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的故事》阐明:没有一种数字化的奇迹,能减少中世纪的彩绘图饰手抄本或格罗里埃式装订的美学价值。任何一位研究书籍艺术的历史学家,都不会接受用电子书替代《乔叟全集》或《古登堡》。计算机科学的进步不会废止书籍艺术杰作的保存、编目及展示。 弗雷德勒纳(Fred Lerner)旨在揭示人们收集、组织和记录生活经验的途径。它只是简单地叙述历史,而不是对图书馆进行详尽地统计调查。勒纳博士没有详细讲解每一个重要的图书馆,也没有记录图书馆学科发展历史上的所有重大事件。《图书馆的故事》的目标是追踪图书馆从文字初创到现在直至未来的进化过程,发掘图书馆在历史进程中的角色。勒纳博士所揭示的是图书馆作为文化的载体所发挥的作用:揭示历史上世界主要文明如何使用图书馆,以及这些文明是如何被自己创建或继承的图书馆所
《书店之美(第2季)》的内容形同随笔,基本上都是我从北京第三极书局离职以后,开始考察各地书城、书店或者大大小小各类混合型书店、书吧的观察记录。考察的缘起是要去寻找在这个网络书店称雄,而数字阅读勃然崛起的时代里,实体书店能不能找到自己生存的空间。
吴涛和王关锁编著的《图书馆科学发展的理念与实践》对什么是和谐图书馆,如何区别图书馆的发展与科学发展,如何在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生态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引申、变通和构造图书馆科学发展观,如何将我国图书情报事业的科学发展牢固奠定在价值理念、体制机制、社会需求、先进技术的坚实基础上,如何从理论层面发掘图书馆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如何从实践层面探索和实现图书馆的可持续和和谐发展等,这些目前我国图书馆界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有益的尝试。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研究的新视野(1)》为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成立二十周年学术论文集,由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编。本论文集的*特点是百花齐放和多姿多彩。作者队伍来自全国“五大系统”的图书情报教学和科研机构,既有领导干部、教授、科研人员,又有在一线从事实际工作的业务人员。书中内容几乎涵盖了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领域的方方面面,既有系统和部门的业务工作探讨,又有某些专门领域的深入研究;既有传统领域的持续研究,又有前沿领域的不懈探索;既重视理论研究,又关注案例和实证分析;既有知名学者的引领性研究,又不乏后起之秀的大胆探索……
精准可靠的骨龄才能客观地反映儿童的成熟程度,才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叶义言教授曾经受过Tanner亲自指导和考核合格,掌握了TW骨龄分期系统即通常称作的骨发育尺,以此对我国儿童的骨发育进行研究,从而制订了适用于我国儿童的骨龄评分方法,以及与之配套的含骨发育因素的我国儿童成年身高预测方法、女孩初潮年龄预测方法。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对中国儿童骨龄评分法专家评议的综合意见是:“适合国情,科学性强,技术成熟,具有广泛使用价值,是对我国骨龄评定方法的重要更新与贡献,亦为今后开展有关工作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依据与途径,并能与国际通用方法接轨。” 《中国儿童骨龄评分法(TW-C)简明教程》贯穿着TW精准可靠的基本理念,纵观60多年来TW的历史原貌和沿革,集合数百幅图、数十份案例,作为中国儿童骨龄评分法的简明
水利数字图书馆建设是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信息化建设规划为水利数字图书馆明确了建设目标:即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水利文献信息资源进行联合编目,按统一标准进行数字化加工,逐步形成能够在网上实现远程查询、异地阅览的水利文献信息服务系统,最终建成能够进行网上浏览、网上下载的水利专业数字图书馆,并成为国家数字图书馆的组成部分。 本书紧密结合水利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需求,系统总结了水利数字图书馆试验工程研究的经验与教训,描绘了水利数字图书馆的总体框架和蓝图,较全面地介绍了水利数字图书馆涉及的主要技术,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可作为普及推广水利数字图书馆知识的重要素材和参考资料。
学科馆员制度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产物。它作为一种先进的服务理念和工作机制,被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所应用。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高度投入,高职院校图书馆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为保障高职院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满足广大师生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高职院校图书馆要突破传统的服务模式。采用先进的学科馆员制度,为各院(系、部)和广大读者提供更优质、更深层次的信息资源服务。
《国家图书馆视频数据加工标准和操作指南》以“国家图书馆视频数据加工标准与工作规范”项目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编写而成。《国家图书馆视频数据加工标准和操作指南》共分为两个部分:部分主要阐述了视频数据加工原则、内容标记、加工流程、命名规则等标准;第二部分主要包括视频数字化项目规划、资料整理、内容采集、视频压缩、编辑、保存、检验等过程的操作指南。本书主旨是为国家图书馆视频数字对象加工提供原则性的指导,除指导国家图书馆数字加工业务实践,还体现了国际数字加工领域技术和标准的发展。各相关单位在数字加工实践中、各相关领域和行业在进行数字对象加工与管理时,可以参考使用。
精准可靠的骨龄才能客观地反映儿童的成熟程度,才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叶义言教授曾经受过Tanner亲自指导和考核合格,掌握了TW骨龄分期系统即通常称作的骨发育尺,以此对我国儿童的骨发育进行研究,从而制订了适用于我国儿童的骨龄评分方法,以及与之配套的含骨发育因素的我国儿童成年身高预测方法、女孩初潮年龄预测方法。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对中国儿童骨龄评分法专家评议的综合意见是:“适合国情,科学性强,技术成熟,具有广泛使用价值,是对我国骨龄评定方法的重要更新与贡献,亦为今后开展有关工作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依据与途径,并能与国际通用方法接轨。” 《中国儿童骨龄评分法(TW-C)简明教程》贯穿着TW精准可靠的基本理念,纵观60多年来TW的历史原貌和沿革,集合数百幅图、数十份案例,作为中国儿童骨龄评分法的简
本书围绕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资源管理及其信息化建设展开研究,以图书馆的基础知识、图书馆资源的内涵与类型、图书馆管理的基础理论、图书馆资源管理的意义与目标为切入,进而思考大数据对图书馆发展的推动,探索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资源管理的多元化。通过阐述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理论,探究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路径, 探索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建设创新与信息化服务。全书概念清楚、理论简明、方法丰富,突出实践导向、能力提升,具有较强的启迪性、示范性、引导性、实用性,可以帮助、指导读者学习、掌握图书馆资源管理与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理论。
本书主要是在客观梳理中西编目思想的发展脉络、追溯世界编目学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编目思想及其代表人物进行客观而详尽的分析,为今后我国图书馆编目工作及书目服务提供新的理念和理性思考,弥补国内编目思想史领域的研究空白。 本书力求强调整个文献编目史的完整体系,共分八章。章以西方编目思想的早期探索为开端,阐述19世纪西方编目有影响的代表人物的一系列重要的先行理论,探讨世界两大编目体系的形成、现代西方编目思想的深刻变革、世界书目控制的最终形成与发展;本着以西带中的理念,第二、三章探索了中国古代文献编目思想的主要理论成就以及中国近、现代文献编目思想的发展历程;第四章介绍了书目记录的功能需求概念模型;第五章介绍了《国际编目原则声明》的产生、内容及与巴黎《原则声明》的比较;第六章介绍了AACR2的修
图书馆在利用网络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提升社会地位的同时,遇到了一些困境和挑战。如何在现有的技术水平情况下,利用现有的条件解决图书馆所面临的上述问题,是当今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所要解决的重要难题,而云计算技术的出现无疑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较为理想的方法。 对于图书馆人而言,虽可能不大理解云计算的内涵,但或多或少已经体验过或正在使用云计算服务,重要的是理解云计算实质上是一个有关数据和运行数据计算设备范式如何转变的问题。这些问题与数字化·生活始终紧紧相连。而云计算,把重点转到远离这些设备能够有效地存储数据和能够运行的应用和设备上,提供了最简单的获取数据和应用程序,这些存储在不同地方的互联网上。
本书是一部崭新的图书馆读者教育用书,有如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首先,本书立足于图书馆的广大用户,向读者介绍了图书馆的机构组成、图书馆的各业务部门以及各部门的主要业务内容和图书的加工程序,使读者对图书馆有一个感性认识,当他们走进宽敞明亮的图书馆查找自己所需要的文献信息时,就会胸有成竹,而不至于在书海的岸边徘徊,望“书”兴叹。 其次,这本书力争将图书馆的内容展现给读者,并用具体实例向读者介绍了如何借助于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在图书馆这个知识的海洋中迅速准确地找到自己所需的文献信息。而且还向广大读者介绍了网上图书馆、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等现代图书馆的基本概念,用翔实的资料介绍了大型数据库的使用和检索。 另外,附书光盘由于有软件的支持,可以方便安装在图书馆的主页上,从而实现了图书
图书馆核心价值及其实现策略是一个值得社会和图书馆界关注、探讨、思考和研究的永恒主题。《图书馆核心价值及其实现策略——图书情报学理论与实践工作纵论》由宋剑祥著,是在多年图书情报学理论和实践工作的基础上,围绕着图书馆核心价值及其实现策略这一主题展开的学术与实践工作纵论。《图书馆核心价值及其实现策略——图书情报学理论与实践工作纵论》内容涉及方面:一是图书情报学理论与实践探讨,主要关于图书馆学理论、图书分类编目、图书阅读,图书馆立法、图书馆公共关系等问题的探讨;二是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探索,主要关于高校情报信息职能的发挥、服务质量、读者教育、大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等问题的思考和探讨;三是信息服务与企业发展,主要关于信息产业、企业发展与信息活动、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与信息服务等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