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督教的传统中,终末论(Eschatologie)总是和“末事”、“世界末日”、“最后审判”等概念结合在一起。终末论被当成有关“最后的事物”或“万有的终结”的学问。因此,Eschatologie一词在经常被译成“”或“末事论”。可是,这样的翻译却被莫尔特曼的《来临中的上帝》给颠覆了,“”或“末事论”的用词在莫氏的书中不仅显得过于窄化,而且会造成误导。对莫尔特曼而言,他的终末论的重点不是德国新教神学家阿尔特豪斯(P.Althaus)所指的“末事”,而是万有的崭新创造。对莫尔特曼而言,基督教终末论的基础在于被钉十字架的基督的复活,基督从“死里复活”是一种结束中的开始,因此,终末论谈论的重心应该是致死的终结中的崭新开始,正如布洛赫(ErnstBloch)所言,“基督的终结毕竟这是他真正的开始”。我们可以看到,莫尔特曼在讨论个人的终末
雄奇的苍山、碧蓝如玉的洱海、绿树丛中彩蝶曼舞的蝴蝶泉……这如诗如画的自然美景给予白族人民以无限的创造力,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也由此衍生,其中最为独特的当数白族人民的本主崇拜。本主是白族的村社保护神和民族保护神,是掌管本地区、本村寨居民生死祸福的神灵。白族对本主的信仰几乎是全民性的,每一个白族人的一生似乎都离不开本主。作为白族人民心灵寄托与身心娱乐方式的本主祭祀活动、丰富而生动的本主神话传说、精湛的本主庙建筑雕塑艺术等构成了白族文化最绚丽的篇章。
本书作者以精简的篇幅展现出他以简驭繁的能力。他以道-圣人-经典-儒者这样的“四象性”穿织起东亚历史的大脉络,以个人-群体-自然-上天这一条连续性的线索作为总纲领,接着论及儒家精神在历史中的开展,清楚生动地勾勒出儒家的形象。我们看似熟悉的儒家精神,但大都只是笼统的了解。什么是《大学》从个人到平天下的修养过程?儒家的五经又是怎么回事?五伦与三纲的关系又是什么?透过作者深入浅出的现代诠释,读者会对这些问题有更加清晰的了解。
《西域佛教演变研究》为学术类图书。《西域佛教演变研究》是对我国古代曾经短暂出现过的西域佛教发展史的研究,具体包括:西域佛教产生的原因、自身的特色、向内陆的传播、终的消亡等,并从中获得历史启示,具有较高学术研究价值。
跳五猖又称五猖会、跳菩萨,这一仪式是胥河两岸古代村民对西汉张渤(民称祠山大帝)开凿长兴荆溪河,引流至广德的功绩崇敬与缅怀而设的,2014年11月,安徽定埠(安徽郎溪县梅渚镇)跳五猖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重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跳五猖”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在楚文化的基础上有傩戏驱纳祥的性质。“五猖”参与人数众多,道具华盖、面具、服饰都以红、蓝、黄、黑、白五色相配,其意分别代表东、南、西、北、中五方天帝,又暗合木、火、金、水、土五行之色。《张渤信仰仪式的跳五猖》内容由论文“张渤信仰仪式的跳五猖”、调查报告、跳五猖七十问部分组成,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安徽郎溪县梅渚镇跳五猖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流行区域、仪式概况、流仪式程等等,是目前介绍这一文化现象很为系统全面的专著。另外,书
中国的神话学研究起始于上个世纪初,至40年代前后,闻一多先生以其特有的睿智和深厚的学养,既向国外神话学理论学习,又根据中国神话的实际创造性地分析,独创了中国神话研究的意象的系统联想与论证的方法,是中国神话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突破,铸就了他在中国神话研究史上的杰出地位。本书据开明版《闻一多全集·神话与诗》选录了闻一多先生《伏羲考》及《端午考》等八篇有关神话学研究的重要论著。《伏羲考》无疑是闻一多先生*代表性的神话学研究著作,也是一篇对中华民族根本神话的研究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