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深度解析古希腊哲学巨匠苏格拉底思想精髓的书,精心汇集了《申辩篇》《斐多篇》和《普罗塔戈拉篇》三部经典对话录。通过苏格拉底与不同人物的深刻对话,本书全面展现了其对正义、知识、美德、死亡以及真理的不懈探索与深刻洞见,引领读者感受智慧的启迪,思考生命的真谛。
在部分“哲学”中,每位作者都对概念进行了定位,它们和启发了德勒兹思考的哲学家们息息相关。章“力”的作者提出,这个术语的重要性涉及德勒兹对斯宾诺莎和尼采的重新理解;第2章处理“表现”这个概念,以帮助读者理解这个概念如何能够一如既往地扩展到德勒兹和加塔利在《千高原》里就力的“口令”和阐释的集体装置展开的一连串思考;第3章通过把德勒兹的思想视为他康德之运动的表征,向读者讲述了那个重要的对子,即“差异—重复”;第4章研究了德勒兹和加塔利很广为人知的一个术语,即“欲望”。第2部分,即“相遇”中的文章,允许作者们把特定概念作为手段,显示它们在其他领域中的活动、效用和生产力。第5章处理的是“意义—级数”这个对子;第6章论述了“事件”这个重要概念,并强调了《差异与重复》和《意义的逻辑》,还把这个概
《创造进化论》是柏格森的代表作,书中提出和论证了"生命冲动"的理论和直觉主义方法论,并对之前的进化论哲学体系进行了批判。该书1906年在法国巴黎出版,提出并论证了作者关于“生命冲动”的理论和直觉主义方法论。该书标志着柏格森生命哲学的完成。
《导读布朗肖》围绕布朗肖的主题展开:文学、死亡、伦理学和政治。章和第2章讨论布朗肖的文学研究进路。第3章和第4章讨论死亡主题在其作品里的核心性。第5章讨论伦理关系及其与文学的关联。第6章至第8章讨论布朗肖的政治思想。 必须指出的是,这样的划分是作者自己而非布朗肖本人的安排。所以,在布朗肖的作品里,并没有专门论述死亡或政治的章节;他也没有用概括的方式总结自己,让自己的立场区别于其他理论家;更别提他会有那么一本单独论述某个主题的书了。布朗肖的作品的显著特征在于,它固执地抓住“文学的可能性”问题,拒不松手。因此,即便有人说他的后期作品更关注政治和伦理学,但这些话题也都是在“文学的可能性”问题这个大背景下得到思考的。 布朗肖这种透过某位作者或某部作品来整体地思考文学的方式,是他留给批评理论最
《沉思录》是一位有着强烈道德感的统治者的内心独白,是一部写给自己看的书,是自己与自己的12篇对话。书中,古罗马皇帝奥勒留考察了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宇宙与人生的关系、理性与欲望的关系、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剖析了他本人独特的内心世界。信奉斯多亚学派哲学的奥勒留,强调人要过一种理性的生活,身体听命于心灵,感情服从于理智。作为人,一方面要服务于社会,承担起责任,另一方面又要培养自己的德行,保持心灵的安静和自足。
圣托马斯所著《驳异大全》分为四卷:《论真原》《论万物》《论万事》《论奥理》。《论万物》实论宇宙神形物类全体,本卷用归纳法,遍察物类变化,先后讨论了万物造生,宇宙起源,物类区分,灵智实体的本性,灵魂与肉身的关系,人的智力和灵魂,及神类等哲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