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经济并非一个严谨的学术概念,而更像是一个与老年人相关的社会经济流行现象进行概括的术语。相较于其他学术性较强的概念,银发经济具有简单易懂、易于传播的特性。 本书选择以银发经济作为主题,正是为了在老龄化加速的时代背景下,对于与老人相关的各种鲜活的社会经济现象保持完全开放的心态和热忱研究的兴趣,更是希望与产业、资本、学界、媒体、主管部门等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推动中国银发经济全面蓬勃发展,为世界的老龄化对策提供一个中国方案。
政府债务问题已经成为人类经济健康发展的 新威胁 ,然而政府债务的危害不是孤立的,而是可以通过 政府债务-央行利率 螺旋将危害扩散到金融投资、经济创新等其他领域,从而有可能从根本上摧毁一个国家。 新财税主义宏观经济学 是高连奎在2015年提出,2016年正式发表的一个原创性经济学理论,该理论从财税视角出发,深刻回答 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 的重大时代命题。 本书不仅阐述了政府债务问题产生的根源,层层递进地讲述了政府债务的系统性危害,而且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解决方案。
《中国资本市场的理论逻辑》(以下简称《理论逻辑》)(1-6卷)和《续集》(7-8卷),分别收录了作者2007年1月至2020年3月和2020年4月至2022年5月间发表的学术论文、评论性短文、专业演讲、重要访谈以及回忆或纪念性文章,共计295篇,其中,学术性论文27篇,评论性短文56篇,专业演讲(讲座)文稿146篇,重要访谈63篇,回忆和纪念性文章3篇。《理论逻辑》(1-6卷)和《续集》(7-8卷)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分别于2021年3月和2022年10月出版。离《续集》文稿编辑截止时间2022年5月,时间又过去两年了。这两年,吴晓求教授的生活方式、工作状态和学术研究没有任何变化,仍然忙于教学、科研、论坛、讲座和专业访谈,充实而忙碌。时而奔走于大疆南北,为中国经济、金融和资本市场发声,时而又沉静在书房和繁简有序的研究室(教授办公室)或讨论室,要么一人独思,
股市如人生。 这是我在讲课、做节目和股民交流当中,常说的一句话。 舍得 是极富人生哲理的一个词,每当我在面临各种选择的时候,这两个字都会派上用场,在股市里我也会经常用到! 当您在选股的时候您会犹豫 用哪几个指标或者基本面数据选股好呢?常常是哪个指标都舍不得放弃使用; 当您在面临个股二选一的时候也会犹豫 选哪只股票买入好呢?两只股票看着都好,都舍不得放弃; 当您在决定买多少仓位的时候也会犹豫 买半仓还是满仓呢; 当您在是否止损的时候会犹豫 割不割肉呢?不割肉怕后市还会深跌!割肉又怕后市反涨! 当赚了钱在卖出的时候也会犹豫 卖不卖呢?卖了怕继续创出新高连续上涨,不卖又怕股价下跌,赚的钱又赔回去了 本书就是让投资者明白一个道理,至少在目前国内A股市场中,完全照搬国外传统的价值投资理论是不合
这本书是著名媒体人杨澜女士全新跨界力作。杨澜作为中国首位全方位探寻人工智能的媒体人,在2016年,带领团队历时一年,走访美国、英国、日本、中国等国家的二十多座城市,采访了三十多个全球重量级实验室及研究机构的八十多位行业专家,制作出《探寻人工智能》纪录片。在剪辑纪录片的过程中,杨澜回味和沉浸其中,用媒体人的人文视角、独特的亲身体验以及细腻的情感,通过文字,全面记录了那些改变世界的人和事,书写了一段充满惊奇与惊喜、温暖与温度、哲思与展望的,一个文科生的人工智能探寻之旅。 杨澜在书中记录了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卡内基 梅隆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著名学府,IBM、微软、百度、facebook等国际性知名大企业,以及中国本土的诸如科大讯飞、旷视科技等新兴企业在深度学习、视觉识别、语音识别、机器人
气候作为一种维持人类生存的环境元素,不仅对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更关系着人类未来发展的命运。 科技之光在人类世界的绽放,极大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同时也大大增强了人类干预地球生态的能力。人类的生产、生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凸显。人类已经意识到,必须重新审视和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多年来,中国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断化解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在实践中的矛盾,走上了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 本书以龙安志先生在中国的亲身经历为背景,讲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感人故事,让世界看到更真实、更美好的中国。
书稿从政策环境、工资增长、民间投资情况、工业发展、大中小型企业发展情况、民营建筑发展情况、商业经济发展情况、外经外贸、科技发展、上市公司、民营企业500强、富豪榜单、公益慈善13个方面对中国民营企业2023年整体发展情况做了比较完整的分析与介绍。 书稿用大量图表介绍民营企业情况,图表中数据均为作者收集整理。作者将国家统计局、税务总局、商务部、海关总署、全国工商联等官方机构权威数据进行了系统完整的搜集整理,通过这些数据对比分析研究,形成了一整套客观、系统的数据图表,准确地展现了2023年中国民营企业经济发展的真实情况。全书图文并茂、数据翔实、客观权威,不失为从事民营经济研究者很好的参考书。
人工智能飞速发展,人类会在哪些方面做得比计算机更好? 计算机能够比人类更好地驾驶汽车,比法律专家更准确地预测法院的裁决,计算机更善于面部识别,计算机操控的机器人奔波于办公室和工厂,甚至完成外科手术更快捷、更可靠、更省钱,当这一切来临时,人类的希望何在? 不难想象一个噩梦般的场景:计算机接管了大部分当前需要花钱雇人完成的工作。诚然,我们仍然需要高层决策人员和计算机开发人员,但是,这些工作不足以满足劳动人口的工作需求,或者不足以提高所有人的生活水准。上百万人将会输给机器,被机器所取代吗?这个无可逃避地问题正在对商业、教育,经济以及政策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