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编选的目的是为广大文学爱好者提供一个新的魏晋南北朝诗选本。这个选本既不宜篇幅过大,也不宜过小,力求尽量收入这一时期作家的代表作,使读者对这一时期的诗歌面貌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且从中了解到魏晋南北朝诗的历史地位及其为唐诗的繁荣所起的准备作用。为了便于普及起见,一引起过于艰深的诗篇和某些思想倾向不很健康的作品都未入选,同时为便于读者了解诗意,我们作了一引起简明的注解和点评。在注解方面,我们考虑到读者的需要,一般很少引证前人的原文,以求通俗易懂。在点评方面,我们参考了不少前人的意见。
本书曾于一九六九年九月由香港大众书局出版,出版不久,旋为台北数出版社所翻印,销售量之大,令人惊喜。盖世说这书不特为吾国古代这文学名著,又为历史及哲学之重要典籍,文字隽永,内容懿,历代文人,莫不宝同拱壁。惜书之传钞翻刻太久,讹转多;俗语方言,既所难解,事数名物,滞义为烦;学者苦之,不易猝读。窃于是书用思有日,时见精意,洲图史,搜罗殆遍;尝发其条例,复为之校注;贯穿有序,读者称便。后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出版之马瑞教授英译世说新误,北京中华书局出版之余嘉锡氏世说新语笺疏,及徐震堮氏之世说新语校笺等,其门第矩矱,莫不如出前辙;敢谓筚路蓝缕,草创艰苦,或许为集大成之作,未免溢美之辞。
《归田录》者,朝廷之遗事,史官之所不记,与夫士大夫笑谈之馀而可录者,录之以备闲居之览也。有闻而诮余者曰:“何其迂哉!子之所学者,修仁义以为业,诵《六经》以为言,其自待者宜如何?而幸蒙人主之知,备位朝廷,与闻国论者,盖八年於兹矣。既不能因时奋身,遇事发愤,有所建明,以为补益;又不能依阿取容,以徇世俗。使怨嫉谤怒,丛于一身,以受侮于群小。当其惊风骇浪,卒然起於不测之渊,而蛟鳄鼋鼍之怪,方骈首而闯伺,乃措身其间,以蹈必死之祸。赖天子仁圣,恻然哀怜,脱於垂涎之口而活之,以赐其馀生之命,曾不闻吐珠衔环,效蛇雀之报。盖方其壮也,犹无所为,今既老且病矣,是终负人主之恩,而徒久费大农之钱,为太仓之鼠也。为子计者,谓宜乞身於朝,退避荣宠,〔一〕而优游田亩,尽基天年,犹足窃知止之贤名。而乃裴回俯
编纂《全元文》是一项元代文史研究的基础工程。我们力求通过《全元文》的工作,培养一些元代文化研究人才,加强本所的建设。北京师范大学古籍所已与元代文史研究者及有关单位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
《安徽古籍丛书萃编》可以集中、全面地展示安徽先贤古籍研究的成就,展示20多年来安徽古籍整理研究的成就和20多年来安徽古籍整理出版的成就。对安徽历史文化的积累和传承,展现安徽历史文化形象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安徽古籍丛书萃编》将成为内容很好不错、装帧精美、印制精良的首套《安徽古籍丛书》精选本。本项目从2010年(包括2010年)以前出版的《安徽古籍丛书》中选取文献资料价值大、点校整理质量上乘、学界仍有需求的图书进行重印。2010年以后出版的图书因市场上新版图书尚多,此次不复列入。
朝散郎知汉阳军吴处厚撰 前世小说有北梦琐言、酉阳亲组、玉堂闲话、戎幕闲谈,其类甚多,近代复有闲花、闲录、归田录,皆采摭一时之事,要以广记资讲话而已。余自筮仕未尝废书,又喜访问,故闻见不觉滋多,况复遇事裁量,动成品藻,亦輙纪录,以为警劝,而所纪皆业脞不次,题曰青箱褓记,凡一十卷。 元佑二年春正月甲寅日谨序。[一] [一]此序惟北京图书馆藏抄本有之,爱日精庐藏书志卷二十七录此序全文,今据抄本补。
《归田录》者,朝廷之遗事,史官之所不记,与夫士大夫笑谈之馀而可录者,录之以备闲居之览也。有闻而诮余者曰:“何其迂哉!子之所学者,修仁义以为业,诵《六经》以为言,其自待者宜如何?而幸蒙人主之知,备位朝廷,与闻国论者,盖八年於兹矣。既不能因时奋身,遇事发愤,有所建明,以为补益;又不能依阿取容,以徇世俗。使怨嫉谤怒,丛于一身,以受侮于群小。当其惊风骇浪,卒然起於不测之渊,而蛟鳄鼋鼍之怪,方骈首而闯伺,乃措身其间,以蹈必死之祸。赖天子仁圣,恻然哀怜,脱於垂涎之口而活之,以赐其馀生之命,曾不闻吐珠衔环,效蛇雀之报。盖方其壮也,犹无所为,今既老且病矣,是终负人主之恩,而徒久费大农之钱,为太仓之鼠也。为子计者,谓宜乞身於朝,退避荣宠,〔一〕而优游田亩,尽基天年,犹足窃知止之贤名。而乃裴回俯
本书系白居易诗文集,凡71卷,收诗文3637篇,另有外集2卷,收诗文109篇。书末附传记和序跋,以及新编白居易年谱简编。唐代诗人白居易反对唯尚“淫辞丽藻”的形式主义文风,他学习民歌,作诗广泛运用俗言俚语,博得后人“老妪都解”的称道,形成了我国诗歌史上平易通俗一派。《白居易集》收入他的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各类诗歌,共四册。
在《国学传世经典:笑林广记(典藏版)》中大部分作品抓住了生活中某丑恶现象的本质。深入揭露,一针见血。刻画人物大多用夸张手法,文字简炼生动。语言锋利。瓜趣幽默,结构精巧。具有很强的喜剧效果,这不得不归功于它们娴熟的表现手珐,即充溢其中的夸张、幽默、滑稽与诙谐等元素。作品洒盖了世俗生活的各个方面——家庭生活、社会风貌等,批判了人性中的卑劣之处和社会中各种不良风气,如懒惰、吝啬、惧内、行贿……可以说人生世相百态尽在其中。
《世说新语选译》讲述了:魏晋时期,盛行玄学清谈之风,“世之所尚,因有撰集,或者掇拾旧闻,或者记述近事,虽不过丛残小语,而俱为人间言动”(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这类撰集,现在基本亡佚了,只有一些片断保存在各种类书和旧注中。幸而有《世说新语》这样一部集大成的著作流传下来,才使我们得以从中了解到魏晋清谈之风的表现以及参与清谈的魏晋名士的风貌。
朝散郎知汉阳军吴处厚撰 前世小说有北梦琐言、酉阳亲组、玉堂闲话、戎幕闲谈,其类甚多,近代复有闲花、闲录、归田录,皆采摭一时之事,要以广记资讲话而已。余自筮仕未尝废书,又喜访问,故闻见不觉滋多,况复遇事裁量,动成品藻,亦輙纪录,以为警劝,而所纪皆业脞不次,题曰青箱褓记,凡一十卷。 元佑二年春正月甲寅日谨序。[一] [一]此序惟北京图书馆藏抄本有之,爱日精庐藏书志卷二十七录此序全文,今据抄本补。
《中国古典名著普及丛书:古文观止今译》收录了上起周代下迄明末,共二二二篇,分为十二卷。所选文章能注意题材和文体风格的多样性,不仅是史传、论说文,还有见闻札记、山水游记、杂文小品和其他应用文,大体上反映出我国古代文章绚丽多姿的面貌。除此而外,还编选了少量历代传诵的的骈文和韵文。文章在编排上,以时代为序,眉目清楚。选文长短相间,对一般读者来说比较适当。在编译过程中,对文章的作者生平、文章的主题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对字、词、句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和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