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有很多经典,而转型时代的经典尤具活力。中国古典时期的周秦时代,出现了一大批经典,后来结集为《老子》、《论语》、《孟子》、《庄子》,及至晚周时代的《荀子》都可以看做是“周秦之际”转型时代的系列经典。唐甄编著的《潜书校释(诗文)(精)》是明清思想经典丛书之一,通过系统的翻译,帮助读者更好的学习清代古典哲学。
《困学纪闻》汇集了南宋王应麟读书札记兼考证之文。书凡说经八卷、天道地理诸子二卷、考史六卷、评诗文三卷、杂识一卷。《四库全书总目》称赞曰:“能知汉唐诸儒本本原原。 具有根柢。未可妄诋以空言。又能知洛,闽诸儒亦非全无心得,未可概视为鄙陋。故能兼收并取,党同伐异之私。所考率切实可据,良有由也。”
《伤寒论浅注补正》主要内容包括:伤寒论浅注补正卷一上、伤寒论浅注补正卷一中、伤寒论浅注补正卷一下、伤寒论浅注补正卷二、伤寒论浅注补正卷三、伤寒论浅注补正卷四、伤寒论浅注补正卷五等。
《东西均》与《一贯问答》是明清之际哲学家方以智在哲学领域的的代表作品,其中,《东西均》共有27篇,而《一贯问答》共有12篇,二书分别围绕着“公因反因”、“一以贯之”等命题,论述了对立统一、一分为三等哲学思想。当代儒学研究者庞朴先生对二书详加注释,并阐明了书中抉发的哲学奥理,对研究和认识方以智的哲学思想和哲学地位均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平阳府志:清康熙版由刘益令整理
曹端著作的刊行,大抵经过由各著作单行进而汇集的过程。此次整理本以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藏、著录为《曹月川先生遗书》的明刻本为底本,此本收录了曹端的《太极图说述解》《西铭述解》《通书述解》《夜行烛》《月川先生录粹》《理学印证要览》《家规辑略》《月川先生年谱纂》,此明刻本乃是将以上明刻诸书汇为一秩而成。此次整理,各书仍保持其各自的原貌,冠以《曹月川先生遗书》之总名,重新编制了目录。以道光本及《四库全书》本为参校本,并参考吸收了今人王秉伦校点本《曹端集》的相关成果,是一次精审而高质量的整理工作。
吴讷(1372-1457),字敏德,号思庵,明初海虞(今江苏常熟)人。在长期阅读朱子所释诸经与熊刚大注解《性理群书句解》的基础上,对《句解》正文内容进行了选择性的增删修正,指出熊注之不足,并对那些难解之处进行简明易懂的补注,最终撰就《性理群书补注》十四卷。此书不仅在选材、凡例、编次、修订等方面为这部重要理学文献的编纂做出较大成绩,而且也反映出明代前期对朱子学的推崇。此次对吴讷《补注》的整理校点,选取韩国国立中央图书馆所藏朝鲜李朝成宗年间重刻明刊本为底本,以《补注》明宣德九年刊本(残本)、日本抄本为校本,基本恢复了《补注》明本原貌,弥补了现今社会读者读不到完整版《性理群书补注》的遗憾。
《马氏文通刊误古书句读释例古书疑义举例续补》从语法学角度对部系统的古代汉语语法书《马氏文通》提出质疑和辨误,纠正了马氏套用外国方法来解释古代汉语的弊病,是研究《马氏文通》的佳作。《古书句读释例》分析并归纳了阅读古书容易发生误读的原因、类型,指出了误读的贻害,用例句进行分析解释,对提高读者阅读古书的能力大有帮助。《马氏文通刊误古书句读释例古书疑义举例续补》对俞樾《古书析义举例》一书加以增益补充,进一步论证古人的修辞方法,发现并论证古人措辞造句的若干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