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中国文化的土特产,具有自已独特的个性独特的魅力,近两千年来对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学术文化民俗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研究中国哲学思想史、文学艺术史、科学技术史都不能置道教于不顾,否则就是片面的。 本书从生命道教、生活道教、文艺道教、科技道教、古代道教、当代道教等六个方面来描绘中国道教文化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通过对中国道教文化的分析和论述,剖析了其合理之处和不合理之处,观点深刻。深入浅出,具有很大的学术价值和可主读性 作者李刚先生,为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导师。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是著名的道教研究专家。
“长生不老”一直是千百年来世人的向往与追求。究竟如何修炼,方家各有所见。为答复学人的咨询求教,南怀瑾先生结合自己多年来的修习实践,以及古今述作,撰写了《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一书。书中着重叙述了佛、道、儒三家的静坐修持法。内容包括:静坐的姿势与要点;静坐中体内气机的反应,与由此而引发的心理与生理的变化;佛家的七支坐法;道家的内丹静坐法;打通任督脉、奇经八脉的方法;中医经络学说中的气功,以及《太极炼丹秘法》《菩提道次第论》等著作中的修炼法。为纠正讹传误修、怡生养年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湛若水先生在有两千余年传承的梅花门中修炼了三十余年,在思索师门心法中所蕴含的道理的同时,也在找寻气功与现代科学的相通之处。本书即以道家炼气公式为纲目阐述气功原理,在气的种类、炼化、功用及修炼方法等方面
《文化交融:道教与少数民族宗教》是一部兼具学术性与通俗性的著作。引论先强调指出道教的产生是受到少数民族宗族的影响的,颇具新意。接下来从纵向的角度,概述道教在少数民族中传播的历史;又用四个章节从横向的层面,具体阐述道教影响瑶族、壮族、苗族、黎族宗教所产生的道教与少数民族宗教文化交融的情况。 书稿从少数民族道教的产生、少数民族道教的班坛组织、少数民族道教的民族特征等的角度,揭示出道教与少数民族宗教的密切关系。著作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揭示出道教与少数民族宗教的融合交流的主题,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对于促进民族团结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湛若水先生在有两千余年传承的梅花门中修炼了三十余年,在思索师门心法中所蕴含的道理的同时,也在找寻气功与现代科学的相通之处。本书即以道家炼气公式为纲目阐述气功原理,在气的种类、炼化、功用及修炼方法等方面,试图为道家真气建立初步的架构,并描绘出"人体能量学"的蓝图。书中从基础的入手功法谈起,着重阐述了炼气与健康之间的关系,让人们明白功法原理,从而能正确地运用养生术。
禅者的心应该始终是一颗初心,不受各种习性的羁绊,随时准备好去接受、去怀疑,并对所有的可能性敞开。只有保持这样的心,我们才能如实看待万物的本然面貌,在一闪念中证悟到万物的原初本性。 铃木俊隆禅师用最简单的语言,从日常生活的情境切入,阐明如何在生活中保持初心,实现禅心。本书指导人们如何修行,说明何谓禅生活,禅修是以何种态度和了解为前提的,并且鼓励读者活出自己的真实本性。 我们必须抱着初学者的心,放开一切执著,了解万物莫不处于生灭流转之中。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始终保持这颗初心,归复清净的生活方式,超越一切的得失心以及名利心。
“长生不老”一直是千百年来世人的向往与追求。究竟如何修炼,方家各有所见。为答复学人的咨询求教,南怀瑾先生结合自己多年来的修习实践,以及古今述作,撰写了《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一书。书中着重叙述了佛、道、
本书从东汉末年道教代天师张道陵创教写起,止于民国时第六十三代夭师张恩溥,纵贯道教历史一千八百余年。从道教张天师家族六十多代的兴衰,不仅引出整个中国道教发展的历史,还详细介绍了道教的经典教义、各宗各派,以及修炼方术、斋醮仪规等。更重要的是,作者从皇权与道教传承的内在紧张这个独特视角,为读者展现了道教近两千年来不断边缘化的发展历程。全书文笔生动,思路清晰,一扫以往道教史著的晦涩难懂,堪称许地山、傅勤家以来的次历史性突破。
本书是南怀瑾先生撰写的一部道教史著作。全书分为八章,对道教的学术渊源,道教的建立、成长、扩张和演变,道教的流派、人物与经典,帝王与道教的关系,以及道教的研究情况等,做了简练系统的叙述。书末附有道教资料和《道藏》介绍,可资参考。
本书介绍全面而翔实,叙述清楚、系统、议论亦颇中肯;热情赞扬了当代道教发扬优良传统与革新的成就,同时也揭示当代道教发展的趋向,恳切提出了道教应加强自身建设的意见;知识视野广阔,颇富见闻与信息。这对读者认识当代道教以及研究道教历史发展,是很有裨益的。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鲁迅先生就曾说过:“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所以了解了道教才能从根源上真正地了解中国文化。 本书意图采用理论与故事、传说相结合的形式介绍道教发展的历史、人物、文化和思想,达到说理不枯燥,讲故事不远离历史的效果,但终因本人学浅识寡,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望读者见谅。 本书编写的过程中参考了卿希泰先生《中国道教史》,任继愈先生《中国道教史》,王卡先生《道教三百题》、《中国道教基础知识》,谢路军先生《道教概论》、《中国道教文化》、《中国道教源流》,吴言生编著《道教故事》,唐那壁先生《道教的故事》等前辈的著作,书中未能一一随文详注引用文献目录,在此一并申明并表示感谢。
“新道家”是道家学说的新发展,是立足于道家之“道”,以道家“自然”“无为”等为核心,面向当下,关注人类未来发展,从而建构出的新的道家学说。“新道家”目前正处于建构初期。 陆建华著的《新道家的自然世界——从庄子的角度看》所论述的中心论题为“自然世界”,这一概念有别于自然、自然界、自然观、天道观等。《新道家的自然世界:从庄子的角度看》分别论述自然世界的形成、自然世界的构成、自然万物的平等、自然万物的自我认知、自然万物对自然世界的认知、自然万物的相处之道、自然万物的生存智慧等。 《新道家的自然世界:从庄子的角度看》认为宇宙就其本质意义上就是自然世界,乃是自然的存在,地球、人类等等都是其组成部分;人类不是与自然世界相对的存在,而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自然世界中的自然万物都是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