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扪虱新话》内容涉及政治、文学,品评时政、诗文,阐述儒经佛道,介绍花卉等知识。该书是一部“论诗及事”性质的诗话著作,所记条比较零散细碎,内容还大多以记述诗事为主。撰者陈善勘质群书,持论较公允,具有独立的学术精神和大胆的质疑态度。 本次整理以1990年上海书店据涵芬楼十五卷旧版影印的《宋人小说》之六的《扪虱新话》为底本,校本主要参照了中华书局2000年影印儒学本,同时还参照了亦政堂本、津逮本、说郛本、大观本。
《续世说》十二卷,北宋孔平仲撰。《续世说》是继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之后较有代表性的 世说体 著作。体例上 分门隶事、以类相从 ,内容上 依人而述,品第褒贬 ,在叙事方法上,篇幅短小,用简短的语言记录士人的轶闻趣事,故事来源大都是对某些朝代的政治、社会、典章、故实、风土人情的记录与考释,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本次整理以清阮元收集、编纂、抄录而成的《宛委别藏》本为底本,以《守山阁丛书》本和《粤雅堂丛书》本为校本,以《全宋笔记》中池洁整理的点校本为参校本,并参校史书来订正错伪。
本书是陈寅恪先生“以诗证史”的代表作,主要是借助唐诗来考证唐史。作者融汇文学、历史、地理、人事, 通过本书,读者对唐代的典章、制度、器物、风俗等,都能有深入到了解。
《嵇康集》选取了三国曹魏时期正始文学的代表人物——嵇康代表性的诗文,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嵇康在文学、音乐、哲学等方面的志趣与思想。本书注释部分精炼扼要,译文兼具准确性与文学性,诚为读者一窥嵇康与正始文学面
《山海经》,不知作者何人,亦不知成书于何时,自汉刘向父子校定,晋人郭璞为之注解,始成今日面貌。其内容包罗万象,举凡山川、物产、医药、神鬼、礼乐、传说无不涉及,向来被视作奇书,前人或用于考地理,或用于证古史,或借以识远方异物,或据以演小说传奇。近代以来更发现其中不乏可与殷墟甲骨、战国楚简相印证者,更可见其内容多渊源有自,断非一句想象、神话所能概括。由于该书来源复杂,内容丰富,文字简古,故而历代学者对其聚讼不已,却少有定论。读者不妨深入其中,自行探求文字背后的隐秘。
《山海经》,不知作者何人,亦不知成书于何时,自汉刘向父子校定,晋人郭璞为之注解,始成今日面貌。其内容包罗万象,举凡山川、物产、医药、神鬼、礼乐、传说无不涉及,向来被视作奇书,前人或用于考地理,或用于证古史,或借以识远方异物,或据以演小说传奇。近代以来更发现其中不乏可与殷墟甲骨、战国楚简相印证者,更可见其内容多渊源有自,断非一句想象、神话所能概括。由于该书来源复杂,内容丰富,文字简古,故而历代学者对其聚讼不已,却少有定论。读者不妨深入其中,自行探求文字背后的隐秘。
《中国古典文化大系(第5辑):人物志译注》是一部系统品鉴人物才性的纵横家著作,也是一部研究魏晋学术思想的重要参考书。全书共三卷十八篇,三国魏刘邵所作,南北朝时西凉刘炳曾为之作注。书中讲述的识鉴人才之术、量能用人之方及对人性的剖析。