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迎与林毅夫两位经济学家围绕中国产业政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了多次辩论,此次辩论主题聚焦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应该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因话题之敏感与交锋之激烈,引起了几乎所有的主流经济学家与全民广泛关注。本书辑录了此次大辩论中两位经济学家的主要观点与其他重磅经济学家的相关文章,让读者了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去与未来。
本书主要包括国际银行监管框架的形成及演进、基本内容及发展方向三个部分。在国际银行监管框架的形成及演进中,本书从国际监管合作的兴起开始,介绍了巴塞尔委员会的成立和版巴塞尔协议的产生;阐述了在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第二版巴塞尔协议》对《版巴塞尔协议》的改进和完善;以及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后第三版巴塞尔协议的出台及修订。在国际银行监管框架的基本内容中,本书从资本监管、流动性监管、宏观审慎监管等方面对当前国际银行监管框架进行了全面阐述,其中资本监管包括支柱的基本框架、加权资产的计量方法、杠杆率指标等内容的详细描述。本书还从同时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的视角对国际银行监管进行了讨论。在国际银行监管框架的发展方向中,本书结合巴塞尔委员会对巴塞尔协议的修订,阐述了近期巴塞尔协议监管政策的演进方向
本书基于物质全生命周期理论,依据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原则,采用系统工程方法,将资源循环利用、有序回收、无害化处理、高效利用和新产品的清洁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新型产业模式,以有效解决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矛盾。 本书主要介绍了循环产业链的基本理念、定义和构建要点,以产业融合和供应链的理念解读了循环产业链的构建方法,并从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角度,阐述了环境保护与“化废为利”的原则和方法,最后介绍了循环产业链理论的具体应用实践,包括基于全系列铜循环产业链、铅酸蓄电池闭路循环产业链、生物质燃料的能源循环产业链、汽车循环多元化产业体系、基于乡镇环境综合治理的水资源循环产业链、互联网 资源循环产业体系及与社会人文科学相融合的循环产/事业链等内容。 本书不仅可供环境领域、资源
本书巧妙地综合了法学、经济学、哲学,以及行为学的视角,来阐明政策制定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话题:何时进行主动选择是好的?何时进行选择会带来伤害?我们应该强迫人们去做出选择吗?任何在意自己所做出的选择的人,都应该阅读本书!本书将深刻地改变你关于选择的思考方式,包括你为自己做的选择、你为他人做的选择,以及你允许他人为你做的选择。桑斯坦智慧和轻松地从政治学、心理学以及经济学的角度,来帮助我们理解自己、理解我们所处的世界,以及怎样去改善自己和世界。本书是一本赏心悦目而发人深省的著作。
这套丛书是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和中国教育的部的支援下创建的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所策划的《日本学基本文献翻译丛书》之一。北京学研究中心所策划的《日本学基本文献翻译丛书》之一。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是以发展中国的日本学为目标,建立于1985年的研究教育机关。为了建立日本学研究的基础,中心策划出版了由国际交流基金会赞助的这套《日本学基本文献翻译丛书》。在这套丛书中,除了经济学丛书外,社会学丛书已部分出版,预计语言学丛书也即将出版。我们希望包括经济学丛书在内的这些书,可以成为读者了解日本的一个开端。
《农业经济学》系统地介绍了农业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理论和方法,体系结构完整严谨,内容丰富新颖,具有理论性、知识性、基础性、实用性、前沿性和前瞻性特点,通俗易懂。 《农业经济学》内容主要包括农业经济学发展和前沿、捉业经济学基础理论、与衣业经济学相关的经济学知识、农业经济学研究方法和工具,不仅系统地教授学生农业经济学以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同时教授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农业经济学》是一本非常适合农业经济学和相关学科硕士研究生的教材。
在这本书中,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思领衔的制度经济学家将《暴力与社会秩序》一书中提出的分析框架应用于九个发展中国家,揭示为了遏制始终存在的暴力阴影并平衡不同精英群体的利益,政治控制与经济特权如何互动,创造不同的平衡结果,从而决定各国的迥异命运。全书突破了传统思维不重视制度因素的盲点,也了把发展中国家的落后仅仅归咎于“治理”问题、归咎于精英腐败的误区,迫使我们将经济思维与政治思维融为一体,从更深层面思考后发国家的转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