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一书收录了朱镕基同志在1987年12月至1991年4月在上海市工作、主政期间的重要讲话、谈话、信件等106篇,并配有珍贵照片和手迹影印件,绝大部分为首次公开发表。 《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真实地记录了朱镕基同志在上海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大刀阔斧的改革思想和施政措施。朱镕基同志在上海工作期间,正值我国经济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当时的上海,财政收入滑坡、工业不景气;市政基础设施陈旧,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士气不振;政府部门官场气息犹存,开拓精神缺乏;等等,其困难和考验尤为艰巨复杂。面对如此局面,朱镕基从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入手,推进经济体制改革,采取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同时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菜篮子”、交通、住房问题,为上海国际金融都市地位的确立
在歌乐山这块土地上,许多党员和党外革命志士,为了祖国解放,人民的幸福,身经残酷的折磨,面对死亡的威胁,本书表现了他们对共产主义执着的追求和勇敢,在“白公馆”、“渣滓洞”的铁窗黑牢里,坚强不屈,为中华民族塑造了一个个巨大而崇高的形象。
该书分少年磨砺、书生革命、井冈创业、瑞金岁月和苦难辉煌五个部分,生动叙写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1927年10月至1934年10月艰难摸索中国革命道路历经磨难的七年革命历程,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人怀着坚定的理想信念从城市转移到农村,克服种种困难,在逆境中前进,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找到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并在具体实践中逐渐成熟壮大进而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伟大意义 。
在歌乐山这块土地上,许多党员和党外革命志士,为了祖国解放,人民的幸福,身经残酷的折磨,面对死亡的威胁,本书表现了他们对共产主义执着的追求和勇敢,在“白公馆”、“渣滓洞”的铁窗黑牢里,坚强不屈,为中华民族塑造了一个个巨大而崇高的形象。
新民说《公天下:多中心治理与双主体法权》核心概念是,“多中心治理”,亦称“制度化分权”。 基本假设是,只有多中心治理,大规模政治体才能兼得稳定与活力;单中心大规模政治体,在霸权铁律作用下,必然陷入-扩张相互强化的循环。 推论是,与土地挂钩、首脑世袭的分封制,是中国传统形态的多中心治理,可以释放活力,但都短命。 结论是:只有与地头脱钩,与人头挂钩的多中心治理,才能使大规模政治体,既有统一,也有活力,还长期动态稳定。这样的体制,当代称之为“联邦制民主”。 论证:本书使用双轨论证法,一轨是形式化的演绎论证,证得多中心治理对大规模政治体具有解压功能;另一轨是经验的归纳论证,材料来自中国4000年政治史。经过论证发现,我国祖先具有伟大的政治创造性,一共创造了5种政治体制,繁花其始
首次披露在20世纪末国际国内风云际会的形势下,邓小平同志如何开启了惊动世界的最重要的一次南方视察。这次视察意义重大,就像小平自己到深圳之后所表达的意思:“在重要关头,我还是要说话的”。披露了当时小平讲话的真实内情,除了众人皆知的小平南方讲话精神之外,还有在中央文件中找不到的一些讲话及其发挥的重大作用。讲述了这位世纪伟人在南方视察中的风采,展现了一幅幅真实、生动、风趣、激动、感人的画面。记述了1984年小平同志首次到深圳视察时的真实情景。讲述了在小平同志南方谈话时,《人民日报》没有记者跟随,新华社没有要求发稿,邓小平本人也不同意公开宣传报道他的重要谈话的情况下,《深圳特区报》是如何智慧地“破例”宣传了小平同志重要谈话的精神实质,由此引起了中国新闻史上前所未有的盛大事情。讲述了在没有正
《乡村关系视野中的村庄选举》主要介绍:力图在乡村关系视野中研究村委会选举。作者依据对内蒙古桥乡的乡村关系和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的实地调查,具体展开了不同村庄中的选举故事。
全中国没有一条城市大道能浓缩表现3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与回忆,能集中揭示中国当代经济几乎全部的奥秘与活力,只有“深南大道”可以肩负这样的使命。作为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纪念、致敬和思考,《大道30——深南大道上的国家记忆》以其独特的视觉来观察和思考深圳这座城市深厚的内涵和开远的外延。从1979年到2009年,作者一“路”上不断梳理、发现和反思深南大道这条街道所蕴含的深圳命脉和国家记忆,以东西长约30公里的街道空间与深圳特区30年的历史时间进行了一次大胆而有趣的对接:根据每一年发生在深南大道上的大事件,来发掘中国改革开放和深圳城市命运的变迁,使得本书有着坚实的史料支撑和恢宏的文本框架,从而激发起代第二代和第三代深圳人对这座城市的重新记忆和想象,带给关注中国改革开放、关注中国城市化、关注中国发展模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波澜壮阔,积累了丰厚的警示教育素材。《不要成为下一个:腐败分子警示录/ 作品集萃丛书》精选《中国纪检监察报》 纪律审查 栏目2014年10月以来刊载的部分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剖析,着力发挥反面教材警示、震慑和教育作用,把腐败分子的蜕变放置到独特人生的背景中去审视,把触目惊心的腐败行为提升到执政规律的层面去观照,凸显对社会的深刻警示效应,引导读者关注腐败背后的深层次问题。
传统政治文化传承千年的大隐私,中国先人秘而不宣的老经验,古人看透世人,摸深世理的不二定律。 说到权术,在人们的脑海中立即就会闪现出阴险狡诈、卑鄙、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等带有强烈批判色彩的词语。在中国传统的戏剧舞台上,白脸曹操以及足智多谋、彻天透地的诸葛亮简直就成了权术的代表和化身。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曹操的智谋近乎于奸,而诸葛亮的智谋则近乎于神。但无论是曹操还是诸葛亮,都是中国人所津津乐道的智谋人物。在中国的文学、戏剧舞台以及各种艺术作品中,他们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可见中国人对于权术人物及其事迹是喜闻乐见的。同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虽然权术一直受到人们的批判,但它又总是在政治斗争中屡屡被采用。可以这样说,在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中,权术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我们反思传统的政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