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浩瀚无边,烟云如海,难以理解,由是佛学随之难知难解;举凡佛学之研究,不得外于实证,否则一切研究必如飘萍无根,终究只能戏论而无真实义可得。是故若欲确实深入佛学者,唯有依止于实证者所造之论著,方能得其义而广其理,依之研究及传授者,方得契佛法之主旨,免于戏论之言。《佛法概论:三乘菩提概说》始从粗浅之二乘菩提,末至胜妙深密之佛菩提,希皆一一举述。令人藉此浅深次第渐渐熏习,终至能将佛法之成佛之道了然于心。《佛法概论:三乘菩提概说》由方竹平编写。
小乘佛教只承认现在世界只有一个释迦牟尼,而在现代世不可能同时有两个佛。但是《华严经》打破了此限制,大胆提出空间上由无量无边的国土分布,过去有六佛,将来有弥勒佛,即可以有十方无量的佛同时成佛。《华严经》是一部发挥十方成佛思想的佛经,以成佛必须经过十法阶次步骤,及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修行历程的完成,为学佛者树立精进向学的菩萨榜样。本经不仅向所有学佛行者,展现具体修行次第,对后来大乘佛教各宗派理论的发展,也有相当大的影响。
《能断金刚》为全球书《The DiamondCutter》十周年增订版,台湾版译为《当和尚遇到钻石》。作者麦克·罗奇在自己的职业生涯和宗教修行上找到了一个近乎的关键词——钻石(金刚石),在娓娓道来钻石的切割、加工、交易的过程以及自己在这个行业中摸爬滚打故事的同时,解读《金刚经》的精髓所在和这本经书在经商中的运用方法(具体作者列有46个“商业问题”和“金刚解药”)。在这里钻石被赋予了深刻的意味:成功的商人应当像钻石——坚实稳固、无坚不摧却又清澈透明。本书作为十周年增订版,加入了“能断金刚者的成功故事”这一新章节,作者回顾了《能断金刚》出版十周年所取得的成绩,选取了14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普通人通过阅读《能断金刚》并运用其理念来实现其财富和生活成功的实例。
在浩如烟海的佛教经典里,《佛说人胎经》(大宝积经卷五十六)有着特殊的地位。说其特殊,是指在这部经典里,释迦牟尼佛直观而又令人惊叹地描述了胚胎受孕(即入胎)及发育的各种情状,与现代科学在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胎儿入胎及发育的绝大多数情状,并无二致。在本书里,李淑君女士创造性地将经文与现代人体胚胎学的研究成果结合起来,辅以精心绘制的插图,叙事、佛经、说理巧妙结合,将二者客观地加以对比,分析和研究;至于经文中与现代科学相冲突的地方,笔者也予以存疑,并无“厚此薄彼”之处。——二千五西多年前,释迦牟尼如何得知这一切?是巧合还是科学?佛教是纯粹唯心的吗?先生力推的《人之初——《佛说入胎经)今释》给我们打开另一条思路。
《佛说大安般守意经》分上、下两卷。原本出自中华书局编辑出版的《中华大藏经》第三十八卷。其上卷,是影印的《金藏》广胜寺本,下卷是影印的《高丽藏》。都同时附有校勘记。《安般守意经》的价值,在于在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佛教的发展轨迹。就此经本身言,尽管组织松散,但其总体结构和思想特色还是相当清楚的。大体说,上卷着重论述安般禅本身,下卷广释三十七品经,触及的内容几乎包括小乘佛教的修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