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是清代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二人选编的一部古代散文集。 《古文观止》编定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共十二卷,以年代为经、作家为纬,按照从古到今的顺序排列,选录自春秋战国至明末三千多年间的名作222篇,基本上反映了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脉络与特点,体现了中国古代散文所取得的*成就。鲁迅先生在《集外集?选本》一文中说: 以《古文观止》和《文选》并称,初看好像是可笑的,但是,在文学上的影响,两者却一样不可轻视。凡选本,往往能比所选各家的全集更流行、更有作用,册数不多而包罗诸作,固然也是一种原因,但还在近则由选者之名位,远则凭古人之威灵,读者想从一个有名的选家窥见许多有名作家的作品。 吴楚材和吴调侯选文的初衷是 杂选古文,原为初学设也 (吴楚材《例言》),因此选编时,他们 集古人之文,
此为《国学典藏》丛书新一种。南宋傅幹撰《注坡词》十二卷,是《东坡词》第*家注本和*早的刊本,该书对于校正苏词,存真辨伪,验明题叙,考定编年等,均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刘尚荣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起即注意到《注坡词》特有的学术价值,并对该书进行了抢救性整理,编定了《傅幹注坡词》一书。此次出版,进行了为期一年多的大规模重新修订,核校了诸钞本《注坡词》原书,尤其是增加了一种重要的校本,即沈德寿藏《注坡词》旧钞本,重订了各参校本异文,调整了校勘记,又在保存傅幹注释原貌的前提下,进一步通过 刘按 的校证对傅注作补苴校订,令其典故出处更精确,诗文标题更规范,原有疏误得到纠正,傅注的价值由此得到进一步的揭示与提升。
《曾国藩家书》内容广泛,是曾国藩一生主要的治家、治学、育儿、孝道等方面的生动反映。此次新版收录文章如下:其一,曾国藩写给其祖父母、父母、叔婶的全部家书,计76封,体现了曾国藩的孝道思想;其二,教育子女修身、学习、处世等方面的书信,即 家训 ,计188封。曾国藩所写家书有1500余封,百余万字,我们从中精选了264封。本书是曾国藩所写家书中的精华。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描写了公元三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反映了汉末至晋统一的一百年间动乱的社会状况,塑造了诸葛亮、曹操、周瑜、关羽、张飞等众多深入人心的人物。 本书以清初大魁堂本《绣像金批*才子书》为底本,参校《三国志通俗演义》(明嘉靖本)等其他版本,择善而从,进行校点、整理而成。
本书共分十二卷,收录了《古文观止》中周至明代的古文百余篇,除了原文外,还附有白话译文详尽的注释及文章的内容概要。 本书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融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读者通过阅读本书,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提高对古汉语的阅读理解能力。 《古文观止》自周、秦文迄明文为止。本书专辑有清一代之文,以与《古文观止》相衔接,名曰《清文观止》。凡已读《古文观止》者得此一编,斯成完壁。 本书所选清文,根据下列标准:(1)适应时代需要。(2)所选除名家传诵之作外,其意义深长,有功世道之文,亦在被选之列。(3)所选各种文体,求其完备,使读者举一反三。 《古文观止》的编选目的是 正蒙养而裨后学 即给青少年提供一个学习文言散文的入门读物。蘅塘退士孙洙在《唐诗三百首》的序言中说: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本书为 中国古典诗词校注评丛书 中的一种。《王维诗全集》汇辑王维全部诗作,是目前王维作品十分全面的辑本。每篇均加以题解、注释,力求对王维诗作及王维本人进行全面客观的解读。
《菜根谭》是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采儒、道、佛三家之精髓,以儒道为核心,拥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大道;融处世哲学,生活艺术,审美情趣于一体;它似语录,却拥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它似随笔,却拥有随笔所不及的整饬。它是一部文辞优美、含义深邃的读物,更是一部陶冶人之情操、磨炼人之意志、催人奋发向上的优秀文学作品。
本书为 中华诗文鉴赏典从 丛书之一种,系对唐宋诗名作进行文学鉴赏的普及读物。共收录唐、宋两代266位诗人的诗作674首,名家名作基本收入,能够反映出唐宋两代诗歌创作的盛况。每位诗人附有小传。鉴赏文字以介绍作品背景、内容讲析、艺术特色、后世影响等为主,诗中疑难词句,一般在赏析中略作解释。此为第二版,在原版基础上进行了修订,质量 佳。
陈志平编*的《庾信诗全集》所收作品依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庾信诗》编次,不分卷,仅分乐府、五言诗、七言诗、郊庙歌辞。个别作者有疑之作则移入附录 疑诗 中,予以说明,且不作校注。判断作品作者,除有特别证据外,一般以*全*早*录的典籍署名为依据,即以本书所依底本为据。
本书为 中国古典诗词校注评丛书 中的一种。《秦观全集》汇辑秦观诗全部作品,是目前秦观诗作全面的辑本。每篇均加以今注、简释,力求对秦观诗作及秦观本人进行全面客观的解读。
内容提要 本书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对《金瓶梅》的作者、成书、版本、方言、传播、影响等基本问题做出了深入浅出的评述;二是对《金瓶梅》的时代特征、创作主旨、文化意蕴、人物形象等内容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三是对《金瓶梅》的叙事艺术、人物塑造、情节构成、讽刺手法、语言艺术等成就发表了精辟独到的评论。力图使读者对《金瓶梅》有一个较为全面、同时又比较客观公正的认识。
本书是《西游记》影响大、流传广的一部续作,主要描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师徒四人上西天取得真经回唐,一路上又平妖灭怪,历尽艰辛,终究功德圆满的事迹,宣扬了做人须存正心等思想,非常值得一读。 此次出版的《续西游记》是以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之日本天理图书馆藏嘉庆十年刊本(金鉴堂藏板)为底本,参校其他善本,进行标点整理而成。
谭新红、李烨含编*的《周邦彦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介绍:周邦彦妙解音律,精于创调和自度曲。他新创、自度的曲子共五十余调,虽然数量上没有柳永多,但词韵清蔚,音节清妍和雅,深受文人士大夫喜爱。如《瑞龙吟》(章台路)三叠中的**、二叠,字句平仄相同,称为双拽头,既美视又美听。周邦彦还 增演慢曲、引、近,或移宫换羽为三犯四犯之曲,按月律为之,其曲遂繁 (张炎《词源》)。即把不同调的曲子组成为一支曲子,如其《六丑 蔷薇谢后作》就是犯六调而成。
本书是中国古典诗词校注评丛书中的一种,收录了谢朓诗149首,文29篇,并按体裁将其分门别类,每一类下又大致以创作时间之先后排列。本书包括前言、原文、题解、注释、汇评、附录等,较为全面地反映了谢朓留存文学作品的面貌。
本书精选唐人小说24篇,并对所选篇目予以详细注释和深入评析。注释详尽,有助于读者对作品内涵的理解。评析涵盖小说作者的生平与著述、作品的内容与艺术、后世的流传与影响、文献的版本与来源等诸多方面,其对小说艺术创造的抉发尤见特色。本书虽名曰《唐人小说选》,实系唐人小说选、注、评之合本。
《结水浒传》又名《荡寇志》,此书接续金圣叹评本之七十回水浒传而作,其间 三易其稿 ,首尾历22年,是水浒系列作品中与原著立场相对的一本著作。在本书中,作者反对以宋江为首的梁山泊起义,所以他杜撰出一大篇宋江等如何 被张叔夜擒拿正法 的故事,自名其书为《荡寇志》。 此次出版的《结水浒传》以湘潭大学图书馆藏同治十年刻本(玉屏山馆藏板)为底本,校以其他善本,加以标点整理,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