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论》发表于1897年,是社会学史上阐述 自杀理论 的经典之作。其中运用的创新的社会统计方法,结合大量的经验资料,分析自杀的原因和它的规律性的实证社会学研究方法和理论,使这本书成为社会学经验研究的经典著作,在社会学界被奉为里程碑式的经典巨作。本书提出一个新颖视角的自杀研究,批判了传统的个体自杀心理成因,创建了用社会事实的因果关系分析自杀的理论,这对于现今人们了解自杀、预防和重视自杀以及推动相关制度改良起到了积极作用。
《人生的智慧》取自叔本华的《附录和补遗》,它实际上是独立成书的。这本书以简洁优雅的文笔,从世俗的角度探讨了人生应遵循的原则,阐述了生活的本质并教导人们如何在生活中获得幸福。叔本华认为人类主体的美好素质对于人的幸福起着关键作用,这些美好素质包括高贵的品格、良好的智力、愉快的性情和健康良好的体魄。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是卢梭1755年应征第戎学院征文。文中把原始社会当作黄金时代加以描绘,歌颂人类的自然状态,指出人类不平等起源于私有观念的产生和私有财产的出现,人类每向前发展一步,不平等的程度就加深一步。本书被称为法国大革命的灵魂,是卢梭整个政治学说的导言,为《社会契约论》奠定了基础。
《近思录》是南宋朱熹、吕祖谦二人精选北宋理学大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的语录而成的一部理学入门书,又是学习《四书》的阶梯。在儒学思想传播和宋明理学研究中具有独特的经典地位。本书原为大学经典丛书中的一种,现收入国学典藏丛书,按照丛书统一格式,删去页边批注,形成较为简明易读的传习录普及版本。根据 国学典藏 的体例,删去集评;附录中选取一二种保留,其余删去;改写导读;改正错误,请整理者重新校订。
《经典发隐》 :杨仁山居士对儒家《论语》《孟子》、道家《阴符经》《老子》《庄子》《列子》等六部经典中关键语段的 发隐 。作者契入这些经典的隐藏深意,从佛学的视角发前人所未发之义。尤其后四个 发隐 ,作者视为平生*代表性的著述。
本书是一部被西方学者称为 哲学家中的哲学家 的*后遗稿。它收集了作者从1914年至1951年关于哲学、历史、科学、教育、心理学、逻辑学、语义学、语言学、伦理学、美学、艺术等问题的评论。这些评论既是维特根斯坦主要著作和重要观点的萌芽和酝酿,又是这位思想大师理论发展的直接佐证,更是维特根斯坦所代表的流派及其学说的 万花筒 。这部著作简练如洗,议论精深,别具风格,作者的随想随记和作者的精神风貌及其一生的特征都融为一体,体现其中。
重构的经典以孔子的思想脉络重构《论语》原文,不增不删一字一句,令孔子思想的逻辑和深刻直接显现。将孔子和弟子的言论分列内编和外编,保持了孔子思想的纯粹和完整。文本的新意仁为核心,孝悌信为呈现形态, 礼为外化形式,学习和修身是求取途径,治国和处世是实践方式。孔子抨击时政、评论人物,则如案例教学,旨在让弟子学习在事例中如何评判仁。 人人都能读懂重编者认为,《论语》没有经过孔子亲自审订,只是一部未经整理的课堂笔记。重构后《论语》变得有主题、有论证、有展开、有层次、有案例;成为无需繁琐注释、人人都能读懂的经典。
《沉思录》是公元2世纪后期古代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传下来的一部个人哲学思考录,主要思考人生伦理问题,兼及自然哲学;是一本写给自己的思想散文集。马可?奥勒留,不但是一个很有智慧的君主,同时也是一个很有成就的思想家。他是著名的 帝王哲学家 ,在整个西方文明之中,他也算是一个少见的贤君。更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他向往和平,却具有非凡的军事领导才干。这本书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所写,可称为斯多葛派哲学(斯多亚哲学)的一个里程碑。
《人生十论》系钱穆先生所撰有关人生问题之文稿结集。钱穆先生从中国旧传统、旧观念归纳人生义理,紧随时代新潮流、新趋势,阐发了人生立身处世之要旨。书中 人生目的和自由 如何解脱人生之苦痛 中国人生哲学 谈谈人生 等文章,对读者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有着莫大的启发意义。
《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代表作,它成于作者壮年,震古铄今,影响深远,不仅是作者政治思想的宣言书,而且是一部折人政治家的治国纲要。柏拉图坚信哲学家能兼为政治家,确能治理世界。书中论及正义、国家、财产、幸福、哲学家、真理、认识、理念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两千余年来为西方知识界之书。
叔本华是一个语言艺术家,他以 优美的语言 格言式的笔触 撰写了大量著作,如珠的妙语散落在书中的每一页。他的格言式的警句也被后人编纂出版,颇受西方人的欢迎。 叔本华作品的中译者韦启昌先生,从他翻译的近百万字的译作中,包括《人生的智慧》《叔本华思想随笔》《叔本华美学随笔》《叔本华轮到的与自由》选取了十几万字,以格言录的形式,编译了这部书稿。书稿分人性 性格 道德、人生 幸福 痛苦、自己 他人、人的心理、爱情 婚姻、阅读 学习、科学 哲学、艺术 美学、其他等方面,所选内容与大众的生活息息相关,适宜大众阅读。
《幸福的智慧》为我们分析了不幸福的原因、幸福的原因,并告诉我们该如何走上幸福之路。在书中,罗素不依任何高深的学说,而是把一些经由他自己的经验和观察证实过的通情达理的意见归纳起来,制作出一张良方,希望无数对生活感到困惑和郁闷的男女能够在此找到医治良方,变得更幸福。
我社引进的The Macat Library 系列丛书邀请相关研究专家撰写深入浅出的简明读本,让读者在短时间内把握原著的精华、作者生平、对后世的影响力等关键信息,快速拓展知识面。世界思想宝库钥匙丛书是从The Macat Library 系列丛书中挑选并编译的汉英双语读物,由我社组织译者翻译。整套丛书分11个学科,共计100册图书。本书是对心理学著作《人性中的善良天使》的解析,作者深入解读原著,从原著作者介绍、原著的历史贡献、学术价值、局限性以及各方评价等方面,全面地对原著进行剖析,有助于读者用批判性思维来研读原著,本书也可作为学生研读原著的导读书籍。
本书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卡尔 贝克尔于1931年在耶鲁大学所做的斯多尔斯讲座的文稿。这本才华横溢、妙趣横生的小书提出:伏尔泰、休谟、狄德罗和洛克等通常被视为近代意识形态先驱的18世纪启蒙思想家,他们所缔造的 理性时代 实际上远不是理性的,这些哲学家从中世纪的舆论气候出发,以新的材料重新建造了另一座奥古斯丁式的 天城 。本书出版后,在学界引起轰动,被《美国历史评论》誉为20世纪思想史上的经典著作之一。
本书作者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被奉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鼻祖。他在去世之前,曾将一批文稿(即收录于本书的这些文章)交托给几位挚友,嘱其按照他们以为妥善的方式加以处置,又将多份自认为不适宜向公众发表的文稿自行销毁。经检视,这批文稿大部分应属作者生前一度纳入考虑的一个写作计划的组成部分:他曾撰写一部贯穿人文科学和优美艺术的历史著作,但后来发现该计划的工程过于浩大,因此早已将其放弃。于是,这些已经写成的文稿便一直放在作者手边,未予处理,直到他行将离去的时候。文稿涉及的内容包括:天文学﹑哲学﹑物理学﹑逻辑学﹑形而上学﹑外在的感官﹑模仿艺术﹑音乐﹑舞蹈和诗歌等。这本书对于全面了解亚当斯密的思想是一部极其珍贵文献。
本书是爱尔维修的代表作之一。《论精神》在1758年出版后,书中蕴含的无神论思想和对宗教伦理的批判令当时专制的教廷恐慌不已,被列为禁书。但与此同时,该书却在欧洲广受欢迎,短期内即被译成英文、意大利文和德文。在本书中,爱尔维修继承了洛克唯物主义的感觉论,以人的肉体感受性为基石,建立了以 自爱 为核心的功利主义伦理学。他的思想开明,认为追求个人的利益和幸福这种趋乐避苦的 自爱 感情是人所共有的,正是这种人所共有的普遍情感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此外,他在书中还猛烈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并公开揭露宗教在保护封建制度中的作用。全书警句迭出,行文通俗,并穿插了大量有趣晓畅的比喻和例子来阐释严肃的社会议题和哲学思想,这深刻反映出爱尔维修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而且还是一位精于修辞的文学家。
《思考的智慧》考察了人的本质、宇宙的真相和思想的力量,是帕斯卡留在人间的风景。书中关于宇宙、社会、人性、信仰与生命的意义的阐述,敏锐独特,充满哲学思辨的魅力和激情,深深触动每个人的心灵。近400年来,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读者,都从中受益无穷。
尼采以叔本华为例,充满激情地阐述了他对哲学家的品格、哲学家的使命哲学与人生、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的思考,行文流畅,一气呵成。他把叔本华作为他表达自己思想的工具, 写入该书的是我的最内在的经历,我的生成。尤其是我的誓愿 。作为唯意志论的继承者,尼采分八个部分阐述了成为你自己且获得更高的自我、肯定人生的意义、哲学家首先应该是一个真实的人且具有独立的人格、在自己身上战胜时代的弊病、取消国家对哲学的庇护等观点,确切的说是阐述了 教育家尼采 的思想。
本书为九州出版社名家访谈书系之一种,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我国著名佛学家。主要以访谈、演讲的形式,阐释中国传统佛教的本质源流,举凡四谛、五蕴、禅与悟、缘起性空、般若中观、佛教与传统文化之融合 皆娓娓道来,平易而明。
《原始宗教理论》一书出版于1965年,是埃文思-普里查德生命里程的最后一部著作,该书不止在人类学,在2O世纪的宗教学研究当中也都是最重要的经典之作。埃文思-普里查德认为对原始宗教的研究,如有关信仰的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明社会。 普里查德认为早期人类学家关于原始宗教的理论并没有历史证据证明其正确性,他们企图通过演绎法而建构出一种关于原始宗教的理论,用所谓的理性去分析非理性的宗教并审视所谓的 原始宗教 是毫无根据的。他认为对于人类学家而言,信仰乃是社会学的事实,而不是神学的事实。人类学家唯一关注的是诸信仰彼此之间的关系和信仰与其他社会事实之间的关系。
艾思奇同志一生思想丰富,*作颇多,全部遗*大约有750万字。本书项目组本着 忠实原稿,求精求新 的编写准则,经过各方专家学者的论证,认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是艾思奇*作当中*重要的部分,也是*经典核心的内容,能够代表艾思奇哲学思想的精华,是比较成熟的理论*作。同时,为了兼顾艾思奇*作的完整性,编者又挑选了艾思奇*作中具有代表性的马恩列斯和*的有关哲学思想、西洋哲学史、大众哲学和逻辑学等内容。经过反复多次的整理和筛选,按照*作的写作时间或者发表的年代顺序摘编成《艾思奇哲学文选》(共六卷),每卷约30万字,共约200万字。 《艾思奇哲学文选(第2卷)》主要内容包括:两军对战 哲学的两大类别、一块招牌上的种种花样 主观唯心论和客观唯心论、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二元论、机械唯物论、为什么会有不如意的事 辩证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