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系统展示了经典地理政治思想蕴涵的权力政治逻辑(即地理政治逻辑),二是从理论与历史双重角度探讨了地理政治逻辑与战后美国大战略的密切联系。本书认为,主要以马汉、麦金德与斯皮克曼的地理政治思想为代表的经典地理政治思想的核心价值,就在于系统展示了历史上主导性海洋国家(即英国和美国)的安全乃至霸权与欧亚大陆主要强国间均势的内在联系。本书指出,二战后美国对欧亚大陆的大战略实际上并不受体系结构的主导,而是受经典地理政治思想中蕴涵的权力政治逻辑的支配,正是这点从根本上决定了冷战期间与冷战后美国大战略的延续性。
本书是《中国人文地理丛书》之一。全书从地理条件和空间概念上阐述了中国政治地理的现象与规律;分别对我国国土、海域、边界、首都及行政区划的历史与现状,做了深入介绍与分析;从政治地理的角度对中国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发展趋势做了分析与展望。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地理专业与社会科学相关专业师生及对此有兴趣的读者阅读参考。
本书是《中国人文地理丛书》之一。全书从地理条件和空间概念上阐述了中国政治地理的现象与规律;分别对我国国土、海域、边界、首都及行政区划的历史与现状,做了深入介绍与分析;从政治地理的角度对中国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发展趋势做了分析与展望。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地理专业与社会科学相关专业师生及对此有兴趣的读者阅读参考。
在这10年的开端,由于国际国内的原因,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困难的一段时间。但是,中国在逆境中显示出空前的应变能力,迅速恢复了稳定。随后,以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和邓小平南方谈话为契机,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新阶段。在20世纪的几年里,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前实现了“翻两番”的目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实现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建立起全方位的对外关系格局,中国人民解放军走上了现代化的精兵之路,中国共产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20世纪末人民生活从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