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莉亚·葛莫利回顾了萨提尔的基本概念、哲学理念和疗愈工具,涵盖了她对改变、一致性、健康家庭、沟通理论、冰山概念和自我价值感的看法。协助读者去辨识家庭重塑的目的、历程和情境。哪些关键因素能使家庭重塑发挥效益,并讨论各种不同的形式与变化,说明引导者、主角和角色扮演者的任务。 第二部包括五个华人家庭重塑实例,案子的议题非常困难,有自杀意念、极度害怕和生气、丧失认同感与自恨,皆取自真实的家庭重塑历程。 想学习家庭重塑,想深入认识维琴尼亚·萨提尔的信念、思想与历程的人,以及想了解、运用或教授萨提尔模式的人,曾看过萨提尔本人的著作,参力加过运用萨提尔各种方法的经验型工作坊,并对自己的原生家庭问题有所觉察的人,将会从本书得到的收获。
《善恶的彼岸》于1885年夏动笔,翌年冬完成。写作此书有两个目的,一是解释烽阐述《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是为写作他最的最重要的著作《强力意志》作准备。尼采在该书中力图界写“善”与“恶”这两个相对的词,为图区分不道德和非道德。他察觉到人们为使古代道德准则和现代人的需要相一致所做的努力,是有矛盾的,他认识到人们经常在道德理论和社会实践之间作出妥协。他的目的是确立道德与需要之间的关系,为人类行为构造一可操作的基础,所以,《善恶的彼岸》是尼采对一种新道德体系作出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触及了其哲学的许多最深层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