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作为一本经典的社会学启蒙著作,是费孝通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讲授 乡村社会学 的讲稿。作者立足中国乡土社会结构,对家庭、生育和种族延续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用通俗、简洁的语言,从日常生活、规矩礼数、历史渊源等诸多方面,解剖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回答了 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 这个问题,提炼出如 差序格局 礼治秩序 性别分工 等重要议题,建构能够解读长期影响、支配着中国乡土社会的独特运转体系的理论,让读者更加理解具体的乡土社会、乡土文化。
《江村经济/未名社科大学经典》原本是作者费孝通用英文写成的博士论文,原题《中国农民的生活》,在国外 出版,后译成中文在 出版。作为费孝通先生研究乡土中国的代表作品,该书一度被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值得后学不断研读欣赏。
今天人们定难想象,上古时代,黄土高原曾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荒漠化源于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始于大量砍伐森林。在三千年前的黄河流域,文字出现不久,城市建设方兴未艾,面对飞速发展的文明,古老的巫术与神灵失去力量,古代思想家忧喜参半,纷纷设想人类的明天。 儒家相信天地自有能力供养人类,鼓励人们在吃穿用度的每一个方面彰显阶级差别,是为礼;墨家相信节约是解决资源短缺的唯#一方法,谴责奢靡浪费和不义之战;而道家探索天地、自然规律,看到了环境承受能力的极限,提倡 小国寡民 。此后,儒家成为官学,墨家销声匿迹,道家则以其形而上的特性演化为宗教、哲学,成为中国人替代性想象的源泉。 如何应对文明发展 正是围绕着这个问题,诸子百家建构起各自的理论体系。自然与文明的冲突逼迫人类反思,在希望与危机并存的时代
本书运用生态学的理论知识,结合社会学、数学、运筹学、系统论和环境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来分析网络社会的生态学属性和本质性规律,旨在通过各学科的相关知识和理论的有机结合,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分析网络社会较为有效的理论和方法。 本书系统地提出并研究了网络社会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理论,将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生态系统进行有机的结合,构建了完整的网络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框架,深入研究了网络社会各组成因素的生态学结构、生态学属性、运行机制,并借助数学和系统科学的知识构建理论模型,提出生态预测模型并研究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本书可以为网络社会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决策者们提供新启示、新方法和新思路,以推进网络社会生态研究方面的学术发展,并确保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社会的健康、和谐及有序的发展。
本书是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2014年暑期调研成果的汇集,活动于5月启动,历时3个多月,活动吸引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数百名学生申报参与,调研足迹遍及全国22个省69个县219个村庄,完成近5000份调查问卷。青年学生深入我国农村,通过多种调研方法和形式,取得可信度和时效性较高的手材料,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从而提出现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形成“三农”问题专题性调研报告。内容围绕我国新时期“三农”领域面临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涵盖农业现代化、农村土地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金融、农村合作组织、农村公共服务、农村基层民主和美丽乡村建设等多个方面,为推进我国“三农”问题的改革与进步、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重要的政策建议和决策参考。
美国进步主义时期是美国历史上使之成为现代化国家的重要阶段,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下,美国的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本书通过对美国进步主义时期传播之于社会发展作用的总结,概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传播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和理论意义,以期有所借鉴。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社会建设作为其重要组成的部分大致包括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管理机制两大方面的内容。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以来,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社会问题,社会建设都已成为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研究问题。《回归社会--中国社会建设之路》按主题分为四个部分:社会正义与国家治理转型、社会经济与社区经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与公共服务购买、民间组织与社区发展。本书由何艳玲主编。
本书为“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研究项目研究成果之一,由外专家共同研究撰写。全书分主报告和六个专题、14篇专题报告,分别为:未来中国人口健康展望;构建促进健康的社会服务体系;医疗筹资体系的可持续性;提升医疗服务供给能力;医药系统中的创新研究;环境污染与健康风险研究,为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借鉴与建议。
英国历史学家、 BBC 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露西沃斯利讲述与人类的关系最为紧密的空间——“家”的演变历史。 “家”由四个主要空间:卧室、浴室、客厅和厨房构成,一位女性历史学家用 45 个故事,以实境体验古人生活的方式,从卧室、浴室、客厅、厨房,一路展开,带领我们探询这些人类历史的分化与演进。从众多生活的细节中勾勒出了整个社会、影响最广、革命性的改变,了解一个人如何安排时间、空间与生活,折射出了其生活的全貌,也反映出她所处的时代。《如果房子会说话》是一部家的历史,更是一部社会史。这是历史,也是新知,人类想要抵达美好的生活,还有一段路要走,但历史可以为我们指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