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初版《和佛陀一起去修行》出于2006年,此次全新增订。全书分为三篇。上篇《轮回》是全新增加的,以《妙法莲华经》为依据,在佛教基本的宇宙观和世界观中,架构了一部玄幻小说;中篇《六道》以历险的形式向我们描述了释迦牟尼佛所示现的恢宏生命轮回历程,揭示了佛教基本的宇宙观和世界观;下篇《彼岸》则介绍释迦牟尼佛的修行体系,向我们普通人传达心灵自由之道。 这本书让人们从困顿于自我执着中开始点亮心头一盏智悲之光。从个体到家庭,从社区到社会,让我们从写好自己的 人 字开始,构建起本属于我们生命的自然美好与世界的和谐安宁。这一步,让我们从当下出发! 纪录片(DVD): 继佛教纪录片《超越轮回》引发全体佛教网络长达三年的视听轰动后,《超越轮回》的完整升级版 七集大型佛教文化纪录片《从当下出发》隆重上市! 在
全书从世界的现状、佛教的理论、信仰的力量以及如何修佛等方面进行论述,以生动鲜活的语言,揭示了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阐释了佛法具有的诸多功能以及佛教在心灵励志方面所发挥的独特作用。追述了佛教的历史,介绍了佛教的门派,详释了佛教的基本教义教理,并从佛教徒的角度谈及了自己对于当今诸多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部兼具知识性与可读性的佛学读物。
98岁高龄的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接触到印度佛教研究,已经有半仓多世纪的历史了。本书汇集了先生关于佛教研究的诸多思论,内容涉及佛教的起源、佛教的教义、佛教创始人的生平及佛教兴起、传播所带来的文化历史发展等。先生的研究,始于语言工作者对语言现象的解读,终于对佛教的评价,以及对佛教在中国历史上和文化史、哲学史上所起作用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即研究佛教的意义在于可以清楚地了解印度文化,从而清楚地了解我们自己的哲学史、思想史和文化史的家底。
《金刚经》全文五千一百六十四字,梁武帝的昭明太子将之分为三十二品。全经以佛回答须菩提尊者的提问展开。须菩提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被尊为“解空”。此经以一实相之理为体,以无住为宗,以断疑为用,以大乘为教相。主要的思想,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入得厅堂出得家,才算真潇洒。,得志时没多啥,破产时没少啥。明天还没到,昨天早过啦,生命只在当下,何牵何挂?拿得起,放得下,莫负这杯茶。 妙的是你为你的钱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去处,看着别人的脸从灰暗变得灿烂,看着那饥寒的人因你的施舍而饱暖,看着流浪的儿童进了校园,看着荒废的遗址耸起了佛殿,看着崭新的经典和善书在饥渴的人们手中相传,你那种充实,那种惬意,那种坦然,自不待言。
《大圆满前行释修宝典》分为上篇“与轮回分道扬镳”,共七章,章开始实修前的准备工作,第二章机会:认出暇满难得,第三章无常:深思世事不确定,第四章业力:思维因果不虚,第五章痛苦:思维轮回诸苦,第六章选择:思维解脱的利益,第七章依止上师的窍诀;下篇“与众生共至菩提”,共五章,章究竟的护佑——皈依,第二章如意宝藏——发菩提心,第三章净障之王——念修金刚萨埵,第四章(之一)无量福德之源——供曼扎,第四章(之二)斩断四魔——修古萨里积聚资粮,第五章显现自心佛性的捷径——上师瑜伽。
中国华教史籍,恒与列朝史事有关,不参稽而旁者之,则每有窒碍难通之史迹。此论将六朝以来史学必需之佛教史籍,分类述其大意,以为史学研究之助,非敢言佛教史也。 本论所及,大抵为士人所常读,考史常用,及《四库》所录存而为世所习见之书。先取其与中国史事有关者,故以《出三藏记集》、《高僧傅》等为首,而《释迦氏谱》、《释迦方志》等略焉。 中国佛教史籍之范围,略依《阅藏知津》,将此土撰述中的目录、传记、护教、纂集、音义等各类,顺撰着时代,每书条举其名目、略名、异名、卷数异同、板本源流、撰人略历及本书内容体制,并与史学有关诸点。 本书将六朝以来研究历史所常参考的佛教史籍,按成书年代,分类介绍。关于每书的名目、略名、异名、撰人略历、卷数异同、版本源流,和各书的内容体制,以及与历史有关的其
《青岛佛教研究》内容包括绪论;一、佛教的历史源流;二、佛教的经典与教义;三、佛教的戒律和行事;四、佛教的建筑;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青岛佛教;一、东晋高僧法显在崂山登陆;二、宋高僧道普在崂山海域殉道;三、宋齐居士明僧绍隐居崂山;四、北魏创建崂山法海寺;五、平度释迦院造像碑和天柱山石窟;第二章隋唐宋元时期的青岛佛教;一、日僧圆仁在青岛的足迹;二、大珠山石窟;三、宝寿重修崂山法海寺;四、平度大泽山智藏寺;第三章明代的青岛佛教;一、憨山大师早年岁月;二、憨山大师崂山年谱;三、憨山大师崂山春秋;四、崂山僧道之争始末;五、平度大泽山智藏寺;六、其他佛教成就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