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0-5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2折2折-3.9折
筛选:
    • 始于极限:女性主义往复书简(上野千鹤子蕞新代表作,万千读者共鸣的坦诚对话,“皱巴巴的心都被熨平了”)
    •   ( 212122 条评论 )
    • (日)上野千鹤子,(日)铃木凉美 著,新经典 出品 /2022-08-01/ 新星出版社
    • 《始于极限》是女性主义先驱上野千鹤子与人气作家铃木凉美历时一年的通信。 青春期,上野千鹤子只身前往京都求学,只为逃离父亲与教会;同时期,铃木凉美为了反抗父母,一脚踏入出卖身体的世界。 大学时,上野参加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却在战壕的另一侧目睹男生只把女生当作解决生理问题的工具;铃木就读于日本蕞好的私立大学,却要在夜世界寻求自身的价值。 学生时代结束,上野以独立女性自居,结果成了男人挥之即来招之即去的床伴;另一头的铃木开始书写夜世界的魅惑与肮脏,时常遭受来自女性的抨击与批判。 今天,上野已是日本女性学研究第yi人,铃木则走到了夜世界的极限,在质疑过往、怀疑自己的同时,犹豫着下一步如何迈出。 她们相差四十岁,走过了迥异的人生。在长达一年的通信中,她们围绕恋爱与性、婚姻、工作、独立、男人

    • ¥44.25 ¥59 折扣:7.5折
    • 权力精英(经久不衰的权力著作,看清社会等级的真相!切·格瓦拉与卡斯特罗联袂推荐,社会学之书!)
    •   ( 27253 条评论 )
    • [美] C.赖特·米尔斯 译 者:李子雯 /2019-09-01/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切 格瓦拉、卡斯特罗、让-保罗 萨特、西蒙娜 波伏娃推荐,455位国际社会学协会的成员投票选出 20世纪100本重要的社会学著作 之一!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赖特 米尔斯经久不衰的权力批判巨著,从 权力 本质出发读懂当代社会,看清社会等级的真相!充满启发性的社会科学著作,跨越地域和时代的借鉴意义! 他们打高尔夫、参加俱乐部、乘国际航班和远洋渡轮度假;他们在朋友的别墅中聚会,接受电视采访,参加慈善晚会;他们毕业于世界名校,过着上流阶层的生活;他们拥有普通人不具备的话语权,一句话、一个决策便能影响大众的生活;他们掌握着世界上的大部分权力、财富和资本,永远在追求着更多的利益和更强大的力量;他们是律师、大学校长、银行行长、公司总裁、海陆军上将,是政客、企业家、军官,是*的成功人士与 社会顶层 。 这本书围绕着 权力

    • ¥39 ¥78 折扣:5折
    • (守望者·镜与灯)资本主义现实主义:私人情绪与时代症候
    •   ( 1226 条评论 )
    • [英] 马克·费舍 著,王立秋 译 /2024-01-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 一部具有文学气质的时代小书,记录活在工作 生活怪圈中的一代人。 ◎ 为什么心理问题是个政治问题? ◎ 想象世界末日比想象资本主义末日更容易? ◎ 21世纪被一种令人窒息的有限感和疲惫感所压迫。 - 费舍作品首次引进国内。 英国当代思想家、互联网思辨妙手、21世纪头五年英国 社交媒体的中心 ,马克 费舍代表作。 2008年左右,费舍离开伦敦,回到满溢童年假日记忆的萨福克郡,他对妻子说: 它能卖出500本我就很满足了。 此时,他不需要再时刻警惕抑郁症,一切似乎都向好发展:小书触动了无数个体的内心,销量爆发性增长,也 激励了近二十年来第一次大规模重新政治化的年轻人 。但2017年,费舍决绝地离开了我们。 这是一本 令人不安 的小书。一部以身入局、面向当下的反思性著作。 一部围绕真问题、真经历的才华横溢之作,犀利剖析身处

    • ¥34 ¥68 折扣:5折
    • 犯罪侧写师手记(韩国首位女性犯罪侧写师,办案16年的真实人性故事。)
    •   ( 2842 条评论 )
    • (韩)李珍淑 著;长意 译;星文文化 出品 /2022-12-01/ 四川人民出版社
    • 犯罪侧写师?女性?你会由此联想到什么?女版夏洛克 福尔摩斯吗? 李珍淑是韩国首位女性犯罪侧写师,作为心理学、社会学的双料博士,她已从业16年,多次参与重大刑事案件。 在本书中,她首次公开了成为犯罪侧写师的方法和过程,并以真实案件的侦破过程为基础,详细讲述了犯罪侧写师的工作内容,包括嫌疑人侧写、关联性侧写、口供分析、审讯策略支持、犯罪行为分析等,满足人们对犯罪侧写师这一职业的好奇。 温情下的残酷人性,一着不慎的行差踏错,无可挽回的病态心理,不同案件折射出了太多社会真相和人性弱点。李珍淑以自己与300名犯罪嫌疑人的真实对谈为基础,从专业角度梳理和分析,让人们在扩宽知识的同时,远离伤害与被伤害的陷阱。

    • ¥49.8 ¥49.8 折扣:10折
    • 为了活下去的思想
    •   ( 7484 条评论 )
    • [日]上野千鹤子 /2022-11-01/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战争究竟有什么样的吸引力? 女性能和男性一样成为士兵吗? 女性主义所追求的平等是女性也要和男性一样参战吗? 9 11事件揭开了21世纪的帷幕,历经了史无前例的 战争与破坏的20世纪 后,我们又在新世纪目睹了如此不近情理的暴力。而在国家与暴力的新的结合之中,又增加了性别这一变量。我们不得不面对 男女共同参与暴力 这一难题。 《为了活下去的思想》是日本女性主义理论先驱上野千鹤子,围绕国家、暴力、性别等议题进行思考的总结式作品。她从本世纪的 9 11 事件开始,追溯到上世纪的慰安妇诉讼以及之后爆发的海湾战争,在这些暴力事件中,思考性别这一不确定因素在国家和暴力体系的新构成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她发出了 逃出去,活下去! 的呼号,进一步确认与阐释了 女性主义是让弱者以弱者的姿态受到尊重的思想。 本书是上野千鹤子继《父权

    • ¥31.9 ¥58 折扣:5.5折
    • 开场:女性学者访谈(当当专享版) 赠送“2023年专享开场月历”
    •   ( 7449 条评论 )
    • 新京报书评周刊 /2022-11-01/ 新星出版社
    • 女生不适合做学术 ? 女博士是第三种人类 ? 女同学只会死读书? 不够理性、不够严谨、不够创新,不够 学得好不如嫁得好? 一句话,身为女性,意味什么?为什么她们大都拒绝性别标签,甚至排斥在前面加上 女性 二字? 上野千鹤子、戴锦华、贺桂梅、梁鸿、张莉、包慧怡 她们虽然国别不同、领域各异、代际也参差不齐,但全是业界翘楚,是文化领域绕不过去的名字。对她们而言,女性主义意味着什么?性别身份带给她们的,是束缚、壁垒,还是成就、自由?她们又如何在男性为主导的规范中涉水而行?《开场:女性学者访谈》试图打破性别刻板印象,破除学术圈性别壁垒。全书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与11位学者展开了深度访谈,围绕学思历程、性别身份与学术研究关键词,回溯了各自的思想脉络,盘点了她们的不满与困惑,野心与梦想

    • ¥34 ¥68 折扣:5折
    • 应得的权利:男性特权如何伤害女性
    •   ( 9028 条评论 )
    • [澳]凯特·曼恩 /2022-05-01/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应得的权利》是康奈尔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凯特 曼恩的振聋发聩之作。在本书中,她融合女性主义、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犀利地剖析了近些年来引起高度关注的社会事件,案例涉及医疗系统、家务劳动、性暴力、公共事务等多方面,揭示了自由平等表象之下,处处可见的性别不正义现象。从中我们将看到,男性如何仅仅因为性别而获得系统性的优势和特权,从而打压女性应得的权利,并对女性造成伤害。 通过本书,凯特 曼恩不仅为我们理解厌女症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框架,也为我们构建了一个世界愿景 在这个世界里,女性和男性一样有权得到关注和关心。

    • ¥31.9 ¥58 折扣:5.5折
    • 媒介的欺骗性:后图灵时代的人工智能和社会生活
    •   ( 203 条评论 )
    • 西蒙尼·纳塔莱(Simone Natale) /2023-09-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 人工智能往往被形容成一种超越人类、如美梦又如噩梦般的存在。它引发了很多关于人类社会形而上学的思考。不可否认,人工智能正一点点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但人工智能到底是什么?它对人类社会的重塑又是怎么发生的?本书通过回顾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历史,揭露了人类关于这种技术的幻觉和谬论。聚焦于沟通型人工智能,作者指出它们并不是一种真正的 智能 ,而是人类对自身的投射。人工智能技术利用文化偏见和现代心理学来匹配人类对外界环境的观察和探询,从而投射出 智能 的假象。作者提出了 庸俗欺骗 这个概念来揭示人机互动的本质即欺骗,并详细阐述了 庸俗欺骗 的各个维度。所谓人工智能,无非是利用投射和刻板印象来附和社会规范罢了。透过人工智能技术,我们恰好可以看出人类是多么容易受到欺骗。在各种科技的不断兴起中,我们人类

    • ¥49 ¥58 折扣:8.4折
    • 同时代的北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经验与当代文化生产研究
    •   ( 0 条评论 )
    • 刘岩 /2024-05-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东北之为 北方 的历史,同时是它成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工业基地、文化工业基地和另类现代性前沿的历史。本书是文化研究学者刘岩教授的全新论著,以小说、评书、二人转、影视剧、喊麦、春晚小品、先锋艺术、城市改建等当代文化生产为主要媒介,结合长时段视野,探究 北方 历史经验的同时代性。在这一探究中,东北既是区域辩证的对象,也是尝试以经验克服景观、由记忆解放想象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作者尝试反思近年流行的 东北文艺复兴 话语和被遮蔽的社群真实经验,力图面向未来发掘社会主义文化生产的历史遗产。

    • ¥32.5 ¥65 折扣:5折
    • 依然疯狂
    •   ( 219 条评论 )
    • [美]桑德拉·吉尔伯特苏珊·古芭/著张艳许敏/译 /2024-01-01/ 湖南文艺出版社
    • 在开创性的女性主义经典著作《阁楼上的疯女人》出版40年后,吉尔伯特和古芭再度合作,聚焦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女性写作者,讲述第二波女性主义浪潮的故事。与19世纪的 阁楼上的疯女人 不同,她们的写作状态更为自由,她们的表达更为直接犀利。书中涉及的人物包括美国现代女权运动之母贝蒂 弗里丹,诗人西尔维亚 普拉斯、阿德里安 里奇,美国的文化偶像苏珊 桑塔格、琼 狄迪恩,作家勒古恩、阿特伍德、托尼 莫里森,等等。通过梳理这一时期的女性主义文学史,作者考察了相关的历史、政治与文化,全面展示了70年来女性追求自由与平等的历程,以及与抗争一同延续至今的厌女文化。

    • ¥39.6 ¥72 折扣:5.5折
    • 重塑爱情:如何摆脱父权制对两性关系的影响
    •   ( 531 条评论 )
    • [法]莫娜·肖莱/著 吴筱航/译 /2023-09-01/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人人都在说的父权社会,究竟是如何影响异性恋关系的? 延续了上千年的父权制,如何凌驾于女性之上? 对两性关系以及女性崛起颇有研究的莫娜 肖莱,在《重塑爱情》一书中通过一个个异性恋关系典型,着重剖析了经常被女权主义回避的问题 爱情。书中深度分析了父权制结构下传统男女关系中那些浪漫的表象、厌女的传统以及家庭暴力等问题。 翻开本书,了解女性如何摆脱父权制对两性关系的影响,重新塑造爱情的平等结构! 文化背景:我们对爱的谨小慎微以及某种自满情绪,导致我们无法拥抱爱。(请翻到第27页) 凌驾于女性自卑上的浪漫:理想爱情中,女人低男人一等?(请翻到第63页) 家庭暴力:男性主导机制下的女性,因自身不完美产生的羞耻感,成了家庭暴力的温床。(请翻到第121页) 男女爱情观的差异:爱情只是女人的事吗?(请翻到第187

    • ¥37.4 ¥68 折扣:5.5折
    • 薄荷实验·人行道王国
    •   ( 7554 条评论 )
    • [美] 米切尔·邓奈尔Mitchell Duneier) 著,[美] 奥维·卡特 摄影 /2019-03-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人行道的秩序、安全来自何处?怎样的人行道,才能维系个体的尊严,让人们拥有更好的城市生活? 《人行道王国》关注在街头讨生活的人。他们在街上摆摊、睡觉、捡垃圾,游走在法律边缘,看似制造了混乱和威胁。但社会学家米切尔通过长达5年的参与式观察,深入街头人的生命世界,解释了人行道生活的社会结构和日常互动的逻辑。他提出,在街头谋生的人,实则借由在人行道上创造性地寻求生存空间,生成了一套非正式社会控制体系,维系着人行道的秩序和安全;而他们也得以 诚实谋生 ,扭转自己的人生。米切尔提醒城市治理者,以及任何一位想要理解城市复杂生活的人,非正式经济和社会生活有巨大的、无可替代的价值,同时也不必然在审美上令人不悦。这有助于我们反思社会治理的局限,和城市生活更人性化的可能。

    • ¥39.9 ¥79.8 折扣:5折
    • 不稳定的自尊:女性的自恋人格与自卑感(女性的独立人格,起始于接纳自己不完美的部分)
    •   ( 1701 条评论 )
    • [德] 贝贝尔·瓦德茨基 著,陈国鹏 赵书荣 译 /2022-11-01/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时代的风潮、广泛的焦虑,导致女性的自恋现象日益严重。但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自恋并不是一种疾病,它是一种对严苛环境的适应,是一种隐藏真实自我的方式。 为什么有的人外表出众,却还要去整容抽脂? 为什么很多人在拍照时,一定要用美颜滤镜?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在情感上陷入两难一选择 亲密时,会害怕受伤害;选择远离时,又害怕孤单? 这是因为她们都有不同程度的自恋型人格障碍,她们想用成功、金钱、别人的认可来弥补自我价值感的缺失,她们表现得理智、坦率,却都有深度的不安全感和自卑感。 资深心理治疗师贝贝尔 瓦德茨基认为,自恋型人格障碍往往有着严重的自我怀疑与自卑的特征,光鲜亮丽的自信外表常常只是用以隐藏内心的不安。在本书中,她从大量的女性案例出发,融合温尼科特、荣格等多个著名流

    • ¥34 ¥68 折扣:5折
    • 有工作的穷人:全球化与亚洲地区不稳定就业
    •   ( 646 条评论 )
    • [美]阿恩·卡勒伯格,[美]凯文·赫威森,[韩],申光荣 /2023-09-26/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本书评估了全球和国内因素对日本、韩国和印度尼西亚的不稳定就业及其产生的影响。这三个国家是典型的亚洲资本主义经济体:日本和韩国现在是发达和成熟的经济体,而印度尼西亚仍然是一个中低收入国家。 凭借他们在亚洲研究、比较政治经济学、社会分化和不平等,以及工作社会学方面多年的研究,三位作者对不稳定就业的发展程度和产生的后果提出了令人信服的见解,并研究了该类从业者人数上升的背后动力。 通过将宏观层面的政策、中观层面的劳资关系和个体 工人的微观经历联系起来,他们揭示了催生不稳定就业的错综复杂的力量,并在此过程中将历史、制度分析与有关资本主义和阶级关系的政治经济学相结合。这本书揭示了不稳定就业最终如何导致日益严重的不平等,并使部分人口陷入长期贫困,令更多人的生活和收入朝不保夕。

    • ¥31 ¥69 折扣:4.5折
    • 金钱的社会意义(薄荷实验)
    •   ( 2131 条评论 )
    • [美]维维安娜·泽利泽 /2021-07-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钱就是钱 大多数普通人就是这么认为的。确实,在一般观念中,金钱是一项没有感情的工具,它将社会关系简化为冷漠疏离的金钱关系。著名的社会科学家泽利泽质疑这种假设,她在本书中说明了人们如何自创货币的形式,以及人们如何透过使市场理论家困惑的方法,设定金钱的用途,将各种金钱形式与亲友关系网路融合,并终极改变了人们花钱与存钱的过程。

    • ¥32.5 ¥65 折扣:5折
    • 群体性孤独 第十届文津奖获奖图书
    •   ( 6808 条评论 )
    • Sherry Turkle湛庐文化 出品 /2014-03-01/ 浙江人民出版社
    • 你是否也熟悉这样的场景:家人在一起,不是交心,而是各自看电脑和手机;朋友聚会,不是叙旧,而是拼命刷新微博、微信;课堂上,老师在讲,学生在网上聊天;会议中,别人在报告,听众在收发信息。所有这些现象都可以归结为 群体性孤独 我们似乎在一起,但实际上活在自己的 气泡 中。我们期待他人少,期待技术多。不间断的联系,是否让人类陷入了更深的孤独? 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学教授雪莉特克尔为了研究人与机器人之间的互动,15年来深入两家养老院,对200多人进行了实地研究;为了研究人们的网上互动,与7家中学合作,收集了450名中学生的*手研究资料。她通过研究发现,信息技术在给人们带来沟通便利的同时,也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弱化,有些人甚至因此而丧失了面对面交流的能力。特克尔认为,人们发短信、发邮件,上社交网站,玩电子

    • ¥33.4 ¥66.9 折扣:5折
    • 耶鲁需要女性:她们如何改写藤校规则
    •   ( 215 条评论 )
    • [美]安妮·加德纳·珀金斯 著;徐芳园 译 /2024-01-01/ 上海书店出版社
    • 1969年9月,美国顶级名校耶鲁结束了它268年的男校历史,迎来了第一批女学生。当她们踏入宏伟的校园时,却发现自身的体验与男同学迥然有别:她们是7∶1里的绝对少数,是 男人村 里的附属点缀,是男性眼中稀缺的性资源。被社团组织、运动队、合唱团、校内餐厅拒之门外的同时,电话骚扰、猥亵侵犯却自动找上门来。 面对漠视女性处境的耶鲁领导层(基本是白人男性)、 性解放 反越战 平权 等运动下振奋的社会思潮,这群年轻女性要如何捍卫自身、结成友谊、成就自我?如何重塑美国高等教育并改写历史?

    • ¥36 ¥72 折扣:5折
    • 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理论漫谈 社会科学通识系列 童敏著
    •   ( 897 条评论 )
    • 童敏 /2022-10-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理论漫谈》借助故事、寓言、案例等,以生活化的通俗语言对社会工作的理论逻辑、主要流派以及历史演变过程进行阐述,让读者在有趣、轻松的阅读氛围中体会到社会工作理论的趣味和温情,学会运用社会工作的思维应对生活中的困难。《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理论漫谈》包括五个部分:生活就是问题解决、生命是一种成长经历、成长需要关怀、成长需要协同,以及生命是一种整合。这是一部采用生活化的语言阐述社会工作理论的作品,对于深入理解和推广社会工作都有重要意义。

    • ¥31.4 ¥49 折扣:6.4折
    • 智慧宫丛书013·技术陷阱:从工业革命到AI时代,技术创新下的资本、劳动与权力
    •   ( 2086 条评论 )
    • 卡尔·贝内迪克特·弗雷 后浪 /2021-11-01/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本书系统而全面地回顾了近几百年技术进步的历史,以及它如何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成员之间的经济和政治权力分配。正如本书所表明的那样,工业革命从长远来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和繁荣,但机械化的直接后果对大量人口来说是毁灭性的。中等收入岗位减少,工资停滞不前,劳动收入占比下降,利润激增,经济不平等加剧。 本书作者卡尔 贝内迪克特 弗雷证明,这些趋势大体上反映了我们现在这个始于计算机革命的自动化时代的趋势。正如工业革命终为社会带来非同寻常的利益一样,人工智能系统也有潜力做到这一点。但弗雷认为,实际的结果将取决于短期发展能否得到良好的管理。在十九世纪,工人们激烈地表达了他们害怕机器抢走他们的工作的担忧。今天绝望的中产阶级没有诉诸武力,但他们的挫败感导致了民粹主义的抬头和社会的日益分裂。由于中

    • ¥41 ¥82 折扣:5折
    • 在野之学
    •   ( 2409 条评论 )
    • 贺雪峰 /2020-10-22/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为著名乡村研究学者贺雪峰教授系统总结华中乡土学派的研究方法,并进而更上层楼,扩展到对中国目前整个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总体反思。 其核心观点就是通过 饱和经验 ,来培养研究者的 经验质感 ,从而建立真正的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主体性,而不再把中国作为西方社会科学理论的试验场。 本书从乡村问题入手,对目前中国社会科学的整体定位与具体方法提出了有力的挑战。作者认为目前中国社会科学很大程度上从属于以西方为中心的学术体系,既不立足于中国社会本身的问题,也无法为中国社会提出真正的解决方案;在方法上则属于从学术到实践又回到学术的 小循环 。 作者主张建立中国社会科学的主体性,回应中国社会自身的发展和挑战;在方法上采用从实践到学术再回到实践的 大循环 。 同时作者还主张改变中国社会科学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

    • ¥37.1 ¥58 折扣:6.4折
    • 为房痴狂:16位房产经纪人口述实录
    •   ( 30 条评论 )
    • 刘青松 /2024-02-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这是一部16位资深房产经纪人的口述实录。他们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西安、苏州等地,书里有他们成长及从业过程中的独特经历,有房产买卖的隐秘规则,有交易各方的斗智斗勇,也有人与人之间的算计与善意。 房市众生相,亦为时代面相。本书记录的不仅是一群人,更是一个时代的侧影。而这16个故事所折射出的灵魂拷问,令人深思社会的病灶与生活的真义。

    • ¥34 ¥68 折扣:5折
    • 近代家庭的形成和终结(增订版)《厌女》作者上野千鹤子成名作+代表作 商务印书馆
    •   ( 3482 条评论 )
    • [日]上野千鹤子吴咏梅 译 /2022-10-01/ 商务印书馆
    • 在家庭形态日益多样的今天,越来越多人高呼 家庭 走向了解体。 究竟,何以为家?是不论远近无从选择的血缘,还是一屋几人三餐四季的共同生活?与其说 家庭 是一种现实存在,应该说更多存在于每个人的 家庭自我认同意识 (Family Identify)中,也就是每个人的心理认同和个人选择。对在血缘、种族、婚姻等界限之外的亲密关系的形容,常常说 像家人一样 ,也就是个人的心理认同。家庭并不是集体式的人格。自我认同意识只归属于个人,家庭发生变化,意味着构成家庭的每个个人发生了变化。 从家庭到 像家庭一样 ,家庭的临界点在哪里呢? 此外,作为从充满社会竞争压力的公共领域 逃脱 出来的私人领域,在性别视角下,家庭仍充斥着权力和资源的不平等,以及由此造成的压迫结构:家务为什么成了女性的 强制劳动 ?看护老幼,为什么成了主妇们的 天职

    • ¥34 ¥68 折扣:5折
    • 同时代的北方 :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经验与当代文化生产研究 反思“东北文艺复兴” 戴锦华汪晖宋念申荐 历史文化书籍 上
    •   ( 1 条评论 )
    • 刘岩 著 /2024-04-01/ 上海人民
    • 东北之为“北方”的历史,同时是它成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工业基地、文化工业基地和另类现代性前沿的历史。本书是文化研究学者刘岩教授的全新论著,以小说、评书、二人转、影视剧、喊麦、春晚小品、先锋艺术、城市改建等当代文化生产为主要媒介,结合长时段视野,探究“北方”历史经验的同时代性。在这一探究中,东北既是区域辩证的对象,也是尝试以经验克服景观、由记忆解放想象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作者尝试反思近年流行的“东北文艺复兴”话语和被遮蔽的社群真实经验,力图面向未来发掘社会主义文化生产的历史遗产。

    • ¥32.42 ¥65 折扣:5折
    • 中国人的习惯
    •   ( 1524 条评论 )
    • 邱泽奇 /2022-07-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中国人如何思考?如何行动?《中国人的习惯》从习惯养成视角入手,沿着知 信 行的顺序,以思维和行动的底层文化逻辑为抓手,指出,中国人养成的习惯是内省。以内省为基底,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是推己及人的,社会习惯是和而不同的,生活习惯是择善而从的,工作习惯是勤勉好学的,休闲习惯是张弛有度的。随着中国的开放和与其他文化交流的加深,这些习惯在当下已经面临挑战,未来的中国人将会养成怎样的习惯取决于每一个中国人对自己文化的自觉和对外来文化的理解。这本小书试图为中国人理解自己的习惯提供参考,更为世界理解中国人的习惯提供建议。

    • ¥37.8 ¥59 折扣:6.4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