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发展经济理论、区域经济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发展金融学理论为指导,借鉴美国、日本、意大利、德国、巴西等国开发落后地区的经验,对我国西部经济发展与资金渠道的关系、资金渠道现状以及资金渠道建设中的政府与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了我国拓展西部资金渠道模式中的政策性资金渠道与商业性资金渠道及二者的创新式嫁接,并创造性地探讨了建立西部金融中心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及其对西部资金渠道建设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西部金融中心的具体思路。
本论文集所收专题报告集论文主要来自西部岩土工程设计、施工与管理单位技术人员长期的实践总结,部分来自全国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理论成果以及中、东部地区岩土工程实践中相关的经验教训。论文内容广泛、资料翔实,具有鲜明的西部区域特色,同时对岩土工程学科领域的一些基础与普遍问题业进行了相关讨论。可供土建、市政、水利、交通等行业和部门的研究、设计、施工、检测与监测、监理等方面的科技人员以及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新世纪以来中国中央政府启动实施的最重要的国家层面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旨在贯彻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加快西部地区发展,解决东、西部地区差距拉大的问题,进而有效促进扩大国内需求、应对国际竞争以及西部稳定、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全。战略实施十四年来,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各项事业均获得较快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措施成效显著,但从横向比较来看,西部地区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并没有真正实现东、西部差距的缩小,二者之间的绝对差距仍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随着东北振兴战略、中部崛起战略等国家层面的区域性战略的推出,中央政府国家区域战略失去了地区专向性,项目分布及资金投向逐步趋于分散,客观上削弱了最早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政策效果,出现了政策衰减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