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的诞生》一书主要从两个问题出发,其一是探究人类文化的本质,指出现代文化所存在的弊病,其二是探讨生命存在的意义。尼采在书中提出了日神和酒神的二元对立。他认为希腊悲剧源于酒神世界观和日神世界观的碰撞,对希腊悲剧的本质做出了不同的、全新的解释。而书中提到的日神代表的是一个理性的幻象世界,为人们制造美好表象,减轻存在所带来的痛苦,免于直面残酷的现实。而酒神所对应的是非理性的、放纵的现实世界,让人们在迷醉中回归自然本体,归于原始的统一。尼采所要寻找的是两者之间的一种平衡,唯有艺术世界方能维持此种平衡,而悲剧艺术也可成为解救存在之痛的良药。
《理想国》中的主要人物是苏格拉底,但真正表达意见的却是柏拉图,柏拉图站在苏格拉底理论的基础上,针对当时希腊统治者和贵族的观点和想法提出抨击。 全书讨论的大多数问题都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譬如优生学问题、节育问题、家庭解体问题、婚姻自由问题、独身问题、宗教问题、道德问题、文艺问题、教育问题(包括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研究院以及工、农、航海、医学等职业教育)加上男女平权、男女参政、男女参军等问题,几乎都是普通人一生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 本书译者参照原本( Loeb 古典丛书本希腊原文和牛津版 Jowett & Campbell 的希腊原文,并参考 Jowett , Davies andVaughan , Lindsay , Shorey , Cornford , Lee , Rouse 等新旧英译本七种)和吴译本,重新翻译,将原书晦涩的语言进一步简化,希望让现在的年
本书描绘苏格拉底受死当日,与其门徒就生死、灵魂、智慧、快乐等问题进行讨论,其对西方文化影响之深远,几乎没有另一本著作可以相比。杨绛先生的译文清新可读,充分还原了苏格拉底与其门徒平易家常的对话风格,为中文世界贡献了一部文学价值与哲学价值并重的经典作品。
《宽容》是一部描述人类思想解放的历程、畅销近百年的通俗历史读本,是关于宽容和自由思想的人文主义经典之作。房龙从人文主义的立场出发, 站在全人类的高度,借助 宽容 之眼, 重新审视人类由史前时代、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中 世纪、文艺复兴时代到现代几千年文明的变迁和人类寻求自身解放的漫长历程,这期间,善与恶、黑暗与光明、进步与反动的不断搏杀,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尼采是德国近代大诗人、大哲学家。本书是尼采借查拉图斯特拉之名宣讲自己的哲学思想,是尼采里程碑式的作品,几乎包括了尼采的全部思想。全书用散文诗体写成,以振聋发聩的奇异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智慧宣讲 超人哲学 和 权力意志 ,横扫了基督教所造成的精神奴性,谱写了一曲自由主义的人性之歌。本书并不像说教那样枯燥乏味,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在世界哲学史和诗歌史上均占有独特的不朽的地位。
这是一本深度解析古希腊哲学巨匠苏格拉底思想精髓的书,精心汇集了《申辩篇》《斐多篇》和《普罗塔戈拉篇》三部经典对话录。通过苏格拉底与不同人物的深刻对话,本书全面展现了其对正义、知识、美德、死亡以及真理的不懈探索与深刻洞见,引领读者感受智慧的启迪,思考生命的真谛。
《笑的哲学》首次出版于1900年,内容主要基于亨利 柏格森早年在奥弗涅大学的一次演讲。本书名为 笑 ,事实上是对滑稽的探讨。柏格森对 笑 与 滑稽 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系统论述了什么是笑的含义、可笑的事物中到底有些什么。他认为,喜剧首先须是人类的东西;其次,笑是一种大脑思考的结果,需脱离个人掌控的主题,笑才会发生;最后,笑声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笑的哲学》语言幽默且深刻,兼具思想与趣味,是一本引人入胜且适宜快速阅读的哲学著作,对于任何一个寻求对笑、幽默有更深入理解的人来说,都是一部经典的作品。
本书的中心可以用两句话概括: 1. 世界是我的表象 ,即外在世界只是感觉和表象的世界。但在表象世界的背后还存在一个意志世界, 世界是我的意志 。意志是万物的基础,整个世界就是意志,意志是的、不可分的实体,人的认识和理性就是意志客观化发展到一定级别后的产物。 2. 世界的本质是意志 ,即世界的精神内核是 生存意志 。生存意志是指宇宙万物的本质是生存下去的欲望,生存包含两个意思: 饮食 是个体的生存, 男女 是种族的生存。 《读懂叔本华的本书: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不仅是叔本华哲学思想的完美展示,也是他对人类的看法的完整记录。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劝学篇》所载论文,有的是随时适应急需而写的,有的是展望远景而作的。因系匆匆执笔,所以各篇中可能有的意义很浅近,有的却近似迂阔。现在把它合订成一本,骤然通读全书,或者会感到前后论旨不相连贯,但如稍为深入思考,在文句之外加以吟味,就可以发现全篇的论旨是不相违背的。本书共分17篇, 包括有: 论国与国平等; 论学者的职分; 论国民的职责; 勿以自己的意志强制他人; 论名分产生伪君子; 论思想和行动一致等内容。
《西西弗神话》是法国著名作家加缪的一部重要的哲学论集,被人称作是存在主义的封篇之作,它以如诗的语言,提出了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的一个个命题,即人生存在的荒谬感。加缪在书中一层一层地剥离人生虚幻的外衣,将其荒谬的本质赤裸裸地揭露出来。然而荒谬不是绝望,因为看穿幸福的同时也就看穿了痛苦。对于西西弗来说,地狱死神都算不了什么,他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人类的激情和斗志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回到几千年前的奥林匹斯山巅,你会见到滚石上山的西西弗正愉快地唱着歌儿,不知忧烦,不问明天。因此,加缪曾在获奖演说中说他不信神,但他仍然崇拜一个圣徒,仍然要跪在一个圣徒面前祈祷,这个圣徒就是加缪笔下的西西弗。
《千高原》是一部非凡之作。按德勒兹与加塔利的话说,它是如根茎般写就的。《千高原》中的十五座高原所提出的 问题 可以分解成五类: (1) 认识论问题 思想该如何运作才能与宇宙共思,而不是去思考宇宙,因而就能加速我们栖居之所的相对解域,有时足够幸运的话,甚至达到*解域的无限速率,或者 纯粹的内在性 ? 根茎 高原、 平滑与纹理 高原直接地处理这一 问题 , 游牧学 高原的一些部分处理皇家科学与游牧科学以及公理体系和问题体系之间的差异。其目的是要发展出一种*通过生成来把握存在,通过潜在来把握现实的思想图像。 (2) 本体论问题 宇宙以及其中的生命如何能够以这样一种方式存在:它们既是变化的结果,同时又总是对未来的变化敞开怀抱。我们怎样才能依据生成来理解存在,依据差异而不是同一,来将存在理解
《人性论》出版后,没有引起什么反响,休谟悲伤地称 它一出世就死去了 。休谟认为,《人性论》出世后的不幸,并不是因为内容不妥,而是因为论述不当,且出版过于匆忙。为了弥补《人性论》的缺陷,休谟对《人性论》的三卷分别做了改写。第一卷的改写《人类理智哲学论》(Philosophical Essays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出于1748年;第三卷的改写《道德原理研究》出于1751年;第二卷的改写《论情感》(Dissertation on the Passions)出于1757年。《人类理智哲学论》于1750年印,1751年出了第二版。1751年版中,休谟对原文作了一些修改和补充。1753年至1756年,休谟的四卷本《对若干问题的短论和论文集》(Essays and Treatises on Several Subjects,以下简称《论文集》)出版,其中未收入《人性论》,而将《人类理智哲学论》作为第三版重印,收入在《论文集》第二卷。1758年,该《
信仰的真正的生存意义便是:信仰=再生。我们必须事先把存在的本质当做值得思的东西加以深思,在这么思的时候,我们首先体会到在某种程序上我们被召唤着为这种经验探出一条路,并将它辟为一条通向至今仍无路的地方去的路。
重点聚焦精神分析作为一种解释性策略对文学和文化理论的影响 第1章介绍了弗洛伊德早期的医疗实践。在这期间,他治疗了很多中层和中上层阶级的女患者,正是这些病人的癔症性疾病致使他发展出了精神分析的理论。 第2章介绍了弗洛伊德早的几本书,以及其中涉及的有关解释的问题——《释梦》涉及梦的象征意义,《诙谐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涉及诙谐的意义,而《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则涉及口误、过失、遗忘的字词等的意义。 弗洛伊德确信,性欲和早期的童年发展之于神经性疾病以及我们每个人是困扰亦或无忧地长大成人而言的重要性。他的《性欲三论》在1905年发表,从而给精神分析对于性欲发展的重视设定了日程,这部分内容会在第3章详细探讨。 第4章会讨论几例著名的个案研究,它们均带有引人眼球的匿名,诸如“狼人”、
本书没有专注于福柯主要理论文本的特定章节,而是关注了福柯在不同时期的职业、访谈和论文,以及作品中他所关注的问题。 在第1章,作者回顾了孕育福柯思想的智识和政治环境。 在第2章 权力和机构 中,作者考察了福柯关于权力和反抗的作品,特别是关于社会结构和机构的作品。 在第3章 话语 中,作者讨论了福柯关于话语的自治规则和功能的作品。 在第4章 权力/知识 中,作者考察了福柯关于挑战知识和真理的常识性地位的作品,以及他关于这两个概念运作方式的理论作品,这两个概念被广泛运用于各种机制中,其目的是排除其他信息。 在第5章 身体和性 中,通过考察福柯关于性的作品,作者关注了福柯理论中权力在身体中被建立和抵制的方式。他记述了性的历史,引发了对男同性恋、女同性恋、女性主义理论化的广泛研究。该作品不仅对性理论具有
在本书中,作者不仅对我国巴克莱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作了虽简明扼要也相当全面的概括,这表明本书是批判地考察和总结国内有关的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写的。但它又绝不是旁人的已有成果和总结,而是以自己的研究大大地丰富和提高了已有成果,使之上了一个新台阶。 更有意义的是,本书不仅考察总结了国内的已有成果,而且更加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国外一个时期以来特别是近的巴克莱哲学研究的状况,列举了许多著名的巴克莱研究专家和权威学者的名字和他们的代表作品,也扼要地介绍了他们的主要观点和突出成就,并对他们的得失作出了自己的评论。 本书在巴克莱研究乃至整个西方哲学研究方面之所以值得重视,更重要的还在于它对巴克莱哲学的本质或主要倾向,提出了很新颖的见解,对这方面的传统观点提出了挑战。 本书的成就也不仅在于对巴克
在《导读萨特》中,我会重点讨论我眼中萨特对哲学和文学所作出的主要贡献:他的存在主义和关于自由的哲学。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萨特解释了存在主义把人的主体性作为其哲学的始发点。因此我们会以审视占据萨特哲学核心地位的关于意识的理论来开始我们对萨特的关键思想的探索。 第 1 章会解释这一关于意识的理论,并展现出萨特的观点和他之前的哲学家截然不同之处。 第 2 章会检视萨特的代表作《存在与虚无》中所勾勒出来的本体论,或者说关于存在的理论。同时我们也会探讨萨特的无神论以及无神论对他的自由哲学的影响。接着我们会检视萨特在他的哲学作品以及他的小说戏剧中所展现的自由这一概念:存在主义哲学根本的原则之一是自由同时意味着责任,这也是萨特在他的作品中一再论证的。 这将是第 3 章的主题。 第 4 章会
《中世纪哲学:从波爱修斯到库萨的尼古拉》中世纪哲学包括在大约一千年的时间里人们借助数种语言进行的思考。本书将探讨不同文明圈在中世纪的哲学发展进程,并且如实记录各项主题的碎片化状态。本书在把握相关主题时,尽量避免从理论角度评判,而是侧重纯客观的历史陈述;同时尽量避免将中世纪描绘成一个充满教条主义的时代。
哈耶克,奥地利裔英国政治思想家和经济学家,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当代西方自由保守主义重要的代表。早期的哈耶克主要关注自由市场经济学,首度提出投资过度理论。哈耶克确信资本主义体系自身具有保持稳定的能力,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由于他在经济学上的突出成就,于197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影响遍及经济学、理论心理学、政治哲学、科学哲学、法律人类学、人类思想史等领域,尤其是他在政治哲学领域内对自由主义的褒扬,使他在政治哲学界影响深远,并左右着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理论的走向。
我们学习笛卡尔的思辨哲学,为使我们的思考更加缜密,提升我们的思考的境界与深度。学会理性的思考,对人生将是受用不尽的。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自由主义》认为,把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理论进行探讨时,其初的理论就是以洛克、卢梭和潘恩等人为代表的天赋权利论,或者称之为自然秩序理论。其主要论点是:一个人无法孤立地实现自己的自然权利,他只有同他人签订协议,并为此目的建立政府来保护他在社会里的权利。他在订立契约时为服从共同规则不得不放弃一些权利,而得到的是公民的权利。人民是主权者,政府是人民的代表。政府只能按照社会条件的许可保护人的天赋权利,其他什么都不能做。书中提出的第二种自由主义理论就是边沁的 *快乐原则 。这个原则认为它是一个行为、一个机构或一项社会制度的的和的原则。大的愉快胜于小的愉快,不含痛苦的愉快胜于包含痛苦的愉快。痛苦可看做负数量的愉快。因此,它要求每个人必须作为一人来计算受影响的个人的数目。
本书为 汉译作品中关于梅洛 - 庞蒂思想整体性、导论性研究填补空白之作,是对梅洛 - 庞蒂现象学的一次梳理。作者围绕梅洛 - 庞蒂思想的几大核心问题,结合哲学家在各个历史阶段所受德国现象学、精神分析、格式塔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神经病学、自然科学、语言学、社会学等方面的影响和启发,展示梅洛 - 庞蒂思想诞生的历史语境,以及他对当时不同哲学流派的批判与借鉴、对 中间之路 的辗转探索。 本书可作为哲学、美学、心理学、文学与艺术批评等专业人员研究梅洛 - 庞蒂思想的导读作品,也可成为国内人文学科爱好者了解法国现象学的入门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