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是明朝思想家袁黄的训子书,该书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 立命之学 、 改过之法 、 积善之方 和 谦德之效 。四篇文章各自独立成文,而义理又一以贯之,讲述 趋吉避凶 的方法;强调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该书糅合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学说,阐明忠孝仁义、诸善奉行以及立身处世之学。本次出版,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我们在对原文进行精心校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和准确流畅的翻译。
《战国策》,汉人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纵横家著作编辑而成的一部独特的国别史著作,记载了战国初年到秦统一二百四十年间,十二大诸侯国缤纷多姿的历史面貌。在战国这样一个动荡剧变的时代,往来于各国之间的纵横家是时代宠儿,他们多以谋臣策士的身份登堂入室,指点山河,旁征博引,巧思妙喻,机锋敏睿,汪洋恣肆,从某种程序上影响了一个时代诸侯国的盛衰和历史的走向。这部国别史著作充分展现了古代先贤语言和计谋方面达到的高精境界,洋溢着令今人叹为观止的人生智慧,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战国策》,汉人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纵横家著作编辑而成的一部独特的国别史著作,记载了战国初年到秦统一二百四十年间,十二大诸侯国缤纷多姿的历史面貌。在战国这样一个动荡剧变的时代,往来于各国之间的纵横家是时代宠儿,他们多以谋臣策士的身份登堂入室,指点山河,旁征博引,巧思妙喻,机锋敏睿,汪洋恣肆,从某种程序上影响了一个时代诸侯国的盛衰和历史的走向。这部国别史著作充分展现了古代先贤语言和计谋方面达到的高精境界,洋溢着令今人叹为观止的人生智慧,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中华国学文库》的出版缘起,要从九十年前说起。 1920年,中华书局在创办人陆费伯鸿先生的主持下,开始编纂《四部备要》。这套汇集三百三十六种典籍的大型丛书,精选经史子集的“最要之书”,校订成“通行善本”,以精雅的仿宋体铅字排印。一经推出,即以其选目实用、文字准确、品相精美、价格低廉的鲜明特点,很大限度地满足了国人研治学问、阅读典籍的需要,广受欢迎。丛书中的许多品种,至今仍为常用之书。 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国家倡导系统整理中国传统文献典籍。六十馀年来,在新的学术理念和新的整理方法的指导下,数千种古籍得到了系统整理,并涌现出许多精校精注整理本,已成为超出前代的新善本,为学界所。
他是一位随着时间流逝而声名与日俱增的诗人。 世间好语言,已被老杜道尽。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
《传世经典文白对照:周易》是中华文明的活水源头,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一部凝聚了中华民族智慧结晶的最古老、最有的经典著作,相传为周人所作。 《传世经典文白对照:周易》内容十分丰富,上讲天文,下讲地理,中间讲人事,包罗万象,无所不有,是培养德行、增强能力和启发智慧的至高宝典,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 时至今日,《传世经典文白对照:周易》对我们的现实生活仍然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每个人都能从中聆听教诲,受益匪浅。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广要》全名《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广要》,简称《陆疏广要》,是明末人毛晋对三国吴人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中相关名物诠释的扩展及探讨,它包括了自晋至明历代学者的主要成果,参以己见,广而不滥,故称“广要”。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简称《陆疏》,作者陆玑,现在已据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定论为三国时吴人,字元恪,吴郡人,官至太子中庶子、乌程令。其身世这些,本无须辞费,但《陆疏广要》以及明代所有的《陆疏》刻本均署作唐人,所以又不得不做些分辨。
《宋元旧本书经眼录持静斋藏书记要(精)/中国历代书目题跋丛书》包含两部古籍。 《宋元旧本书经眼录》三卷《附录》二卷,为莫友芝于同治四年至八年客游上海等地所见宋、金、元、明古刻旧抄本的随笔记录,共收书130余种,每书皆撰解题,详录各书行款版式,评判版本异同优劣,订正前人讹误,迻录藏书家跋语印记。本次整理,以同治十二年莫绳孙刊本为底本。《持静斋藏书记要》二卷,系莫友芝为丁日昌持静斋藏书所撰善本目录,收宋、金、元、明抄刻本770余种,著录版式、序跋及内容大要,考辨《四库全书总目》误说及版本真伪。本次整理,以民国见文学山房活字本为底本,并他校《四库全书总目》、《中国丛书综录》等文献。
《子海精华编:汉学商兑》是方东树的代表作和成名作。他一生尊朱子的学问,向汉学发难,便有了《子海精华编:汉学商兑》,可以说是“汉学流毒大揭发大批判”,漆永祥先生以望三益斋课本为底本,参校道光本、全集本、刊误本。并根据子海丛书的整理规范,加以整理。《子海精华编:汉学商兑》一书一直以来争议颇大,褒贬不一。经过方东树的批判,汉学弊端尽显,从此衰微,程度上调和了汉学宋学之争。但不可忽视的是方东树更深的门户之见和恶劣文风。今人重新看待这段学术争辩,也是此次整理点校的意义之一。
《吏学指南》又名《习吏幼学指南》,原刊于元大德五年(1301),是一部为初作吏员者撰写的启蒙读物,也是吏学领域的经典著作。全书由卷首序言、“历代吏师类录”、目录 以及正文四个部分组成。正文共八卷,前七卷如同辞书,收录了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公文用语的相关词条91类,总计2109条。这些条目对官府衙门中诸如刑狱、诉讼等各种 日常事务所涉及的公文案牍术语都进行了简明阐释。卷八收录了各类箴言,以及前代吏员因为政仁恕而得福报或因惨刻而得报应等事迹。本次整理以元刻本为底本,以朝鲜刻本为对校 本,同时参校明代司礼监刻《居家必用事类全集》本,更符合原本面貌,学术质量更高,十分有助于读者对相关知识的深入了解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