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融合了尼采的毕生哲思精华,充满了对人生追求进步独立的热烈思考和探索,包含积极的智慧,不乏人性的锦囊,渗透着哲理思辨,喷薄着诗人激情,引导人们走向精神的高贵,激发自强不息的斗志,书中的超越观念也重新审视了成功和幸福的定义, 给日后产生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奠定了基础。这部著作一直鼓动着人们更加关注自己内心的声音和需求。如此,我才能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之道 。
《李叔同说佛(彩色图文本)》的作者李叔同是一个传奇,从风光八面的文化名流转而皈依佛门,在风花雪月的杭州避世而居,潜心修行,从此往昔种种仿佛一切两断,李叔同已死,而弘一法师方生。这是我们常人无法领悟的境界。李叔同把他的学佛心得整理,修订,以大才子,大学者与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他的演讲稿与辑录的处世格言被梁实秋,林语堂等文化巨擘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时下的书籍,大多只是供人匆匆一览,禁得起反复阅读,反复领会的经典屈指可数。这本书无疑就是这样的经典,其间还配有弘一大师亲笔手书的格言,并有其学生丰子恺的插画,与星云法师的评注一起合璧。 本书收录有《弘一大师讲演录》、《格言别录》、《李叔同诗集》等,主要为大
《沉思录》大部分系马可 奥勒留在鞍马劳顿中写成,全书一共十二篇,记录了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在一篇篇箴言随笔中,他对生命、死亡、信仰等哲学问题展开了思辨,为后人留下了一位有哲学修养的统治者的人生感悟。每一条都充满了智慧,直击生命的本质,当今社会的人们仍能与之产生共鸣。
今为此《修心七要》译成中文,并出版发行做一说明。概括来讲,佛教各个传承中所拥有的声闻、独觉、大乘、密宗等殊胜的教导次第,特别是这《修心七要》更具有诸多甚深善知识的各种广略注解。
《其心无住》是《降伏其心》与《善用其心》的续集,也是我出关十年,开山创建东华寺的心得感悟和修学佛法二十余年的总结。 出版此书旨在阐述自己的学佛观点,获得广大学佛者的指正。佛法浩如烟海,虽修学二十余年,仍难得法乳一滴。但终究有所感悟,正如三本书名所示,降伏其心为善用其心,用过不执著,不留恋,更不留痕迹,故、名“其心无住”。要将身口意之用发挥至极限,需先降伏身口意,继而善用身口意,最终达至过后无痕。 其心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大时包太虚,小时不容针。成事由其心,败事亦由心。其心被动为奴隶,其心主动成主人。其心不降,是懦夫。降之不善用,为愚夫。事过执著,留恋不舍,乃凡夫。其心降伏,善用且无住,则圣人成矣。
《虚云老和尚说法》中的虚云一生经历传奇,为中国佛教事业做出了建树与不朽功德,被举为禅宗泰斗。但他是真禅者,淡泊名利,从不炫耀,也不喜欢人们作无谓的颂扬,所以后人知之不多。最为可贵的是,他将入世思想与实践行动结合起来,使佛门各众生广泛受益。虚云的开示弘法,往往是应机而作,随缘拈举,无须安排,都是从念中流出,可谓度世的金针、修禅的圭臬。现代社会世风不古、人心浮躁,虚云开示则是一副心灵的洗涤剂与安定剂。
《清凉歌集》是弘一法师与弟子共同为中学生作词谱曲的作品,分为“清凉、山色、花香、世梦、观心”五篇。全书分为三部分,歌谱,歌词,还有歌词大意。弘一法师做歌,刘质平、俞级棠、潘伯英、徐希一、唐学泳作曲。释芝峰还为歌词做了详尽解释《清凉歌集达旨》,作品还收集了弘一大师手书歌词,曲谱。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非常大。
本书为佛教造像的规则集成。佛教造像具有严格的造像规则,即所谓“仪轨”。在佛教经典,尤其是密教经典中,都有专门介绍造像仪轨的内容。因此,佛教艺术严格地讲是佛教造像,不同于世俗艺术的随性创造,而是匠人画僧在传统之下的“发展”,虽然有时代特征,但手印、姿态、造像比例、媒介,以及画匠在作画(雕刻)时要沐浴、持斋、不近女色等要求都是不变的。本书旨在通过佛经《佛说造像量度经》的解读,来普及佛教造像的常识,让读者了解这种严格的造像规则,是佛教艺术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
《李叔同说佛讲经大全集(金版)》包含弘一大师的经典佛学著作,收录他与同时代的文化名人、学界泰斗来往的书札、信函等,精彩呈现了大师的人生境界和佛学思想体系。堪称启悟世人的传世巨著,字字珠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细细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虚云老和尚说法》中的虚云一生经历传奇,为中国佛教事业做出了建树与不朽功德,被举为禅宗泰斗。但他是真禅者,淡泊名利,从不炫耀,也不喜欢人们作无谓的颂扬,所以后人知之不多。最为可贵的是,他将入世思想与实践行动结合起来,使佛门各众生广泛受益。虚云的开示弘法,往往是应机而作,随缘拈举,无须安排,都是从念中流出,可谓度世的金针、修禅的圭臬。现代社会世风不古、人心浮躁,虚云开示则是一副心灵的洗涤剂与安定剂。
今为此《修心七要》译成中文,并出版发行做一说明。概括来讲,佛教各个传承中所拥有的声闻、独觉、大乘、密宗等殊胜的教导次第,特别是这《修心七要》更具有诸多甚深善知识的各种广略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