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整理校勘《二程全集》(全2册),是在清同治年间涂朗轩宗瀛刻本基础上整理而成,参考了前辈的标点和校勘成果,做了必要的订正和调整,又搜罗了一些资料作为附录,以存后人反观二程子之大意。
中国古代学者对文学的认识、思考、研究和总结,是以多种形式书写、流传并发生影响的。有的是理论性的专著,有的是随笔式的评论,有的是作品前后的序列,有的是作品之中的评点,这些典籍数量之富。种类聚多,涉及各个时期的不同的文学现象和文学思潮,以及不同的作家作品和文类文集。对这些典籍的收集、整理,在近百年来,一直都是学术界著力的重点,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了进一步推动这一工作的进展,我们组成了《中国文学研究典籍报刊》选择历代具有代表性的、比较重要的典籍,采用所能得到的善本,进行深入的整理,因各类典籍情况差异较大,整理的方式也因书而已,不求一律,或校嵌,或标点,或注释,或编辑,详见各书的前言与凡列。
李白一生留下诗文一千余篇。宋敏求、曾巩编定的《李太白文集》是现今可见最早的完整的李白作品集。以后出现的各种李白文集或全集,虽有增订,但都以该版本为母本。本书即是据这部《李太白文集》校勘增订而成。校勘的底本采用的是巴蜀书社影印出版的“蜀本”,同时参考了其他一些重要的李白诗文相关文献,比如元代萧士赟注《分类补注李太白诗》、明代唐汝询的《唐诗解》、清代王琦编注的《李太白全集辑注》等。在底本的基础上,我们还增补了“蜀本”未刊的李白诗、词共计六十七篇附于书尾,收全了李白现存诗文。本书书名也因此改为《李白全集》。 在编辑过程中,我们除了将原版的繁体竖排改成简体横排之外,尽可能保留了底本的原貌。如原版中出现的错、别字仍旧按原样保留,但在该处出注,注明相关情况。又如原版中常用“一作”、“又作
《铜官感旧图题咏册校订》原名《铜官感旧图题咏册》,系晚清官宦章价人之子章同、章华昆仲按所征集而来的诗文之书写体原件影印而成,于清末宣统二年(1910)刊行,至今已逾百年。1949年以来,我地各出版社从未再版过此书,仅台湾文海出版社于1969年出版过该书的影印本。此次整理出版该书,是以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本为底本。 此次校注,为了保留该书原貌,拟将原书三百来页手稿用作插图,既使读者能够看到原作不同的书法风格,同时也便于新旧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