行的错误:美联储导致了全球经济的泡沫化并导致了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欧盟央行导致主权债务危机,日本央行导致日本经济连续衰退近20年。该书肯定了中国央行即中国人民银行拒绝了新货币主义,为中国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本研究旨在对全球新型金融危机的特征和理论基础进行全面反思的基础上,结合危机后全球经济格局的演变和中国经济金融发展的需要,对中国的外汇储备战略问题进行系统研究。这一研究包括相辅相成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对新型金融危机的特点、机制和路径进行归纳和总结,重建关于现代金融危机的基本理论框架;二是根据新型金融危机的理论启示和经济影响,结合危机后全球经济金融发展的总体趋势,将中国的外汇储备问题置于国家长期发展的战略框架下进行研究。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招标项目阶段性成果,以“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与国际金融危机”研讨会论文为基础修改完善而成。书中从三个方面论述了2008年国际经济危机的成因、危机中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暴露出来的问题、中外学者对于危机的剖析、马列主义对于危机的启示、危机下资本主义将向何处去、如何在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与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应对,如何切实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等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