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是明朝万历年间一位绝意仕途的退职隐士洪应明所撰写的一本语录体著作。 宋人汪信民说: 人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 朱熹云: 某观今日因不能咬菜根而至于违其本心者众矣。 明人孔兼称: 谭以菜根名,固自清苦历练中来,亦自栽培灌溉里得。 概是书名的缘起。其内容主要包括如何做好自己,如何涉世待人,如何过好生活,如何面对命运等方面,从方方面面教导人们如何跨越现实人生的苦难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正心、修身、养性、育德,让自己能够正义有效而又悠闲从容地活在世间。
《鬼谷子》一书是其后学者根据其言论整理而成的,这部两千多年前的谋略学巨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奇葩,历来被人们称为 智慧之禁果,旷世之奇书 。其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哲学、政治学、军事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学、情报学等多种学科,是一部可以被广泛解读的著作。它一直为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究,现又成为当代商家的之书。它所揭示的智谋权术的各类表现形式,被广泛运用于内政,外交、战争、经贸及公关等领域,其思想深深影响今人,享誉海内外。
《菜根谭》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是囊括五千年中国处世智慧的奇书。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采儒、道、佛三家之精髓,以儒道为核心,拥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大道;融处世哲学,生活艺术,审美情趣于一体;它似语录,却拥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它似随笔,却拥有随笔所不及的整饬。它是一部文辞优美、含义深邃的读物,更是一部陶冶人之情操、磨炼人之意志、催人奋发向上的中国文学作品。 咬得菜根者则百事可为 ,《菜根谭》以众多富含哲理的名言警句教予世人出世入世之法则及
《围炉夜话》,儒家通俗读物,是明清时期著名文学品评著作,对于当时以及以前的文坛掌故,人、事、文章等分段作评价议论。作者虚拟了一个冬日拥着火炉,至交好友畅谈文艺的情境,使本书语言亲切、自然、易读,并由于其独到见解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本书是作者所撰《中国近百年学术史》的一部分。当时着重阐述扬州学派,原名《扬州学记》,是用文言文写的,现在重新整理、补充、修订,写为语体文。并改用今名。关于叙述体例,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此书旨在阐述清代扬州学者在学术研究方面的主要成就和治学方法,抽举几位较为重要的中心人物为主题,次要者附见。 二、清代扬州府治,领二州(高邮、泰州),六县。(江都、甘泉、仪征、兴化、宝应、乐台)。今兹所述,不越此限。 三、扬州学派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他们的特点,都在《叙论》中首先概括地加以说明,至于详细进行分析或批判,则分见各专章。 四、此书以介绍清代扬诈朴学家为主要内容。近人刘师培,因与他们关联较为密切,故亦列入。后几十年前继起的学者或现在健在的人,例不写入。 五、书后所附一表,
本书是谭戒甫先生《默辩发微》的姊妹篇,作者集中多年研究墨家、名家的心得,对公孙龙形名学的精髓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具体包括:传略、迹府、论释、学徵、理诠、名通、流别、评证、诡辩、篡余等篇。该书可使读者对公孙龙的形名学有全面的了解,并能感受其学说的体大思精之妙。该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全书将分两辑出版。 辑所收子书与旧本诸子集成略同,是一般研究者经常要阅读或查考的书。每一种都选择到目前为止较好的注释本。极少数尚无注释本的,另行注释。有的书兼收数种各具优长的注本。为保持体例基本一致,除个别书外,一般只收用文言或浅近文言撰写的注本。各书正文、注文一律加以新式标点,校正版刻或排印错误。 第二辑收集辑之外的其它子书。其中大部分没有现成注本,凡有必要进行注释的,应加注释;其
理学兴起于北宋,盛行于南宋与元明清时代,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可以说是唐代以来儒学思想的主流,它的影响力已经遍及整个东亚。此外,理学与古代的哲学与佛学也有很大关系。 《理学纲要(精)》是吕思勉先生在上海沪江大学讲《中国哲学史》课程时手编讲义的基础上,又结合了*名理学家的重要学说兼及其对社会风俗之影响写作而成。全书简明扼要地阐述了理学发展的过程,是广大国学爱好者了解理学及其重要流派、观点等的*佳读本。
荀子的学说在春秋时期具有一定影响,而且因为他在表面文字上与儒家思想的对立,使其在后世颇受争议,本书客观的剖析了荀子思想的实质,并用浅显的语言叙述出荀子思想的内涵,使读者在知晓真实的荀子之余,还能对当时的历史知识、背景有一定了解。
《呻吟语》,明代著名思想家吕坤的代表作,是一部箴言体的小品文集。它立足儒学,积极用世,关乎治国修身,处事应物,言简意赅,洞彻精微,在当时及后世影响很大,以至于今。尹会一《吕语精粹序》称其 推堪人情物理,研辨内外公私,痛切之至,令人当下猛省,奚啻砭骨之神针,苦口之良剂 。申涵光《荆园小语》更称: 吕新吾先生《呻吟语》,不可不常看。 近年来各种版本的《呻吟语》的整理改编问世,更可以说明该书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宝藏了。
“先贤诫子书”系列以家庭教育为核心,以古代经典的家训为主体内容,为现今家长了解和学习古人的家庭教育理念和内容提供参考和借鉴。原文均选古籍经典版本进行精校,收录均为全文,不做任何形式的删减,确保本文内容的准确性和严谨性。另全书采用原文 + 注释 + 翻译的全注全译的形式,为面向普通大众的普及型版本。 本册是先贤诫子书系列的第二部,奉上的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出色的两位帝王——唐太宗李世民和清朝康熙帝玄烨的教子书。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唐太宗和康熙皇帝都是难得一遇的圣君,两人都开创了一个*的时代。而在教育子女方面,他们也都有着自己的真知灼见,《帝范》和《庭训格言》,堪称帝王家训的“双璧”。
贾谊(前200一前168),是汉初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年轻时就以才气闻名乡里。十八岁那年,因为能诵《诗》、《书》和撰写文章扬名于郡中,被河南郡守吴公召至门下,作了郡守的门客。大约贾谊二十二岁时,汉文帝刘恒继皇帝位,下诏征吴公作廷尉,吴公向文帝荐举贾谊,于是文帝召贾谊为博士。 汉初的博士,掌管文献典籍,属于咨询性质的官职。在博士任上,年轻的贾谊表现出优异的才能。据说,每当文帝下诏令交付议论,诸位老博士还未来得及发言,而年纪轻的贾谊,却“尽为之对”,且能道出其他人的意见。这自然要受到文帝的赏识,被破格提升。一年之中当上了太中大夫,成为文帝身旁的一名高级顾问官。贾谊的才华、文帝的惜才偏爱,以及事实上的官职骤然升迁,引起了朝中群臣的不满和忌恨。当文帝打算进一步擢升贾谊“任公卿之位”时,朝中
《冰鉴》是晚清重臣曾国藩所著的一部识人鉴人的专著。曾国藩采用由外而内、动静结合的方法,全面阐述了自己在识人用人方面的心得,极具实用价值。尽管时过境迁,但其中仍不乏精华,很多见解仍然值得现代人借鉴。
Array
本书的作者在对明代洪应明所著《菜根谭》一书进行了深刻的阅读与研究后,将《菜根谭》倡导的生活方式态度与今天的社会生活重新结合,除了理性的剖析,更注重如何在现代应用于实践,故而具有相当的趣味与意义。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详细考证了《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以及《孝经》的作者、版本,隶属四书的始末,并归纳了研究方法。书中自序叙述了历代研究四书之源流、变迁;正文内附有参考书目。本书语言简洁,但其对经学版本、目录、源流等方面的研究广博而精深,令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