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基博先生以集部之学见称於 世,数十年精研选学,他认为选本的*功用是为了“示文章之正轨,导来学以涂辙”,并进而指出:“要之普通文选,可以娱志为归; 而模范文选,当以明法为本。”故今之所谓文范者,盖选文之可为法式者也。因此,他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的学习对象编选了大量的可作为文章之“法式”的国文讲义。《钱基博集:文范四种》辑入钱基博先生所编的四种讲义,即《酬世文范》、《语体文范》、《模范文选》和《国师文范》。其 中,《语体文范)和《模范文选》在国内各大图书馆多有收藏,并不罕见;而《酬世文范》和《国师文范)则存世 稀少,几不为学者所知晓,一为油印本,一为自印铅字本,前者极有可能是海内孤本。四部文范分类合理,网举 目张,选目精审,评注透辟,今日之学者苟能明其法而知其意,举一反三,触类旁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分说字之属、音韵之属、方言文法之属、经子考证序跋之属、考史金石之属五大类,从文字,从音韵,从训诂三个角度出发,进行汉语语源研究,提出了杨先生文字学研究中富有创意的基本论点:形声声类有假借,同义字往往同源,形声旁推及会意。依此三个原则去治训诂之学,提纲挈领,纲举目张,因而研究独具特色且成果超过了前人,成一家之学。
《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二书的作者张岱,早年的生活条件十分优越,明亡以后,他选择隐居山中,发愤著书,终身不仕。这两部作品,正是他用“梦忆”、“梦寻”的方式来回忆往昔、追念故国,字里行间充满了深挚的情感。《陶庵梦忆》一书,集中对昔日生活中的琐事展开回忆,内容涉及当时市井生活、风土人情的诸多方面,如市井茶肆酒楼风貌,说书演戏、放灯迎神等民俗活动,以及书法绘画、民间工艺等等,其中很多是作者亲眼所见,篇幅短小精炼,文笔清新,极富情韵。《西湖梦寻》则集中谈论西湖掌故,张岱久居杭州,对西湖景点如数家珍,对书中列举的众多古迹,不仅概括讲述其起源和发展,还引录大量相关诗文,足资后人参考。
《积微居小学述林全编(上下)(精)》由杨树达所著,本书共八卷,分正编、补编两部分。正编七卷,凡文二百零七篇。其中《中国修辞学自序》、《淮南子证闻自序》、《淮南子证闻后序》、《积微居金文说自序》、《积微居余文余说自序》五篇已见于各自文集卷首,此删去。补编一卷,凡文三十四篇,由《杨树达文集》编辑委员会编辑,多采自杨树达发表在各类刊物上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