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部由皇帝写序、命名的字典。《康熙字典》共四十二卷,总收四万七千零三十五字。其内容引古代诗文以溯其字源,又注各代用法以佐证其变迁。书末附《补遗》,尽收冷僻字;再附《备考》,收有音无义或音义全无之字。这部文字巨典自成书起,影响之大,流行之广,近300年无出其右者。
鲍照(公元414-466年)字明远,南朝宋作家,主要成就在诗歌创作方面,尤其是乐府诗。他的作品在我国诗歌发展史具有重要地位,被称为“上挽曹、刘之逸步、下开李、杜之先鞭”的诗人。他的骈文亦佳。《鲍参军集注》共六卷,汇辑了钱振伦、黄节和作者本人的校、注、每篇后有集说,卷末有年表、诸家评论,注释和资料比较详备。
此书是作者精研训诂学二十年推出的成果。作者认为训诂分释义之训诂与求义之训诂两种。郑玄是释义之训诂理论体系的建立者,戴震是求义之训诂理论体系的建立者。书中分析了汉代训诂存在的问题,总结了目前最系统、最完备的考求词义的训诂方法,解决了建立现代训诂学体系必须解决的若干重大问题,是一部有个性、有创新价值的训诂学论著。
《康熙字典(标点整理本)》以道光本《康熙字典(标点整理本)》为底本,参校别本,将全书予以标点,加注汉语拼音和注音符号,并重新排印出版,使读者得到一部与现代字典形式相近而又“原汁原味”的《康熙字典(标点整理本)》。
《尔雅翼》为四库全书之一,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收入图书三千四百五十七种,凡七万九千零七十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六千七百五十二函。
《旧日笺:民国文人书信考》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的书信内容考证。作者选了诸如徐志摩、叶圣陶、丁玲、梁实秋、林语堂、茅盾、郭沫若等等文人之间往来的书信共三十四篇,选择的角度是在以往的出版物中没有出现过的,或者是被编入文集但是对书信的内容、时间、人物解释有误的,作者对做了重新的考证,并且写信当时的时代背景做了介绍,读来非常有意思。《旧日笺:民国文人书信考》出版的意义在于,作者以书信文献而且还是手迹文献的细读的手法,钩沉出信件提及的一些不容易明白的史实细节,激活了中国现代文学史,让故纸堆里死板的一封封信件,在《旧日笺》里生动起来。每一封信件的背后都有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我们可以把《旧日笺民国文人书信考》里的每一篇文章,都看作是现有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补充与修正。
由清昆山人王钨编辑,成书于乾隆四十六年(178l)的这部全日韵辑要》(又名《中州音韵辑要》,是明清时期的一部重要曲韵书,它比沈乘鏖的《韵学骊珠》早编成十一年。王钨编辑此书的原因大致与沈乘摩编辑《韵学骊珠》有相同之处,即都有感于当时曲韵南北分宗,而没有一部统合南北于一身的曲韵书。此外,各韵书在详略、繁筒、分目等方面也各有长短优劣,不尽完善,因此他们都希望能编出一部适用于南北,更而实用的曲韵书来。
《中国法书精萃:祝允明归田赋(原色印刷)》因无年款,故鉴赏者据其书风未臻晚年豪放不拘之境界,多定为祝允明中年之作,应可信。《中国法书精萃:祝允明归田赋(原色印刷)》行书一段,风格中蕴涵了苏、黄、米、赵,尤其以赵子昂的影响为最多,但又不是全仿,意在通过赵氏而上追晋、唐意趣;草书一段,仍是规矩有度,而未放任挥洒。两段用纸相同,应为同一时期所书。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法书精萃:祝允明归田赋(原色印刷)》应该是祝允明尝试着将宋、元意趣融入晋、唐法度时期的作品。就书法风格而论,与他正德五年(1510年)所书的《等诗卷》(珍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等较为相近.因此,它们应该中祝允明50岁前后尚未入仕时期的作品,可视为祝允明中年时期的书法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