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人口与环境关系--理论与实证研究》由童玉芬等所著,本书是在作者多年来对北京市人口与环境资源领域里的系统研究的一个总结和整理。以北京市的人口与环境资源关系为主线,采用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全面系统地对首都北京的人口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人口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人口地理学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跨专业融合的特点不断强化,但针对东北地区人口迁移现象和机制的系统性研究仍然匮乏。本书挖掘海量历史数据,系统分析东北三省人口迁移的时空格局和演变特征,探索建立基于演变视角的人口迁移机制研究框架,并利用 人口顺差 群体相对偏好 等概念和 新引力模型 区域综合差异指标体系 灰色关联度 相结合等方法揭示东北三省人口迁移内在机制,后针对东北三省当前面临的问题,提出加快人口振兴的对策和建议。 本书可供地理学、人口学、经济学研究人员阅读和参考。
郑真真、贺珍怡、张展新主编的《中美流动迁移比较研究》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与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开展的合作研究成果,旨在推动中美两国研究人员交流和相互了解。通过中美两同学者多次研讨,研究聚焦大规模人口流动下的社会发展和社会保障,从相同视角比较中美两国的国内迁移和国际迁移与相应公共政策变迁方面的特点,以及共同关注的社会议题。中国学者撰写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人口流动及其研究的回顾、有关农民工权利的改革研究、流动人口公民权实现问题、流动人口的健康、教育和社会保障;美国学者撰写的内容与之相对应,涉及美同移民与社会权利的演进、国际移民的医疗保障和教育获得以及养老保障。本书为两国学界和政策部门提供了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