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拉德·J.艾利克森的《基督教神学》是系统神学领域的经典之作。该书获得福音派出版联盟的图书金奖,成为一本最常用的神学教材。《基督教神学导论(第2版)》是《基督教神学》的浓缩本,书中包含了对启示、上帝、创造、护理、人、罪、基督、与救恩、教会,以及末世等教义的清晰概述。《基督教神学导论(第2版)》是基督教文化译丛之一。
本书以其细微的审慎展示了我们有多少现行制度都是在教会中发端和发展起来的,人类文化的各个分支中又有多少东西是属于基督教的。全书从生命尊严、性道德、妇女地位、慈善、医疗保健、教育、经济、科学、政治、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揭示了现代社会许多现行制度和价值观念的基督教渊源,阐明了基督教对人类文明的深刻影响。作者还指出,在世俗主义和相对主义盛行的后现代社会,基督教对文明的积极影响正在面临严峻的挑战。
唐·库比特编著的《神学的奇异回归--基督教在后现代思想中的变迁》是灵性与社会丛书之一,《神学的奇异回归--基督教在后现代思想中的变迁》是一部独特的后现代基督教思想作品。两个世纪以来,西方文化变得世俗。没有哪种宗教教义在被认可的知识分支中扮演构成性的角色。然而,关于“上帝”的信仰的影子依然出现在语言、环境、艺术和文学中。传统的基督教思想以一种崭新的伪装的方式回归了。“上帝”的永恒性在纯粹的短暂性中回归、在批判性思维中回归、在人文主义中回归。创造世界的观念则在现代诗歌和语言哲学中回归。
序 本卷選材系出自畢登格牧師(Rev. W. Norman Pittenger)之手。畢牧為中世紀神學權威之一,執教多年於美國聖公會所設立的一所綜合神學院(在紐約市)。 本卷材料包括自聖奧古斯丁以後至改教運動的一個冗長時期。關於同時期的某些材料為本編譯所已譯出印行者,有拉丁教會文集和教父及中世紀證道集兩卷;前者屬於聖教會發展中較實用的部分,後者則系介紹當時教會盛行的說教旨趣和風格。此外為了更認識中世教會的思想情況,本所計畫譯出阿奎那作品至少一卷及中世紀靈修文學一卷,並望於不久將來能與讀者相見。至於後者
《正义的要素》是由美国戴维·施密茨编著,赵英男等人翻译的作品,全书包含六篇,共35章。篇是 “何谓正义”、第二篇“如何应得”、第三篇“如何互惠”、第四篇“品更尊重与平等份额”、第五篇“对需要的推敲”、第六篇“分配的权利”。厘清了“正义”“应得”“互惠”“平等”“需要”“分配的权利”等概念,对正义的要素进行了学术分析,探讨了“程序正义”“分配正义”等。
西方思想经典即使都译成了汉语,不等于汉语学界有了解读能力。西学典籍的汉译历史虽然仅仅百年,积累已经不菲,学界的读解似乎仍然在吃夹生饭甚至吃生米,消化不了。翻译西方学界诠释西学经典的论著,充分利用西方学界整理旧故的稳妥成就,妄自尊大庚续清末以来学界理解西方思想传统的未竟之业意义重大。译界并非不热心翻译西方学界的研究论著,甚至不乏庞大译丛之举。显而易见的是,这类翻译的选题基本上停留在通史或评传阶段,未能向有解释深度的细读方面迈进。设计这套“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旨在推进学界对西方思想大传统的深度理解。选题除顾及诸多亟待填补的研究空白(包括一些经典著作的翻译),尤其注重选择思想大家和笃行纯学的思想史家对经典的解读。《罗马史释义》思想恢奇、识见高超、文风剔透,坚守启示神学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