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提出“两步走”战略安排,即在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在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020年中国将开启现代化建设的新航程,需要现代化进程的新指标和新评价。研制科学和规范的世界现代化的“度量衡”,可为探索和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指标和评价体系提供科学参考和国际借鉴,同时为顺利推进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成现代化国家提供一种科学支撑。 ??《中国现代化报告2020》聚焦世界现代化的度量衡,主要包括五项内容。一是现代化度量衡研究。现代化的度量衡是现代化的度量和标准(Criteria?&?Measures)的统称,它包括现代化指标、现代化评价和现代化标准等。其中,现代化指标是反映现代化现象的水平、特征和状态的指标,现代化评价是对现代化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现代化标准是关于现代化的指标、评价、过程和结果的标准。二是建立
本书对世界能源供需格局与中国能源安全形势,“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能源状况和发展前景,以及“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面临的困难挑战和能源地缘政治博弈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全书设绪论和六章,共七个部分。章对优选能源供需格局以及面临的困难风险和严峻形势进行分析研究。第二至五章在对“一带一路”沿线中东、非洲、东盟、中亚、俄罗斯等主要地区和国家油气资源禀赋状况、供给能力以及与中国能源合作历史及现状进行分析和梳理的基础上,对中国与这些国家和地区能源合作的前景进行分析预测。第六章剖析中国推进“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面临的困难和路径思考,对“一带一路”主要地区能源合作前景形势进行分析判断。
本书是发表于《经济观察报》“挑灯看剑”专栏文章的第二本续集。内容包括经济看大势、国有经济名与实、收入分配是一个问题、话说教育、现象背后有道理、磨砺经济思维。本书没有枯燥的经济学理论,而是从身边的小事入手,以独特的视角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现象。
现代技术革命,尤其是信息技术革命,导致世界制造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使制造业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种制造业全球化的趋势。在当前制造业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如何通过二次创新发挥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合理配置全球资源,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升中国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从而增强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是当前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本书所要探讨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