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
作者从哲学角度详实地探讨了四种类型的解释学及其四个核心原则,接着他在当代的教育理论中寻求相同的观点,并且表明解释学反思能否或如何充实每一种教育观。并且基于当代的学习理论,作者也大胆地对解释学反思本身进行批评。本书的观点将被广泛引用,而且很有可能成为以解释学为基础的教育改革的。
1.选编范围。《二十世纪中国教育名著丛编》(以下简称《丛编》)选编20世纪经过50年时间检验的水平较高、影响较大、领学科风骚的教育著作。这些著作在学术上有承流接响的作用。2.版本选择。《丛编》以版或修订版为底本。在各册扉页前,印原著的封面。3.编校人员。《丛编》邀请有关老、中、青学者。担任各册“特约编辑”,负责校勘原著、撰写前言(主要介绍作者生平与原著)。4.编?原则。尊重原著的内容和结构,以存原貌;进行必要的版式和一些必要的技术处理,方便阅读。5.版式安排。原著是竖排的,一律转为横排。横排后,原著的部分表述作相应调整,如“左列”改为“下列”等等。6.字体规范。改繁体字为简化字,改异体字为正体字;“的”、“得”、“地”、“底”等副词用法,一仍旧贯。7.标点规范。原著无标点的,加补标点;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