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经》是我国佛教禅宗的经典。作者慧能系禅宗创始人,倡导 明心见性 ,即所谓 直指人心 、 见性成佛 。本书以日本学者铃木贞太郎、公田连太郎校订的敦煌写本(即法海本)为底本,参照惠昕、契嵩、宗宝三种改编本进行校释。
《文化交融:道教与少数民族宗教》是一部兼具学术性与通俗性的著作。引论先强调指出道教的产生是受到少数民族宗族的影响的,颇具新意。接下来从纵向的角度,概述道教在少数民族中传播的历史;又用四个章节从横向的层面,具体阐述道教影响瑶族、壮族、苗族、黎族宗教所产生的道教与少数民族宗教文化交融的情况。 书稿从少数民族道教的产生、少数民族道教的班坛组织、少数民族道教的民族特征等的角度,揭示出道教与少数民族宗教的密切关系。著作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揭示出道教与少数民族宗教的融合交流的主题,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对于促进民族团结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书为丹道高人李谨伯老先生数十年修道方法的真传,指导人们如何具体修道,以达到健康长寿,开发潜在功能,生发智慧, 终提高生活品质的目的。李谨伯老先生年届九旬依然鹤发童颜,耳聪目明,思维清晰,健步如飞,可见其修道体悟真实不虚。若能按照李老的指导如实去修,也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所著的道家经典,仅五千余言,但文约意丰、博大精深,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等诸多学科,蕴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身与心的规律和奥秘,两千五百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中国文化和自然科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古代人用它为学、修身、齐家、治国,现代人用它解释经济学原理和博弈论。它可以指导我们的学习、生活、处世,至今仍然发挥着巨大的力量。 本书作者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 副总裁、教学名师,研读《道德经》三十余年。本书是作者花了近十年时间,在新东方管培生内部指导讲义基础上写成。他在书中不仅将儒释道的传统文化做了打通,还运用西方社会经济学进行解读, 融入了自身十几年系统运用《道德经》管理企业的经验。 全书的一大特点是通俗易懂。作者除了对《道德经》八十一章逐章进行翻译释疑
本书针对《道德经》的核心灵魂——第一章,采取讲座的形式,逐字拆解,针对“常道”“非常道”“可道”“不可道”“常名”“非常名”,“可名”“不可名”乃至于“恍兮惚兮”“惚兮恍兮”“常有”“常无”全面解读,解答了什么是道,纠正了一些在“道”“名”“有”“无”研究上的曲解,还有如何在行、处、坐、卧的日常中如何运用“道”和“禅”,解决学道和生活上的困扰,从而真正达到安心。
赵伟的《崂山道教与佛教研究》研究的主要范围是鸦片战争之前崂山道教和佛教的发展状况。崂山道教和佛教的发展与全国的历史、政治和文化之变化不仅同步,而且也有着紧密的联系,甚至曾一度成为全国瞩目的中心。本书全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不仅在历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深深地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本书介绍了道教修行的作用,道教修行应了解的基本理论,道教修行与神仙信仰,道教修行的环境与条件,道教修行的主要方法等,希望本书对信道之人的修行有所帮助!
《冲虚经》属于道家的一部经典著作。相传为列子及其学派所撰。其思想主旨接近老庄,追求了一种冲虚自然的境界。在《冲虚经》的种种名言及寓言故事里,都体现了道家对精神自由的心驰神往,而它宏阔的神野、精当的议论和优美的文笔又使人领略到子学著述隽秀、凝炼而警拔的散文之美。
道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很初的“道家”,即先秦以老庄为代表的学派,或者指战国秦汉之际盛行的黄老之学,大抵黄老之学旨在治国养生,老庄之学则旨在树立士人的理想人格;魏晋玄学家
老子和庄子建立的道家哲学,以其深邃的智慧和宽阔的胸怀对人类可能陷入生存危机的现状、根源、摆脱危机的指导思想和具体路径展开论述,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基础理论。这一基础理论体现了哲学的根本价值,是中华“道”文化传统的精髓,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都是无可比拟的。 《道教数字词语释义》把道教中有关数字的词语进行了解释,方便大家查询。
《全真道研究》是由山东大学赵卫东教授主编的专门研究全真道的学术性辑刊,出版后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一致好评。本辑为第七辑,共收录文章11篇,内容为道教古籍文献、碑刻文献的研究与分析及相关书评。
本书从文化的层面加以解析、从旅游的角度加以导读,让你深入道观内部,了解道教的有关常识、道观供奉的主要神灵、道士的日常生活,扶而对道教、道观和道士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系统的认识。 本书带你穿越时空,走近道教,走近道观,走近道士,让你领略道教文化的穿透力,并使你领悟道教得以传承的力量、道观得以存在的理由……
道教形成于东汉时期,至今已有近两千年的悠久历史。道教的教理教义,承继了东方伟大圣哲学老子的道家学说,蕴含着睿智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道教与中华古老文明浑然交融为一体,而又独具自己的风骨和特色。千百年来,道教对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等都产生过深远而广泛的影响,至今仍在人们的精神世界占有重要位置。 道教养生方法在我国影响深远,有鉴于此,展开对道教的研究,对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说,当是一件十分有的意义的事情。作者在该书的写作过程中,遇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是道家与道教的关系问题。究竟哪些内容属于道家,哪些内容属于道教,是个不易说清的问题。这种局面的出现绝非偶然。因为道家与道教本身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