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为那些情绪敏感、强烈,有共情力的人写的。社交中细微的情绪变化,他人感受不到,你却可以;你是集体中揭开真相的人,也是识破伪善者的人;你是一个独立思考的人,不能接受毫无意义的指令,更会挑战专制的权威 然而,天赋非凡的你却常被别人指责、嫉妒,这让你陷入自责,甚至抑郁。 昆士兰大学精神健康硕士、心理治疗师伊米 洛结合一线临床经验与当下研究成果,为性格敏感的你提供操作性十足的建议 如何找到自己在工作中的位置,并让自己成长得比别人更快。如何与有害的家庭关系保持距离,让自我顺利成长。愿你在生活、工作、感情中如鱼得水,无往不利!
《资本论》是马克思花费40年,阅读1500种书籍,整理400余本笔记的心血之作。被译为70余种文字,全球累计销售20亿册。此书*次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流通和分配,揭示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比如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与产品社会化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它导致经济危机周期性地复发。此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法得到根本解决。 《资本论》还阐述了商品生产、交换、分配的根本规律,对当代经济有重要价值。如 中国首善 陈光标倡言的: 中国企业家不放重 读《资本论》,国家和企业做大做强、可持续发展的秘密都在这本书里。 本书邀请资深专家对原著进行删节,在缩减篇幅的同时,充分保留了原著思想中的精华部分,以及完整的体系。此外,本书还选配360幅传世名画、大师摄影等插图,在贴近原著思想的基础上,让大家可
著名心理学家弗兰克尔是20世纪的一个奇迹。纳粹时期,作为犹太人,他的全家都被关进了奥斯威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弗兰克尔不但超越了这炼狱般的痛苦,更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结合,开创了意义疗法,替人们找到绝处再生的意义,也留下了人性*富光彩的见证。 弗兰克尔一生对生命充满了极大的热情,67岁仍开始学习驾驶飞机,并在几个月后领到驾照。一直到80岁还登上了阿尔卑斯山。 这本书曾经感动千千万万的人,它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选为*影响力的十本著作之一。到今天,这部作品销售已达1200万册,被翻译成24种语言。 他并不是当年集中营里被编号为119104的待决囚徒,而是让人的可能性得以扩大的圣者。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博大精深,要想真正运用于生活中更是难上加难。 度阴山精选阳明心学21大核心思想,一天一课,用生动的案例和扎实的理论为你真正讲透如何 立志 ,如何 致良知 养成心学思维习惯。 第一课 立志 立志如种树,切忌急功近利,更要念念不忘,专注而不受干扰。 第二课 格物 格物就是首先要做对的事,才有可能把事做对;也只有把事做对,才对自身有利。 第三课 心即理 天下没有心外的理,也没有心外的事。 翻开本书,21天真正练成心学思维!
本书专门为4到12岁的儿童编写。《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本版《论语诵读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注音版无障碍阅读。本版采用大字注音排版,方便孩子诵读。二、严谨准确的疑难注解,让孩子无障碍理解全文。对于较难或是易理解错误的字词进行注解,不仅让孩子自己读懂国学,还能加深对国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三、图文并茂,版式活泼灵动。本书大字注音的同时配有相应情节的插画,提高孩子自主阅读能力。让孩子轻松愉悦地享受阅读过程,汲取知识。
著名心理学家弗兰克尔是20世纪的一个奇迹。纳粹时期,作为犹太人,他的全家都被关进了奥斯威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弗兰克尔不但超越了这炼狱般的痛苦,更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结合,开创了意义辽法,替人们找到绝处再生的意义,也留下了人性最富光彩的见证。弗兰克尔一生对生命充满了极大的热情,67岁仍开始学习驾驶飞机,并在几个月后领到驾照。一直到80岁还登上了阿尔卑斯山。这本书曾经感动千千万万的人,它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选为最影响力的十本著作之一。到今天,这部作品销售已达1200万册,被翻译成24种语言。他并不是当年集中营里被编号为119104的待决囚徒,而是让人的可能性得以扩大的圣者。
当今社会,到处洋溢着 透明 的热情,而人们的当务之急是培养一下对距离的热情。 距离和羞耻心无法被纳入资本、信息及交际的高速循环。因此,人们便以 透明 的名义消除了所有谨慎的回旋余地。它们被照得通亮,被剥夺殆尽。世界也因此变得更加无耻、更加赤裸。 恰恰于信任不在时,人们对 透明 的呼求声才愈发响亮。在以信任为基础的社会中,人们是不会执意要求透明的。透明社会是一个不信任的、怀疑的社会,由于信任日渐消失,社会便开始依赖监控。对透明的大声呼求恰恰表明,社会的道德基础已然脆弱不堪,真诚、正直等道德价值越来越失去意义。 作为一项新的社会命令,透明正在取代日渐式微的道德审查机构。 ------------- 韩炳哲作品系列(见识城邦出品)(已出齐) 《精神政治学》(2019年3月) Psychopolitik 《爱欲之死》(2019年3月) Agonie de
本书是作者于2016年6月28-29日在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学院的两天演讲,每天六小时,共十二小时,第一天讲 手 ,第二天讲 物 。本书根据演讲录音整理而成。手与物是在艺术领域的最大重点,但古今中外关于艺术的讨论,向来重视的眼与心,而非手与物。只是到了20世纪,特别是哲学上的现象学产生以后,艺术和哲学才开始关注手与物。而此时艺术已经开始脱手工,物也已经脱自然了。本书关于手与物的讨论是具有现象学背景的,希望形成一种 手与物的现象学 。
本书专题讨论马克思、尼采、海德格尔三位德国大哲指向未来的哲思,故立名为《未来的启思》。作者认为,在技术工业启动不久的19世纪中期,马克思就已经敏锐地洞察到了一个文明大变局,即自然人类文明及其精神表达系统的颓败以及技术统治时代新文明的形成。稍后尼采提出虚无主义断言,并且以 权力意志 和 永恒轮回 之说重建形而上学,即他所谓的 未来哲学 ;20世纪的海德格尔更在现象学哲学的推动下,尝试对技术文明的全面诊断和新生命世界经验的重建。凡此种种,构成未来哲学的准备性步骤。
美如今正处于一种矛盾的处境。 一方面,它如通货膨胀般蔓延四溢:到处都可以感受到人们对美的狂热崇拜。另一方面,美失去了一切超越性,屈服于消费的内在性:它塑造了资本的美学的一面。美以及崇高或震动所带来的对消极性的体验,完全被纯粹的快乐即点赞所取代。美*终被色情化。 本书既为我们展示了那些以真理、灾难或诱惑表现出来的美的形式,也阐明了那些建立美的伦理或政治的美的维度。 阅读韩炳哲的书,意味着不断地被鞭策唤醒。 他的社会批判虽然不谙体恤之情,然而韩炳哲仍然热情地拥抱自己所处的这个时代。 《周刊》 ------------- 韩炳哲作品系列(见识城邦出品)(已出齐) 《精神政治学》(2019年3月) Psychopolitik 《爱欲之死》(2019年3月) Agonie des Eros 《在群中》(2019年3月) Im Schwarm 《他者的消失》(2019年6月) Die Austreibu
4位职场人 毕业就迷茫的小镇做题家、找不到价值感的全职妈妈、面临裁员的大厂程序员、艰难转型的自由职业者。他们都偶然走进一家下班后才能看见的 不上班咖啡馆 ,热心的店主胖子送上咖啡,他们在一次次的对谈里逐渐拆掉思维里的墙,找到人生和职业新方向。
本书是《次第花开》一书的作者希阿荣博堪布的弟子们所写的心路历程、修行体悟和生活小品,从 菩提洲网站 佛子心语 栏目十年来近400篇文章中精选而来。这些文章在正式出版前已经备受关注,影响了千千万万关注心灵修持的人们。 文章多为随笔和散文,通过每个作者自述的真实经历,散点透视地折射出现代生活中人们的种种执著和因之而起的痛苦,以及透过上师传授的寂静之道,一步步地与更好的自己重逢,尘尽光生的过程。 四十余位作者来自社会各个行业和阶层,其中不乏演艺明星、企业家、公司职员等。作者群丰富的身份差异,使得全书的内容立体而多彩 每个读者都能在这些五花八门的故事里照见自己,借他人的故事,点亮自己的人生。
查尔斯 泰勒在本书中探讨了当代文化和社会的重要特点:个人主义、工具理性的统治,以及人们在当代政治生活中的无助感。他指出在这些问题背后有一个真正值得挽救的道德理想 本真性。泰勒认为,在面临当代社会的窘境时,全盘否定这个道德理想和完全沉湎于这个理想的低级实现形式都是错误的,人们并非无能为力。 现代性可以用高贵,也可以用可悲来刻画。只有怀抱本真理想才能给予我们未加歪曲的洞察力,去透视我们需要奋起应付其*伟大的挑战的时代。 三辉书系 现代人小丛书 已出: 1《画地为牢》(多丽丝 莱辛) 2《技术的真相》(厄休拉 M. 富兰克林) 3《无意识的文明》(约翰 拉尔斯顿 索尔) 4《培养想象》(诺思罗普 弗莱) 5《偿还:债务和财富的阴暗面》(玛格丽特 阿特伍德) 6《历史的回归:二十一世纪的冲突、迁徙和地缘政治
本书是楼宇烈教授六十余年思想精华,来自北大火爆的中国哲学大课堂等。楼宇烈教授的中国哲学课,得到了北大学生以及广大传统文化爱好者的广泛认可。 哲学 给人的印象是艰深难懂的,但是经过楼宇烈教授深入浅出、幽默风趣的讲解、阐释,中国哲学的核心理念,变得生动易懂。楼宇烈教授通过醍醐灌顶式的深入分析,培养大众的哲学思维方式,构筑中国哲学的宽广知识体系。本书是大众学习中国哲学的佳作。
面对孤独,人们面对其中的种种难题常常感到困惑。一方面做不到绕开或无视这些困惑,假装无惑地生活下去;另一方面又不安于就此这么困惑下去,久受其扰。 作者陈果将这些困惑当作自己人生的功课,用哲学思考的方式去梳理、剖析、解惑,帮助读者了解孤独,更好地拥抱孤独,成为更好的自己,以此更读懂生活,也更热爱生活。 《好的孤独》是一本哲学通俗读物,精选了哲学博士陈果十多年的生活思考与教学心得,囊括了她的思想精髓。整本书包含了很多孤独者对生活、对生命、对自我、对世界的困惑与追问,陈果用八个章节循序渐进,为孤独者指出了一条逻辑自洽的明路:好的孤独,让你更懂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认知与存在》是由马乔里 格勒内在1969年编辑的一本论文集,其中收录了波兰尼在20世纪60年代撰写的十余篇论文。编者将这些论文按内容分为 社会和对社会的理解 科学的本质 意会认知 生命与心灵 四个部分。在这些论文中可以看到,波兰尼运用他的意会认知理论,从新的角度对科学的历史和方法,对有关知觉、共相、归纳、身心关系等传统的哲学问题,对自然界的生命层级体系等进行了独具特色的分析和探讨。
《智慧书》是一本由三百则格言警句组成的箴言录。而它*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用极其简洁的叙述方式,鞭辟入里地剖析了人性,在此方面,它显示出了登峰造极的智慧。作者通过本书传达了这样的理念:情商不仅仅是天生的,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后天的练习获得,而且后天的练习更为重要。为此,作者苦心孤诣的提供了诸多实用技巧:毫无疑问,此书是*为实用的情商练习册。为便于阅读,编者特意将三百则格言按照内容的相识性重新做了编排,将全书分成十大板块,以便于读者朋友选择性阅读。 可以这么说,无论是东方的《增广贤文》《菜根谭》等,或西方的卡耐基、《论人生》等的诸多处世之书,都难以在品味、系统、全面、深刻等方面与《智慧书》相媲美。只有对人生思考得*透彻的智者,才能用如此少的语言,将如此多的智慧表述得如此明白、睿智而又
作为20世纪欧洲卓越的科学家和哲学家,迈克尔 波兰尼凭其著名的意会(tacit)认知理论和富有人性的科学哲学观引发了现代认识论上一场根本性的变革。本书收录了波兰尼的两部代表作《科学、信仰与社会》与《人之研究》。 《科学、信仰与社会》是根据1946年波兰尼在英国达勒姆大学(University of Durham)发表的路德纪念讲座(Riddell Memorial Lectures)结成的集子,该书是波兰尼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成名作,是波兰尼*部系统的科学哲学著作,概括地陈述了其科学观。波兰尼 指出科学家的个人判断和寄托是科学构序和进化的重要动因,一切科学的知识塑造都离不开科学家个人,他们摆脱不掉的个体热情、价值等同样也是科学的本质属性。也是在该书中,他*次明确提出了科学与价值、科学家个人与科学理性权威的内在关系,以此成为科学历史学派的重要思想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