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取了日本、新加坡、韩国、印度四个亚洲国家,在大量参考外文原文资料的基础上,由研究团队耗时1年完成。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梳理劳动力技能形成的经济发展背景及对劳动力技能需求演变的历史轨迹,从劳动力技能形成的管理机构、制度和政策、项目实践等,考察日本的企业内职业训练与公共职业训练、新加坡的全民未来技能提升、韩国的全民终身职业能力开发与就业经济、印度的可持续发展与世界技能之都,以期为助力“技能中国行动”、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劳动力技能提升提供借鉴。全书按四个国家自然分为四个章节,具体如下:章日本产业工人技能形成,第二章新加坡产业工人技能形成,第三章韩国产业工人技能形成,第四章印度产业工人技能形成。在梳理各国劳动力技能提升实践的基础上反思了各国制度设计的理念、立足点、落脚点、
电力价格问题是电力工业改革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本书从电力工程经济评价角度对火电项目上网电价及送变电项目过网费用有关内容进行阐述与探讨。全书分为十章,从电价、财经和金融等有关基础知识入手,对现行火电项目经济评价方法、现行电价计算方法、快速电价计算方法、几种特殊火电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以及电网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作了介绍,最后对工程造价、资本金内部收益率以及电价改革和成本分析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 自2003年2月版出版以来,受到读者的好评,现推出第二版,结合六年多来政策的变化、《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参数》(第三版),以及相关的投资和电价数值进行修改和补充。 本书可供从事或关心电力工程投资、建设、规划、设计、管理、科研和教学等工作的人员,在研究做好经济评价工作和确定电力价格时参考。
在税法的研究中,发现税法学不是一门自给自足的学问,其固有的概念与原理是有限的,需要从其他法学学科中介用与援引,因而税法科学的构建,一开始就是开放的与包容的。税法以法律行为或其经济后果为课税客体,因而税法与民商法的交集处甚多。同时,税法负荷着多元的价值取向,如何与宪法、行政法的价值体系保持协调,是科际整合的新命题。 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在我国法学界颇有进取精神的青年学者,他潜心对税法领域进行探究,并用心地写成此书。作者写作,追求的是完善税法理论,解决税法总则缺位的现象,重视以法学的方法来验证税法,对税法的概念借用、体系化、类型化作了较多的分析。同时,对税法的一些重大问题,如税法解释、税收规避等作了比较法上的研究,较全面地叙述了现代税法的变迁。这种专题的深入探讨,对提升中国税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