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裳集》整理了黄裳先生毕生著作,展示黄裳毕生辛勤笔耕的多方面实绩,《黄裳集》分创作卷、古籍研究卷、译文卷和书信卷部分,将作者生前已出版各书,大致按出版时间先后分门别类编入各卷,是目前黄裳先生全面作品集。 《清代版刻一隅》,1992年1月由齐鲁书社初版,1996年3月重印。2005年11月复旦大学出版社据作者增改修订,出版《清代版刻一隅(增订本)》。二者相较,《清代版刻一隅(增订本)》新增二十九篇,同时删去《清代版刻一隅》原有三十篇,篇目前后庶几相埒,但文字内容则多有修改增补。两书皆经作者手订,《清代版刻一隅(增订本)》除“增订本前言”之外,并附录《清代版刻风尚的变迁》一文于书后。 此次出版,意在使作者的相关文字内容尽可能得到全面完整的保存,故以《清代版刻一隅(增订本)》为底本,将《清代版刻一隅》
契嵩为北宋倡导儒释融合学说的代表人物,《广西地方古籍整理研究丛书:镡津文集校注》作者藤县、释契嵩对其《镡津文集》进行全面研究和整理,并对他的生平作了精心梳理,对其诗歌散文创作进行综述,校注力求简洁,以期使《广西地方古籍整理研究丛书:镡津文集校注》成为质量较高的整理本。
蒋琦龄所著的《空青水碧斋诗集校注(精)》对晚清《空青水碧斋诗集》进行研究,包括版本情况、校勘注释、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同时也介绍诗人的生平、交游、创作概况等等,使读者更多的了解其人其诗。
公元1879年7月3日,戈鲲化搭乘英国“格仑菲纳斯”(Glenfinlas)号轮船,从上海启程,前往美国,8月29日抵达目的地①。自9月1日起,开始了这位41岁的中国学者预计在哈佛大学为期三年的教学生涯。这是中国一次向美国的大学派出教师,去教授中国文化,也是一件在中美文化交流史乃至整个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
本书为论文合集,收集古籍整理与研究论文多篇,如《陕西存藏碑刻的书法艺术》《 刊本校异》《 (卷二)校注》、《 校读举误》《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新见唐柳秀诚墓志考释》等。
《<易安堂集>校注》内容简介:龙献图(1775~1838)是“桂全诗派”的重要作家,经历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清代乾嘉以降的诗坛产生过的影响。龙献图、李国新编写的《易安堂集校注(精)》以壁山阁本为底本,以《三管英灵集》、《漓江耆旧集》、《临桂县志》(光绪本)、《平乐县志》(光绪本)、《拙学斋论诗绝句考略》等文献资料为参校,较全面地搜集、校订、注释了龙献图的诗作。在前言中,以龙献图的生平及交游为切入点,对其诗作从三个层面进行了解析:一是从四个方面分析龙献图诗歌的思想内容;二是以“平淡自然”、“抒写性灵”、“自描技法”、“诗歌的组合艺术”为四个支点来剖析龙献图诗歌的艺术特色;三是龙献图诗歌的得失及地位。
洪昇的《长生殿》与孔尚任的《桃花扇》,享誉清初曲坛,两人以“南洪北孔”并称。《长生殿》描写唐明皇李隆基和杨玉环生生死死的爱情故事。马嵬惊变,两人旧盟不弃,精诚不散,终成连理。洪昇三易其稿,历时十余年,写就一部《长生殿》,“借太真外传谱新词”,皆为“情而已”。 本书以稗畦草堂本为底本校注整理,有详细导读和简明注释,并配以暖红室刊本绣像二十余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