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20-3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2折2折-3.9折
筛选:
    • 过劳时代(岩波新书精选01)
    •   ( 5047 条评论 )
    • 森冈孝二 著 , 新经典 出品 /2019-01-01/ 新星出版社
    • 从欧洲到美国,从日本到发展中国家,人们曾经期待的 休闲型社会 并未到来, 过度劳累的时代 却开始了。为何生产力在发展,人们却越来越疲于奔命?物质享受越来越丰富,业余时间越来越少。其根源在于社会结构还是个人心理?贫富差距、交通安#全、性别歧视 过劳现象折射出现代社会的诸多问题。 本书从全#球化、信息技术、消费社会、管制放松等角度,分析了过劳背后的社会动向,指出现代人的普遍心理特征,并介绍了荷兰、美国以及日本等国家为解决过劳现象而作出的尝试。关西大学经济学家森冈孝二以大量数据、详实案例立论,集十数年研究成果之大成,为我们披露过劳时代的实貌。

    • ¥24.7 ¥45 折扣:5.5折
    • 梦幻之街(译文纪实系列·日本现场观察)
    •   ( 1 条评论 )
    • 石井光太 /2025-05-30/ 上海译文出版社
    • 二〇二〇年夏,歌舞伎町最老牌的男公关俱乐部 爱总店 推出周末限定咖啡活动,只需消费一百日元便可在下午时段进店。 夜之街 在白天大排长龙,挤满好奇的人。 至今为止的半个世纪,歌舞伎町经历了泡沫经济破灭、政府 净化运动 、雷曼危机、东日本大地震、新冠疫情 男公关俱乐部如变色龙般迅速调整生存策略,以突破常规的商业智慧,从一次次危机中存活下来。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初代男公关尽是初高中肄业的游手好闲之徒与走投无路之人;到了九十年代末期,他们摇身一变,成为电视综艺节目的宠儿,一流大学的学子在 就业冰河期 的冲击下也开始踏足这个行当。往昔不见光的地下世界,竟成了人们争相一睹的 网红打卡地 。 无论经营方式如何改革,不变的是男公关们渴望一夜暴富的美梦。他们总能钻入市场的需求缝隙,找到愿意一掷千金的客人,所以

    • ¥27.5 ¥55 折扣:5折
    • 薄荷实验·给无价的孩子定价:变迁中的儿童社会价值
    •   ( 3346 条评论 )
    • Viviana A. Zelizer /2018-01-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85年美国社会学界*有权威性的赖特 米尔斯(C.Wright Mill)奖年度作品 儿童群体 他们不能言说,只能被他人言说 的命运可以得到更改吗? 《给无价的孩子定价:变迁中的儿童社会价值》关注的是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关于儿童的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过程,即经济上无用而情感上无价的孩子的出现过程。通过透视儿童问题的巧妙视角,作者细腻探讨了那个时期人们对儿童死亡的态度的改变、童工立法的斗争、儿童工作的分化过程、儿童保险的推行、儿童意外死亡的赔偿以及儿童的领养与买卖等。它们共同指向一个深刻的理论话题,这就是:孩子的社会文化属性,他们在道义上的 无价性 如何在市场机制的重重包围中穿越而出,形成一个非常规的市场,由非经济的标准来规则?从而*终指向一个更为深切的理论关怀:社会如何 大于 市场?

    • ¥27.5 ¥55 折扣:5折
    • 薄荷实验·喂养中国小皇帝:儿童、食品与社会变迁
    •   ( 2327 条评论 )
    • 伯娜丁·徐马丽思苏珊娜·古德昌乔治娅·古尔丹 等著;景军 /2017-01-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喂养中国小皇帝:儿童、食品与社会变迁》的形成源于哈佛大学人类学系资深教授华琛(JamesL. Watson)在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发起的 中国社会饮食消费格局 研究项目。九名作者中包括华琛本人,华琛教授的老同事,六人是华琛先生的弟子,因而论文相互呼应的程度非同寻常,在文集类书籍中实属难得。 全书围绕五个议题铺开而论:一是改革开放后中国人的饮食营养,二是儿童食品产业在中国的兴起,三是国家科学育儿话语,四是全球消费文化对中国家庭生活的渗透,五是饮食变迁伴随的社会认同和价值观变迁。 小皇帝 一词向来被联想到被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但所有作者对此都采取了慎重对待的态度,没有简单粗暴地认定独子女必然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或某些固化偏执的行为习惯。作者们将更具有学术价值的讨论集中在一连串的具体问题上。例如,郭于

    • ¥21 ¥42 折扣:5折
    • 关键——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道路
    •   ( 84 条评论 )
    • 孟捷 /2024-03-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如何结合百年党史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看待我们当今所处的时代,如何解读党和国家间的多维度的复杂关系,如何理解党的使命性特质以及党在当代中国经济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如何认识党的领导在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核心地位等,构成了本书作者思考的主题。

    • ¥26.3 ¥36 折扣:7.3折
    • 断裂与新生:一位中国记者笔下的印度日常
    •   ( 318 条评论 )
    • 张兴军 后浪 /2023-09-01/ 贵州人民出版社
    • 记者张兴军行走于中印两国之间,目睹真实的印度与国内流传的印度之间的巨大差距。在印期间,他经历了印度的大选,新冠疫情的暴发,中国企业在印度的蓬勃发展;造访了印度社会的各个阶层:从路边小贩、出租车司机、工厂老板,到教师、学者、电影明星,还通过在印华人的视角,提供了一个中国人眼中真实的印度,见证了古老的大国在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下的断裂与新生。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个邻国与自己的国家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庞大的人口数量,可观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从中国人眼中看印度,就好似看一面镜子。但是,大多数国人对印度的了解,往往局限于一些支离破碎的信息和来自他人的刻板印象。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愈加强大,中国人需要走向世界,并从自己的角度直接观察世界,而不再通过他者

    • ¥30 ¥60 折扣:5折
    • 中国社会巨变和治理《理解中国》丛书
    •   ( 239 条评论 )
    • 李培林 /2014-07-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本书运用大量统计数据和经验调查材料,从人口、家庭、社会结构、社会心态、社会治理等不同的角度,全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的千年未有之巨变,揭示了中国何以能够通过有效的社会治理应对社会巨变带来的挑战,为理解中国巨变提供了一个窗口。

    • ¥21 ¥42 折扣:5折
    • 与俄罗斯人的对话——两个世纪社会进化的系统论观点(全二册)
    •   ( 156 条评论 )
    • [美]A.拉波波特Anatol Rapoport)著,黄觉 唐云燕 高云 译,闵家胤 校 /2016-09-02/ 漓江出版社
    • A. 拉波波特对四门学问都有开创之功或做出过重要贡献,他的名字被十种百科全书收为词条。本书是他晚年所写的重要著作, 是对 俄罗斯灵魂 的大起底。作者巧妙地让俄罗斯*的文学家、思想家 复活 ,然后同想象中的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进行柏拉图式的对话,比照他们个人离世后的社会发展,讨论他们当年论述过的若干问题,非常委婉又非常客观地指出他们精神上的不足和缺陷,以深刻而独到的方式对俄罗斯思想文化进行当代反思。本书随处都透露出深厚的文学修养和敏锐的哲学思维,是拉波波特这样一位跨学科的非凡学者的在其晚年的集大成之作。

    • ¥26.1 ¥58 折扣:4.5折
    • 互联网没有记忆 一部人类记忆简史
    •   ( 337 条评论 )
    • [美]艾比·史密斯·拉姆齐 后浪 /2020-11-01/ 九州出版社
    • 写在泥板、石碑、莎草纸、手抄本上的记忆可以保存数千年。写在网络上的记忆平均存在的时长只有100天。网络平台一旦关闭,我们的回忆、爱好、生活感悟、学习资料都会消失。 一代代人积累的记忆成为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进化优势:知识和文化。如今我们却面临一个悖论:数据不断膨胀,也在不断丢失;信息触手可及,我们却记不住任何知识。 在本书中,作者探索了从史前时代至今人类是如何记忆的,提醒我们数据存储不是记忆,引导我们思考:在互联网时代的数据洪流中,有限的注意力应该用来记住哪些记忆?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处理膨胀的信息?消失的记录会对未来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谁来决定哪些信息可以传播和流传至后世。

    • ¥25.8 ¥38 折扣:6.8折
    • 晋汾遗踪:民国山西游记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11 条评论 )
    • 张元卿,崔文川 编 /2016-12-01/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晋汾遗踪(民国山西游记)》是“民国分省游记丛书”中的一本,以反映山西历史人文的文章为主,选编了十七篇游记,分为四辑,按自北而南的顺序编排。本书收录的陈垣、傅增湘等人的文章在后来入集时多有改动,一般读者已看不到初版面貌。有鉴于此,本书均按初版照录,以恢复原貌。再如,梁思成的《记五台山佛光寺建筑》,通行本是梁氏后来据初版文言本改写的白话文本,内容没有大的变化,文采则远逊。这次依据初版收录,不仅意在恢复其文言面目,更在于藉语言之恢复,使其文采、情怀与看点浑然一体,完整地呈现给读者。此外,本书中还有一批反映乡村和县城的民生状况的文章,是了解民国山西底层生活的鲜活资料。

    • ¥21.5 ¥40 折扣:5.4折
    • 世界城镇化理论与技术译丛--城市即人民
    •   ( 922 条评论 )
    • [美]亨利·丘吉尔 /2016-08-01/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原纽约市市长、美国建筑师协会院士、著名城市规划师亨利 丘吉尔多年来的施政心得与城市规划经验的总结。书中系统分析了欧美城市规划中的成功与失败,指出了在城市更新改造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审视了政府在经济崩溃之际所采取的一系列城市应急预案,探索了城市的未来形态与发展前景,对城市规划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 ¥26.1 ¥58 折扣:4.5折
    • 二十世纪徽学发展简史
    •   ( 69 条评论 )
    • 卞利 著 /2019-02-01/ 安徽大学出版社
    • 卞利著的这本《二十世纪徽学发展简史》重新梳理了20世纪徽学研究从萌芽、初步展开到繁荣发展的历程。全书共分九章,内容包括:20世纪上半叶徽学的萌芽与早期发展;20世纪50至70年代中期徽学研究的展开;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90年代末徽学学科建设和文献整理;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末徽商研究领域的拓展;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末徽州宗族与社会研究;20世纪徽州契约文书的发现、流传、整理、出版与研究;唯物史观与20世纪徽学研究的发展;20世纪中外史学交流与徽学学科建设;微学研究的前景和趋势展望等。

    • ¥22.1 ¥49 折扣:4.5折
    • 分裂的西方 上海译文出版社
    •   ( 48 条评论 )
    • (德)尤根·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 /2019-03-01/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分裂的西方》围绕美国911事件以及随后美国入侵伊拉克,阐述了欧洲一体化的问题,特别提到了联合国的改革和未来。他指出,造成西方分裂的并不是国际恐怖主义的危险,而是现今美国政府的政策。该政策忽略了国际法,对联合国弃之不顾。这条裂痕已经贯穿了欧洲,也贯穿了美国自身。作者希望提醒大家注意这种差异,他以此为契机研究国际法宪法化,旨在探讨欧洲一体化的问题。

    • ¥21.1 ¥48 折扣:4.4折
    • 晕眩年代:1900-1914年西方的变化与文化
    •   ( 288 条评论 )
    • [德]菲利普·布罗姆彭小华译 /2016-01-01/ 四川人民出版社
    • 《晕眩年代: 1900-1914 年西方的变化与文化 》 20 世纪早期的欧洲:一个漂浮不定的世界,一个期待新事物却又恪守传统的矛盾交织时代。当时的主要议题是:恐怖主义、全球化、移民、消费主义以及道德价值的坍塌和超级大国之间的对抗。 20 世纪不是诞生于索姆河的战壕或者帕斯尚尔战役 而是诞生于一战之前那令人眩晕的十四年。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出现了*终与旧世界秩序有着悲剧性矛盾的新秩序。也是在这十几年里,全世界都感受到了工业革命带给政治和个人的影响:人们逃离乡村及传统身份的改变,使城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科学创造了新可能性的同时,又带来了背离传统的梦靥;教育转变了千百万人的观念;批量生产的物品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产业劳工要求分享政治权力;女性试图改变社会地位及两性关系的结构,进而争得话语权 从

    • ¥29.5 ¥59 折扣:5折
    • 现时代的根本特点
    •   ( 448 条评论 )
    • [德]费希特 著,沈真 梁志学 译 /2017-04-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就像康德的《从世界公民的观点来看普遍历史的观念》( 1784年)和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演讲录》(1822 1831)一样,是从先进文明的全球化角度来考察人类历史发展的逻辑的。在本书中,作者指明,每个民族的历史既有其必然的发展趋势,也有其偶然的变化形态,因此每个民族的成员应该既以世界公民的意识,也以爱国主义的态度看待和参与历史进程。由此,本书不仅上继了康德的传统,而且下开了黑格尔的先河。费希特的历史哲学在德国古典哲学的历史观的发展中是一个重要的阶段。

    • ¥20.4 ¥28 折扣:7.3折
    • 人类的出路(走出发展困局之二)
    •   ( 112 条评论 )
    • (加)维利耶 著,唐奇 译 /2012-12-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全球变暖、资源短缺、人口爆炸——难怪整个人类社会都在酝酿世界末日的情绪。以往似乎离我们非常遥远的各种灾难,如今已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生活中。这是因为灾难发生的频率比过去高吗?还是环境越来越糟?自然灾难与人为灾害间的界线,彷佛越来越模糊。 面对层出不穷的对于人类未来的沮丧预测,我们更需要一点点启示、一点点做出改变的具体设想。在《人类的出路》这本书中,人类面临的紧迫全球性挑战,次被视为大型危机管理的一个方面。 作者首次提出:尽管许多危机互为因果,但解决方案也能发挥连锁效应。在世界许多地区,人们通过许多细微的方式,已经开始向着可持续发展做出改变。《人类的出路》展示了如何巩固已有的努力,并实现更有意义、更持久的改变。 这不是一本关于气候变化、资源短缺或其他任何单一问题

    • ¥29.1 ¥39.8 折扣:7.3折
    • 社会变迁中的乡村精英与乡村社会
    •   ( 350 条评论 )
    • 李庆真 /2016-12-0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在中国的历史传统中,知识是一个人重要的身份象征,一个人拥有了知识就拥有了和别人不一样的觉悟和思维,从而也就使其有别于其他人。*重要的是,在乡村社会,知识是一种稀缺资源,拥有它的人并不多。物以稀为贵,因而,在乡村社会,拥有知识的人常常受人尊敬。如若再能增加善行,热心公务,主持公平正义,必为民所尊敬。在传统乡村社会中,乡绅即是乡村中的知识分子,不光拥有显赫的社会地位,还代言乡村民众,必要时能为民请命,深受民众爱戴。 由李庆真所*的《社会变迁中的乡村精英与乡村社会》一书即以这一精英群体为聚焦点,选择了浙、皖两地不同区域和文化传统的乡村做比较研究,在细致描述这一群体的群体特征、个人成长经历和乡村生活画卷的基础上,以精英理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等理论视角进行分析,力图透过一个个乡村生

    • ¥24.5 ¥49 折扣:5折
    • 农场:从印尼到墨西哥,一段直击动物生活实况的震撼之旅(字里人间)
    •   ( 127 条评论 )
    • [美]索尼娅·法乐琪 /2018-08-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你喝的牛奶是怎么生产的?你餐桌上的猪肉是怎么来的? 你享用的美食,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真相? 这是一部精彩的纪实作品 作者从一个普通的农场志愿者成为了一名 全球农场卧底 。 从墨西哥、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到加拿大,跑遍全球肉食农场,只为揭开我们餐桌上食物来源的真相。 有机农场:遭到电击限制行动的乳牛,彼此自相残杀的鸡,被残忍阉割的小猪 乳牛遭到电击,才能精准地排泄在指定的位置;失去自由的乳牛像被圈养起来的肮脏的怪物。 鸡被割掉鸟喙,是为了避免在拥挤中啄杀彼此;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多的鸡会被踩死或者与鸡笼长到一起。 给母猪注射低剂量的抗生素,是为了增加体重,从而提高猪肉产量 所谓的有机农场,却是*的细菌感染地,动物与人类的健康日益受到威胁。 人工授精、工业化饲养、滥用药物

    • ¥29.7 ¥66 折扣:4.5折
    • 京族经济发展与文化变迁
    •   ( 23 条评论 )
    • 李军明 /2017-07-01/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京族传统上是一个以海洋捕捞为生的民族。20世纪80年代后,京族的边境贸易、旅游业、现代海水养殖业、现代水产加工业迅速崛起。为了经营好现代产业,京族主动吸收现代知识,与中外客商、游客、相关学者以及政府部门广泛交流与互动,京族传统文化随之发生了变迁。京族通过文化变迁克服了文化失范,经济发展促进了京族与其他民族及越南人的交流、交往、交融,使当地人民和谐共存、共同发展。京族经济发展和文化变迁,本质上是京族对现代文明成果的吸收。吸收现代文明成果使京族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增强了京族的文化自信,产生了保护和传承京族传统文化的动力,提供了保护和传承京族传统文化的手段和方式,促进了京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场,才能有效保护和传承

    • ¥25.2 ¥56 折扣:4.5折
    •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身份转换研究
    •   ( 18 条评论 )
    • 蒋红军 著 /2015-09-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蒋红军*的《城市化进程中农民身份转换研究》 深入探讨了在中国城市化背景下,传统农民如何经由 新的社会建制与主体实践转变为现代市民,进而推动 农民公民身份权利发展。通过双案例研究发现,农民 身份转变的社会政治过程意味着农民公民身份权利关 系与社会福利格局的大调整,其*不单纯是城乡分治 的户籍制度变*问题,*不仅仅是农民生活方式转变 的问题,而是重新界定旧有农民身份的权利关系,在 建设新型城乡关系的进程中重组农民与市场、农民与 国家、农民与社会之间的权利关系。

    • ¥29.5 ¥59 折扣:5折
    • 建筑师还是蜜蜂?——人类为技术付出的代价(商务新知译丛)
    •   ( 177 条评论 )
    • 麦克?科雷 /2018-11-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至关重要,具有争议性,是一部开拓性的著作。 计算机给我们以强大的力量和高度的精确性。有人说,它释放了我们的创造力,把我们从单调而又辛苦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但也有人说,计算机也把我们降低为机器人,因为计算机替我们做了许多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使我们丧失了掌握这些技术的必要性。本书在这些关键而极具争议的问题上,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它展示给我们的是,我们能够而且必须为我们的技术开创一个切实可行、并且令人振奋的前途。

    • ¥27.7 ¥38 折扣:7.3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