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甘泉》是一本享誉世界的灵修巨著。正如其名字所喻示的那样,它最鲜明的特征,是能帮助人们在人生的荒漠中寻获甘泉。 作为一本少有的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文化、不同阶层的读者阅读的名著,其最引入注目的地方是书中随处可见的警言佳句。《荒漠甘泉》采取一天一篇的形式,全书共366篇短文。每篇短文或讲述寓意深刻的故事,或阐述简单而深刻的道理,用简洁优美的语言,直接向着人的内心说话。 作为一本具有广泛、持久、深厚影响力的书,其力量来源于它展现了一种能够胜过一切境遇的力量。它的每一篇章所指向的,都是一个能在患难中带给人随时帮助的活水泉源。任何遵循这种指引的人都能向着自己的境遇夸胜。正因为此,虽然每一篇短文直接的关联并不大,但事实上都能让干渴难耐的人看到汩汩泉源,这样的一致性是极其罕见的。
《哲学与人生》是傅佩荣教授的代表作,本书在旧版基础上新增50%内容,十余万字,并对全书进行了全新修订。全书以西方哲学为经,以东方哲学为纬,辅以宗教、艺术、教育与文化视野,拓展生命格局。 本书的前半部分探讨哲学的思考方法、人性的真相、神话与悲剧、苏格拉底、西方伦理学、存在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提供由人生省思走向哲学的途径。本书的后半部分则探索中国哲学的起源、深入浅出介绍各家学说、讨论善恶与正义、变化与永恒、安身与立命,强调人的生命要设法实现各种价值。 西方将哲学界定为“爱好智慧”,哲学的爱好智慧,不仅仅是理性的追求,更重要的是自我的修炼,慢慢摆脱本能的冲动和欲望的困扰。学习哲学,正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价值,明辨是非,指引人生方向,带领我们步入快乐的生活。
《佛说大安般守意经》分上、下两卷。原本出自中华书局编辑出版的《中华大藏经》第三十八卷。其上卷,是影印的《金藏》广胜寺本,下卷是影印的《高丽藏》。都同时附有校勘记。《安般守意经》的价值,在于在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佛教的发展轨迹。就此经本身言,尽管组织松散,但其总体结构和思想特色还是相当清楚的。大体说,上卷着重论述安般禅本身,下卷广释三十七品经,触及的内容几乎包括小乘佛教的修持。
《张子正蒙注》是王夫之的主要哲学著作之一。他通过为北宋张载的《正蒙》一书作注解的形式,继承和发展了张载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正蒙》是张载最主要的著作。他的哲学思想的精粹,具体表现在这部著作里。朱熹曾经给这书做过注解,名《正蒙解》,虽然也表示推崇,大部分却把他的理论歪曲了。后来做注的,明朝有高攀龙、,清朝有李光地、冉觐祖、张伯行、王植等,都不及王夫之所注的。王夫之的这部《张子正蒙注》,不但充分阐明作者的思想,更进一步发展了张载哲学,而且对于原著上有些观点表示不同的见解,对于字句的错误也作了不少的校正。 《张子正蒙注》曾于一九五六年九月出版,由古籍出版社据太平洋书店本排印。现在改用一八六五年金陵刊刻的《船山遗书》为底本,重新校勘标点。《正蒙》原文与明万历年间陕西凤翔府官刻本
金乌似箭,玉兔如梭,《燃灯泯幽》出版已经一年了。记得当时的心情是既欢喜又沉重,因为深知自己的智慧和学修远远不够,生怕错解如来真实义,贻误大众。但一年来,包括大德在内的很多人都给予我极大的包容、肯定和鼓励。恩师上怡下学大和尚亲自就书中的文字给予指导并提出宝贵意见;上根下通长老关心后学,对书给予褒奖,鼓励我要坚持写,并答应为新书写序;信众们的反馈也给了我足够的信心。我深知并不是我的能力如此,无非是大家鼓励和成就我。但这一切对我来讲都增强了信心,坚固了愿力,于是在这一年中我又写了一些感悟的文字,汇集成《燃灯一会》一书。如果让我对自己的文字做一个评价,我想用一个比喻来说明。学术性强的文章好比饕餮大餐,文学性强的文章好比精致的私房菜,而我的文字只是一份普通的家常小菜。可能有人会问:为
继克里希那穆提、之后,又一位智者之书为我们点亮人生的智慧之灯。作为全球的禅师,阿姜查被称为我们时代的智者,他在世界各地受到广泛的欢迎,他用最通俗的语言对困扰我们的最深奥的问题进行了解答。我们活着为了什么?生活的真正归宿是什么?怎样才能快乐地生活?这些近乎的问题,在《这个世界的真相》中都能找到答案,在阿姜查看来,这些问题只是存在于呼吸之间的简单问题。如果你能呼吸,你就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他的书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能以一种格外简单的方式自然地融入我们的心灵。与生活在都市中奔波、劳碌的人们能轻易地发生对接与碰撞。他的书,是献给都市心灵的田园牧歌,是进入疲惫心灵的一捧甘泉。
This is the first new renddition for a generation of The City of God.the first major intelectual achievement of Latin Christianity and one of the classic texts of Western civilisation.When he began to write The City of God in 413,St Augustine`s intention was to defendthe Christian Church against the charge of having brought about the Sack of Rome in 410.Ourgrowing this initial purpose,the word evolved into a detailed critique of the political and moral tradition of Rome and a synthesis of Platonism and Christianity which musy stand a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in Western intellectual history.Apart from its intrinsic interest ,the Christian account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relations which Augustine gives was to furnish one of the most fertile sources of material for the controversial literanture in the Middle Ages.R.W.Dyson has produced a plete,accurate,authoritative and fluent translation of The City of God,edited together with full biographical notes,a concise introduction, bibliographical note
这本由吴正荣和冯天春著的《坛经大生命观论纲》是具有禅修体验的学者对《坛经》内在精神所作的诠释。 作者提出的“大生命观”这一崭新概念,是对佛教本体论完成了现代转型的总结性表述,填补了与。大智慧论”相对应的空白,有利于厘清现代生命价值观的缺失、混乱与重心移位。全爷视角新颖、别开生面的深入展开。对从矫治个内心灵痛苦到探索解决社会人性危机,都不无智慧的借鉴意义。特别是对禅宗精髓“开悟”、“见性”等内涵独到而清晰的言说,为那些想致力于探索和实践生命境界,破除人生烦恼,改善生命质量,提升幸福指数的人们,无疑是提供了一桌及时的盛宴。
《佛教人物百图》收录了《宝生佛》、《白度母》、《药王菩萨》、《十八罗汉》、《济公》、《释迦世尊十大弟子》、《弥勒日巴大师求道图》等百幅佛教人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