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是清代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二人选编的一部古代散文集。 《古文观止》编定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共十二卷,以年代为经、作家为纬,按照从古到今的顺序排列,选录自春秋战国至明末三千多年间的名作222篇,基本上反映了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脉络与特点,体现了中国古代散文所取得的*成就。鲁迅先生在《集外集?选本》一文中说: 以《古文观止》和《文选》并称,初看好像是可笑的,但是,在文学上的影响,两者却一样不可轻视。凡选本,往往能比所选各家的全集更流行、更有作用,册数不多而包罗诸作,固然也是一种原因,但还在近则由选者之名位,远则凭古人之威灵,读者想从一个有名的选家窥见许多有名作家的作品。 吴楚材和吴调侯选文的初衷是 杂选古文,原为初学设也 (吴楚材《例言》),因此选编时,他们 集古人之文,
唐代笔记小说集,有前卷20卷,续集10卷。所记有仙佛鬼怪、人事以至动物、植物、酒食、寺庙等等,分类编录,一部分内容属志怪传奇类,另一些记载各地与异域珍异之物。是一部上承六朝,下启宋、明以及清初志怪小说的重要著作,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鲁迅曾予以高度评价,认为这部书与唐代的传奇小说 并驱争先 。 这是一部相当有趣好玩的书,全面反映了唐代多元文化背景下社会生活的大千风貌。 1.求异 《酉阳杂俎》中,有《礼异》《境异》《物异》等直接以 异 标目的内容,内容与众不同不言而喻:其他一些颇为奇诡、不太让人一下子就能理解的标目,如《天咫》《玉格》《壶史》等,却又具有令人陡然生疑、吸引阅读的作用。《酉阳杂俎》分类记载各种奇人异事方物,明李云鹄《〈酉阳杂俎〉序》评价道: 无所不有,无
《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所著的文学巨著。全书分为12卷,收录短篇文言小说491篇。蒲松龄在继承魏晋志怪和唐宋传奇传统的基础上,以隽永之笔、博爱之情,取得了中国文言小说创作的*成就,本书也就成为一部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不朽作品。 本书的译文采用书局孙通海等人所译 文白对照 本《聊斋志异》的译文部分,又约请《聊斋志异》研究专家于天池先生做了注释、题解,并对译文进行了修改。本书的注、译、题解中时见独到见解,对于读者阅读理解大有禆益。
《曾国藩家书》记录的是曾国藩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方面的种种实践与思考。有学者曾说过:"曾国藩之于后人的*意义是,他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一个中人,通过'陶冶变化',可以成为超人。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真诚地投入自我完善,他的本领可以增长十倍,见识可以高明十倍,心胸可以扩展十倍,气质可以纯净十倍。"《曾国藩家书》真实、诚恳,并且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可谓清代版的《精进: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聊斋志异》是中国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收短篇小说491篇。它们或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聊斋志异》将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被后人广为称颂。
《曾国藩家书》内容广泛,是曾国藩一生主要的治家、治学、育儿、孝道等方面的生动反映。此次新版收录文章如下:其一,曾国藩写给其祖父母、父母、叔婶的全部家书,计76封,体现了曾国藩的孝道思想;其二,教育子女修身、学习、处世等方面的书信,即 家训 ,计188封。曾国藩所写家书有1500余封,百余万字,我们从中精选了264封。本书是曾国藩所写家书中的精华。
读《红楼梦》一定绕不开脂砚斋,因为《红楼梦》版本众多,但基本分两类:一类是保留脂砚斋评语的抄本体系,一类是不含脂砚斋评语的体系。本书为前者,但出版时创造性地将古本的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并以《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八十回甲戌本为底本,以庚辰本补充各回缺失,同时参考:《蒙王府本石头记》《戚蓼生序本石头记》《原列宁格勒藏本石头记》《胡适藏本石头记》以及200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对原文进行补充和修正,增添汇总脂砚斋、畸笏叟各本评注,旨在让读者更充分、更完整地了解《红楼梦》本原、真实的面目。
本书是苏轼的文章总集,凡73卷,以明末茅维刊《东坡先生全集》为底本,分类编次,并以宋明多种刊本和金石碑帖等各种真迹以及前人校订成果等有关材料进行汇校,逐条写出校勘记,对底本的衍、脱、倒、误作了去伪删重、补佚校正,并进行了分段和标点,编制了篇目索引附录书后。
《文选》,又称《昭明文选》,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z早的一部诗文总集。汉魏以来,文人别集日益繁多,学者难以遍读,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文选》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收录了上起周代,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按体裁分为赋、诗、骚、七、诏、册、令、教、文(策文)、表、上书、启、弹事、笺、奏记、书、移、檄、对问、设论、辞、序、颂、赞、符命、史论、史述赞、论、连珠、箴、铭、诔、哀、碑文、墓志、行状、吊文、祭文等三十八类,其中赋、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 《文选》选文注重文采,以 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 (萧统《文选序》)为主要艺术标准,多录骈偶之作,集中了汉魏六朝文学的主要精华,被《四库
《王阳明全集》四十一卷,是在旧刊《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本的基础上增补编辑的。 一、本书以浙江图书馆藏明隆庆六年谢廷杰刻《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本(简称 原本 )为底本标点,以《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四部备要》本、《国学基本丛书》本、中华图书馆本及台湾、日本出版的《王阳明全集》本为参校本。 二、本书编校、统稿及重印本的修订编目工作,由吴光主持负责。钱明负责旧本未刊诗文的搜集整理。各卷点校分工如下:吴光点校卷一至三,卷四十一;董平点校卷四至十一,卷十九至二十五;姚延福点校卷十二至十八,卷三十七至三十九,钱明点校卷二十六至三十六,卷四十。 三、本书系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繁体竖排版重校排印的简体横排版。因是面向普通读者,所以删除了繁体字版的校勘记,但据原版校
本书为 中国古典诗词校注评丛书 中的一种。《苏轼词全集》汇辑苏轼词全部作品,是目前苏轼词作全面的辑本,按照编年进行编排。每篇均有题解、注释和汇评,力求对苏轼词作及苏轼本人进行全面客观的解读。
《古文观止》是清初吴楚材、吴调侯叔侄选编的历代散文精华集,是重要的文言启蒙读物,与《唐诗三百首》并称中国古诗文选本 双壁 。 古文观止 取意一览此书即可观止古文。辑文上起先秦,下迄明末,凡12卷,222篇,兼收各类文体,择选贤哲名篇,代表先秦至明末散文的高水平,极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续古文观止》由民国王文濡选编,辑文上起明末,下迄民国初年,凡8卷,174篇,选文精当,注重各家各派的代表性。
《唐诗三百首》是清人孙洙、徐兰英伉俪合编的唐诗普及读物。自乾隆二十八年(1763)问世以来,伴随着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的俗谚广为传布,并逐渐取代《千家诗》成为新的家塾课本,编订之初曾家弦户诵, 风行海内,几至家置一编 。迄今二百余年来仍在启蒙教育、培养人们的审美感受、陶冶审美趣味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唐诗三百首》共选唐代七十七位诗人的作品,约三百一十余首诗。全书按照体裁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分为八部分,在各类的体裁下又大致按照诗人的时代先后编次。本书所选的诗,既侧重李白、杜甫、王维、李商隐等一流诗人的代表作,也酌情收入不知名作者的佳作,甚至收入僧人、歌女之作。所有这些诗作或慷慨激昂、或哀怨悲歌、或沉郁顿挫,范围相当广泛,且又脍炙人口,总体符合
《元白诗笺证稿》以元稹、白居易诗为研究对象,分别论述了白居易的《长恨歌》和《琵琶行》,元稹的《连昌宫词》和《艳诗及悼亡诗》,以及 元白诗 中篇幅*的《新乐府》和《古题乐府》,共六章及附论五篇,达25万字。 陈寅恪认为唐诗与作者的社会阶级及政治生活有密切关系,而 元白诗 具有其他唐诗不具备的史料特点,这既与白居易与元稹所在的中唐时代有关,也与 元白诗 的内容和数量有关。作者以考据的形式对元稹、白居易*重要的诗歌作品进行笺证,借助唐诗考证唐史,旁及唐代制度、器物、风俗习惯、文坛风气等许多问题,对唐代文学的研究影响极为深远。考证精密详实,征引繁复,如对 七月七日长生殿 中 长生殿 进行史实考证,对 江州司马青衫湿 之 青衫 作唐代官阶考证,演绎绵密,提出创见。堪称兴起于俗而又俗之掌故逸闻,成就大雅之雅的
中国历代典籍素称浩如烟海,汗牛充栋,一个人以其毕生精力也不可能穷尽,何况我们身处 智能互联 的时代,有那么多的现代知识与技能需要去掌握,能优游于古籍之中的时间毕竟有限。况且古文形成的年代毕竟距离我们已很遥远,文章中的遣词造句、思想内涵及所涉典章制度、人物地理已非我们所熟悉,对于一个不曾受过较多专业文史训练的现代人来说,往往不免望书兴叹,面对宝藏却无从入手。为此,一部优秀的选本乃成为爱好文史的人士修习古代文献的阶梯,清人曾国藩编纂的历代文章选集《经史百家杂钞》正是这样一部符合我们今人读古书需要的选本之一。 在清代,《经史百家杂钞》是继《古文观止》《古文辞类纂》之后,又一部流传很广、影响甚远的古文选读本。《经史百家杂钞》的编纂始于咸丰元年(1851)初,成书于咸丰十年(1860)。该书所选
古典名著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确立,首先当然是这些名著本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所致,但是也与这些小说刊刻之后,一大批眼光独到的小说批评家们极力批点评说有极大的关系。像李卓吾、金圣叹、毛宗岗、脂砚斋等名字在人们的心目中,就是与《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密切相连的。他们不仅开创了中国古典小说批评史的新局面,也使更多的读者通过他们的批评更深入地了解了这些古典名著的精髓和魅力。脂砚斋这个名字更是与《红楼梦》密不可分,从他的评语中可以看出,脂砚斋与曹雪芹关系密切,但他们究竟是什么关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认为他们就是同一个人,有的认为脂砚斋是书中史湘云的原型,也有人认为他们只是一般的亲友。无论脂砚斋是什么人,他对《红楼梦》所作的批评,则的确是给本来已经精彩无比的大
《王阳明全集》四十一卷,是在旧刊《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本的基础上增补编辑的。 一、本书以浙江图书馆藏明隆庆六年谢廷杰刻《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本(简称 原本 )为底本标点,以《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四部备要》本、《国学基本丛书》本、中华图书馆本及台湾、日本出版的《王阳明全集》本为参校本。 二、本书编校、统稿及重印本的修订编目工作,由吴光主持负责。钱明负责旧本未刊诗文的搜集整理。各卷点校分工如下:吴光点校卷一至三,卷四十一;董平点校卷四至十一,卷十九至二十五;姚延福点校卷十二至十八,卷三十七至三十九,钱明点校卷二十六至三十六,卷四十。 三、本书系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繁体竖排版重校排印。据原版校勘结论直接修改了相关正文。同时,改正了繁体字版的若干标点或文
要原为徐星署先生的旧藏,徐星署名祯祥,是光绪时期的大学士,此书是徐星署于1932年所得之隆福寺书摊。
《太平广记》是我国古代一部文言小说总集,全书五百卷,系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李昉等人奉诏取各种野史、传记、故事、小说等编集而成,与《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册府元龟》合称 宋四大书 。 《太平广记》是按照小说题材的性质分类编纂的,全书共分为九十二个大类,部分类别下再分细目,凡一百五十余细目。各类别卷数不一,少者一卷,多者数十卷。其中卷数较多的依次为神仙五十五卷、鬼四十卷、报应三十三卷、神二十五卷、定数十六卷、女仙十五卷、畜兽十三卷、异僧十二卷、再生十二卷、草木十二卷、征应十一卷、妖怪九卷、狐九卷、水族九卷、杂传记(收唐人单篇传奇)九卷、诙谐八卷、龙八卷、虎八卷、杂录八卷等。由此大略可见《太平广记》内容多为神仙鬼怪之故事。 《太平广记》保存了大量宋以前的文言小说,被《四库全书总目
谢永芳,南京大学文学博士。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兼职硕导。中国词学研究会、湖北省古代文学学会理事。出版过《广东近世词坛研究》等著作,在《文艺研究》、《文献》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本书为 中国古典诗词校注评丛书 中的一种。《王维诗全集》汇辑王维全部诗作,是目前王维作品十分全面的辑本。每篇均加以题解、注释,力求对王维诗作及王维本人进行全面客观的解读。
王夫之早年致力于反清复明,明亡后披发入山,隐身、授徒、著书凡四十余年。隐居期间,先生以 述往以为来者师 (《读通鉴论》卷六)的态度,以 六经责我开生面 的创新精神,对历代统治者,尤其是明代统治者的成败得失进行研究;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进行了全面、系统而深刻的反思。写下了大量富有独创性见解的著作,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文学、天文、地理、训诂、考据等诸多方面。凡500余万言。 同治四年,1865年曾国藩、曾国荃兄弟为弘扬船山学说,特在南京设局重刊《船山遗书》,计收著作56种,288卷。光绪年间,又补刻了6种,10卷,附于其后。共计62种,298卷。通称 金陵本 或 曾刻本 。后者也被称为 衡阳补刻本 。 本次出版的简体横排版,即以 金陵本 为底本,在内容上完全忠实于底本,其他版本适当参照。
《中華經典誦讀教材》(全18册)遴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儒釋道典籍三十五種,采用大字注音、正體豎排,是一套專門用於誦讀的經典教材。經文采用*善的底本,反復校對,標點、注音參考學者註疏,力求準確無誤。適合作為少年兒童的經典誦讀教材,也可以作為成年人學習經典的誦讀讀本。 全書包括:《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德育啟蒙、孝經》《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附:朱子治家格言、文昌帝君陰騭文)》《了凡四訓》《女四書、女孝經》《聲律啟蒙、笠翁對韻》《幼學瓊林、龍文鞭影》《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禮記選》《詩經》《尚書》《左傳選》《易經》《道德經、莊子選》《唐詩三百首》《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心經、金剛經(附:佛說阿彌陀經、普賢行願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地藏菩薩本願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